05:16

2000年

地級隨州市成立

在歷史嬗變、區劃更迭中

隨州,這座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

打開了跨越發展的機遇之門

“最年輕”,是優勢,也是短板。相對於兄弟市州,塊頭小、基礎差、底子薄。20年來,隨州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探索出一條契合隨州實際的“特色發展、特色突破”的發展路徑,一座產業新城正在崛起。

01

方向決定取向,思路決定出路。2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根據隨州不同階段的實際出發,先後提出興工富市、工業興市、“聖地車都”、品質隨州等發展戰略。在這些戰略的引領下,隨州產業特色逐漸明晰,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經濟發展由高速向高質量邁進。

特色是城市的品牌,有特色纔有生命力,有特色纔有競爭力。2006年,隨州提出以特取勝,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優先發展特色工業,打造“特色隨州”。專用汽車、食用菌(香菇)、風機等隨州特色產業得到突破性發展,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

2012年,“聖地車都”戰略確立。“聖地”建設借文化平臺唱經濟大戲,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文化產業優勢;“車都”建設推動了專汽規模、產業鏈集羣發展,“一業興帶百業旺”。

在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2019年初,我市提出建設品質隨州,打造“三城四基地”,依託現有產業優勢,優化產業發展佈局,打造特色品牌,推進高質量發展。

20年來,隨州產業發展由改革開放前的農業爲重,轉變爲以專用汽車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生態文化旅遊產業“三極支撐”,以新能源、風機制造、晶體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生態旅遊等新興產業“多點突破”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00年的28.3:42:29.7調整爲2019年的13.4:46.8:39.8,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到“工業支撐”,再到“服務業拉動”的華麗蛻變。

隨州工業規模從小到大,高端產品“無中生有”,競爭實力由弱變強。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25.6億元,比2000年底增長18倍;工業增加值383.9億元,是2000年的14倍;規模工業企業694家,比2000年增加381家;規模企業實現利潤近100億元,比2000年增長44倍。

02

一臺臺改裝車載着“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向專汽千億元重點特色產業邁進;一朵朵香菇種出“中國香菇之鄉”,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重點產業集羣;一臺臺風機走進地鐵市場,擁抱軌道交通發展新機遇;一套青銅樂器敲響“中國編鐘之鄉”,成爲響徹中外的文化經典。

特色產業是優勢,也是品牌。今日的隨州,以專汽、風機、香菇、曾隨文化資源爲依託,打造應急、地鐵裝備、香菇、編鐘文化“四大產業基地”,撬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助推上下游1000億產業發展。

專汽特色領航,搶佔應急產業風口——20年來,隨州專汽產業從楚風公司、雙龍專汽等幾家企業發展成爲全國品種最齊全、特色最鮮明、資源最富集、區域集中度最高的產業集羣,30公里“專汽長廊”貫穿隨城。2007年,隨州被授予“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稱號。隨州不斷做大專汽特色,尤其是近年來,舉全市之力推進以專汽爲主的應急產業基地建設。2015年,隨州成功創建首批“國家應急產業(專用汽車)示範基地”,搶佔應急產業風口,以專汽產業爲核心,集聚壯大應急產業集羣,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目前,隨州已發展形成以應急專用汽車、應急醫藥製造、應急救災帳篷、應急風機爲核心的應急產業體系,多款應急產品被運用於國內外重大應急救援事件。近年來,隨州應急產業快速發展,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速,規模企業達到130多家,年產值達300億元以上。隨州的應急產業在全省、全國名列前茅。

風機入地鐵,地鐵用上“廣水造”——2004年,廣水風機企業“領頭羊”湖北省風機廠由國有企業轉製爲民營企業,更名爲湖北省風機廠有限公司。從此,廣水風機產業開始裂變。目前,廣水有60多家風機制造及配套企業,連續11年被納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羣,風機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2012年,廣水市榮獲“中國風機名城”稱號。近年來,全國各地發展軌道交通,地鐵風機迎來發展機遇。廣水風機搭上了這趟“快車”。目前,以三峯透平、雙劍風機爲龍頭,廣水風機產品先後走進武漢、貴陽、成都等地鐵市場,訂單突破億元。廣水規劃建設佔地1000畝的地鐵裝備產業園,大力發展地鐵裝備產業,讓地鐵用上更多“廣水造”。

從“大山深處”走向“世界餐桌”,隨州香菇香飄海外——從零星栽培、提籃小賣,到基地生產、出口創匯、精深加工。經過20年的發展,香菇產業已成長爲隨州最富民、外向度最高的特色產業之一。全市香菇常年栽培量2億袋以上,幹菇產量6萬噸,佔全省產量50%以上,年產值200餘億元,從業人口超過30萬,外貿出口最高峯近7億美元,多年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隨州是享譽中外的“中國香菇之鄉”,香菇產業已躋身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羣,是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全國最大的香菇菌種生產基地之一。“隨州香菇”相繼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和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入選全國100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

古韻編鐘悠揚“敲響”,曾隨文化享譽世界——1978年,隨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2010年,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隨州“中國編鐘之鄉”稱號。近年來,曾侯乙編鐘作爲國之禮樂重器,頻頻亮相重大外交場合,成爲增進中外友誼、促進文化交流的“特使”。隨州用心打造編鐘文化產業基地,以青銅古鎮建設爲“引爆點”,加速推動曾隨文化主題展示區“四園多點一走廊”格局的形成,更好地促進曾隨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03

梳理隨州產業發展脈絡,我們不難發現,以特製勝是最鮮明的特徵。20年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隨州產業發展的優勢在特色、出路在特色、潛力在特色。必須鍥而不捨走特色發展之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20年來,我們搶抓機遇,特色產業搭上發展“快車”。

在中部崛起、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圈一帶”“一芯兩帶三區”一系列政策機遇帶動下,隨州的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我們要緊緊抓住當前的黃金機遇期、政策窗口期,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等國家和省級戰略,當前,特別是要對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機遇,科學謀劃項目,加強要素保障,推進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邁上中高端。

20年來,我們堅持特色領航,特色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明朗。

經過20年的裂變,隨州形成專汽及零部件、食品加工、冶金建材、醫藥化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六大支柱產業。我們要依託現有產業基礎,聚力打造“四大產業基地”,進一步放大優勢,加快優化產業佈局和結構調整,進一步彰顯產業特色,延長產業鏈條,讓特色產業成爲品質隨州的重要支撐。

20年來,我們向轉型升級要動力,特色產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50多家企業實施“機器換人”,4家企業入選全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06家。相繼組建湖北省專用汽車研究院、湖北香菇研究院、武漢大學隨州工業研究院、湖北省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已轉化成果近50項。我們要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品質。要圍繞應急、地鐵裝備、香菇、編鐘文化等重點產業,引導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20年來,我們擇優扶強,龍頭企業領跑特色產業。

近三年,我市34家企業被評爲全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1家企業被評爲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企業進入全省民營企業100強。泰晶科技成爲隨州首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企業。齊星集團20年來銷售收入增長50倍。當前,我們要繼續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強化骨幹企業支撐,打造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帶動特色產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穩步前行。

編審:許享紅

記者:劉詩詩

編輯:伍雅兮

來源:隨州日報

日報君特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