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同盟國戰勝了軸心國,取得二戰的完全勝利,繼德國投降之後,日本在權衡利弊之下,由天皇裕仁通過廣播讓全日本國民聽到了所謂的“鶴音”的同時,也聽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

遠東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率領戰勝國代表在美國密蘇里艦上接受日本的投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這項近代史上最爲重要的儀式舉行之前,麥克阿瑟已經事先進入日本國土。

1945年8月30日下午2時50分,遠東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搭乘的飛機降落在日本神奈川縣厚木基地,麥克阿瑟載着墨鏡,叼根菸鬥,十分帥氣的走出機艙,留下歷史性的鏡頭。實則麥克阿瑟提前進行過演練,他要留下自己最帥的姿態給世人,攝像師也是專業人員,提前下飛機擺好角度,只爲拍攝將軍最帥的風姿。

跟隨麥克阿瑟進入日本本土的還有原本準備對日本本土作戰的40萬美軍部隊,這些美國大兵分批開進了日本國土,與戰敗後的日本社會進行融合。

由於考慮到日本軍人長期受到的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美軍除了用物資拉攏日本國民之外,還在東京市舉行好幾次大閱兵,目的是藉助閱兵的方式徹底威嚇日本軍國主義殘餘分子,並對那些即將接受冬季大審判的日本高級別戰犯進行施壓。

1946年4月,美國陸軍紀念日,美軍在東京日比谷聯合國軍總司令部前舉行了一場從佔領日本國土後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下圖照片爲美軍第八軍第一騎兵師機械化部隊浩浩蕩蕩地駛過大街,氣勢雄壯,由於昔日自以爲天下無敵的皇軍慘敗在美軍之下,因此東京市民對佔領軍的武器裝備充滿好奇,紛紛湧上街頭觀看。

許多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老兵看到美軍的真實勢力後,徹底被震撼,他們原本以爲日本的武器裝備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直到他們看到了美軍的裝備,才意識到戰敗是必然的,縱使沒有那兩顆原子彈,日本也絕對打不贏美國。他們不明白美國人爲什麼會這麼有錢,一個貧瘠的島國去招惹一個肥得流油的國家,不是自己找死嗎?

通過這場閱兵儀式,日本那些軍國主義殘餘分子再也不敢有絲毫的不服氣,他們徹底服了,但他們只服美國人,照樣不服其他國家。

作爲佔領軍的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在日本一共停留五年多,爲日本留下一部和平憲法,解放了農民,並推動一系列的民主化改革,日本人爲了感激他,送他一個“日本國父”的稱號,在他離開日本時,受到日本民衆的熱烈歡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