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經過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房價也是節節高漲,相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房價可謂天價,深圳房價動輒六七八甚至更高,十幾萬每平也已不是新鮮事了,一套房子下來都是幾百萬上千萬的存在,在深圳普工一般收入在五六千元,白領大部分也就一萬左右,怎能支撐起那麼高的房價呢?難道家裏都有礦?

“買到就是賺到”,這是近十年深圳地產圈最經常聽到也是流傳最廣的話,每當路過深圳很多地產中介店面時,確實能感覺到一種歇斯底里與勇猛直前的狂熱買賣精神,尤其在今年疫情之下,深圳這種追漲上車潮似乎更加激烈。 近日,新錦安海納公館5套房吸引逾千人登記也跟“打新”,無獨有偶,6月21號,參與金融街華髮融御花園(一期)認籌的8998位購房者搶394套房,合計認籌凍結的資金額近90億元,每戶交了100萬元認籌金,別看錯,這還只是認籌保證金,這一認籌人數一舉刷新了深圳史上搖號紀錄。交了認籌還要搖號中籤,搖號像買彩票一樣,除了湊夠錢還得碰運氣,中籤率僅4.37%,真是太難了。

有市場人士分析,此番新推房源與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顯著,“買到就是賺到”,資本是逐利的,在必賺的預期故而引發打新搖號熱潮。

2020年的深圳樓市異常火爆,讓很多本來很愁急售業主喜上眉梢,也讓很多原本充滿期待的剛需買家異常焦慮。經此一疫,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生意難做錢難掙,很多資金在尋找資金的保值增值出口,無疑深圳的打新搖號,一二手房價倒掛吸引了衆多資金的追逐,不少投資購房者表示,深圳房地產保值能力強,符合資金配置需要。有數據顯示,今年5月深圳投資客佔比爲35.62%,較上月升了4.94%。深圳房價持續上行至6萬多元/平方米,不少投資客已經盯上了有套利空間的剛需盤,剛需族很多時候反倒成了‘打新’大軍中的陪跑族。據悉今年深圳秒搶、日光的多個樓盤及價格跳漲的二手房,經常都閃現香港、東莞等外地投資者身影。各方利益者也在呵護樓市,製造一種住宅供應短缺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深圳樓市就在這樣一種氛圍之中愈加火爆,真的是有錢任性。

有限房源+超多認籌者+超低中籤率,已成爲深圳新盤搖號時的標配元素。樓市“打新”戲劇性十足也讓想買房的剛需一族有些無奈。當然這裏面肯定有演戲的成分,

當下最不缺的就是“房託”演員,出場費麼,日薪200,外加一個盒飯和一個口罩,如果真有那麼火爆,不如漲幾倍,如果這麼好賣爲什麼不加價讓買得起的人去買呢?

近十年來看,每一個買到深圳房子的人,無疑是最大受益者,小產權除外。不管是炒,還是剛需,只要在深圳買個房子,資產評估基本上就可以達到至少7位數,如果是近五六年以來的新房,那價格至少能到8位數——千萬。人是趨利避害的,當買深圳房子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保值增值時,請問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至少這麼多年來看,無論是開實體店還是辦公司,都很難超過房價的上漲速度,深圳樓市已經成爲全民的狂歡、喜怒哀樂與人生意義。

寶安漲了,福田漲了,龍華漲了,全都漲了,看着房價蹭蹭的往上,房子紛紛被搶,場上的很多人就開始恐慌,總覺得自己不買就喫虧了,就跟風入場搶盤,樓市虛虛實實,套路多多,沒有一雙慧眼還是會被眼花繚亂的套路給忽悠了。物極必反,房價在漲,房租卻在跌,統計局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也顯示,深圳的房價的確是在連續上漲創新高的。一方面,是房地產交易市場的火爆,另一方面,卻是租房市場的寒冬。深圳寫字樓租賃,更是一片寒冬的了,從2018年起,深圳寫字樓的租金就節節敗退,而空置率也在全國排名第一。今年有很多人沒去深圳了,或去了無工可就,又回家鄉了。無論是商鋪還是出租房,到處都是招租廣告。這是個值得注意的背離現象。是否是放量頂背離呢?

這些年隨着房價的暴漲,房子也是越建越多,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現在房價也高得離譜了, 有錢人都有N套了,沒錢買的現在更買不起了,想不明白,怎麼這麼多有錢人搶這幾套房子,隨便一套都幾百萬,他們的錢是怎麼賺的,真的有這麼多有錢人嗎?這種千人排隊萬人搖號的火爆場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多都是開發商中介炒房客聯合搞的套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這種套路已經玩了幾十遍了,竟然還有人信,僱人排隊、少量放盤、捂盤惜售、長期蓄客、虛假成交……招式數不勝數,一不小心,就會被帶偏節奏。深圳樓市火爆的背後,是套路還是有錢任性呢?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