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不管市场形势如何,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话,那就是买房要趁早,且买得越多越好。仅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证明买房赚钱早已深入人心,在抱怨高房价的背后并不缺乏大家推动的影子。简单来说曾几何时,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希望房价只涨不跌,原因很简单,由房价突增带来的财富是如此的低风险且便捷,这对于传统的银行理财利率来说,这无疑是就是天上掉馅饼,也许大家并不会承认,但毋容置疑的是大家都曾是追梦人,只是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失败了

如果站在基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大家都知道能赚钱时,那就说明你没有多大机会了。此时将这一句话放在房地产行业中,无疑透露了市场本质,这一点在一二线城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均值涨幅4倍的前提下,部分中心城区却突破20倍大关,这就是市场红利和人口结构叠加的结果。

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商品虽增值潜力无限,但不代表没有尽头。从城市群效应来看,近些年三四线城市走向似乎佐证了这个观点,自从98年房改以来,市场就一直在走棚改路线,特别是在2013-2015年期间,在大拆大建的引导下,本地拆迁户拿着巨额现金去县城买房。表面上来看,城镇化进程飞快上涨,但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这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消费力缺失

当前楼市到了最关键时刻,2大拐点将至,甚至超出政策范畴

一是由于以往透支型的发展模式,市场层面拐点接踵而至,其中人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份数据,在过去40年时间里,几乎有6.6亿农村人口进城。与之随来的是城镇化进程由17.9%提升至41.7%,市场销售面积、投资增速持续上涨,特别是在贷款买房的助推下,与其说人人有房,还不如说人人负债

其次资金流向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1月份我国广义货币M2首次超过200万亿,而距上一次100万亿才不到7年。简单来说有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反观个人消费并没有实质性上涨,例如家具、基本生活用品,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判断最后资金都流入了楼市,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这已经成为过去式。

二是作为供给端,开发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市场规模突破16万亿的背后以价换量的道路正式开启。从数据上来看,去年全国出台调控次数高达620次,而截至至今,开发商申请破产数量接近1000家,仅从这一点来看,这就是成正比趋势。

其次宏观条件的变化,使得开发商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例如住建部、银保监会、央行强势出手,从降息降准隔离楼市、严格管控开发贷项目、再到取消预售制试点这系列流程,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明白市场早已不复当年。最关键的是在本身今年7月份迎来债务顶峰的前提下,一场“黑天鹅”彻底打破现有格局。

仅从这2点来看,我们不难能判断这一次楼市贬值潮将至,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楼市形势如何,就看二手房市场。而据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城市二手房房源激增,其中杭州甚至突破10万大关,最关键的是房价并未出现实质性下跌,这就是说明当前购房者并不买账,而持房者就显得很焦虑。

客观来讲,这一次房价极大可能“高位解体”。通俗来讲,调控的目的不在于使其房价下跌,而是让刚需群体有房可住。仅针对这一点,最近兴起的租赁市场、公租房等入市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其次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打破现有供地结构。一旦这种高压调控持续3年以上,楼市泡沫自然而然就会消除,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用时间解决高房价

房价虽迎来拐点,但并非百利无一弊,马云担心的事正在发生

一是住房需求的断层使得房子成为一种直接成本。简单来说在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前提下,人口出生率仍处于逐渐下跌趋势,这就说明2028年人口负增长提前将至。这对于90后群体来说,赡养4-6个老人乃是常见之事,而到了那时房产税早已落地,仅持房成本就是一笔巨大开销。

二是房地产经济的挤压效应日益凸显,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甚至波及到市场经济。对于这一点马云曾明确表示电商经济使得实体经济运营成本降低,而高房价却促使了高房租,在某种程度来看,这成为了市场快速发展的枷锁。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有不少人调侃道“房价高了,手里的钱却越来越少,幸福感缺失,满大街的都是中介和药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