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清史有清楚的朋友應該知道洪承疇這個名字、在明清交替的過程中、他是明朝重臣,松山之敗後降清,爲清朝統一中國出謀劃策,被譽爲“開清第一功”是一個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最有意思的民間廣泛流傳是莊妃的故事、就是被後世廣知的清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孝莊皇太后,

洪承疇爲進士出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議,因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有力屢獲高升,歷官延綏巡撫、三邊總督、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進位太子太保,被崇禎帝倚爲國之柱石。1639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防守關寧錦防線,爲對抗後金,主張步步立營、且戰且守。但在朝廷速戰速決的要求下,洪承疇只得倉促出兵,主動發動進攻,最終在松錦之戰中兵敗被俘。

至於民間廣泛流傳是莊妃勸降了洪承疇的故事就是在洪承疇被被俘之後,版本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洪承疇被生擒之後絕食數日,拒不肯降。皇太極派所有能動用的人前去勸降,均被大罵而回。爲此皇太極頗費躊躇,食不甘味。皇太極的側福晉永福宮莊妃看到這種狀況,毛遂自薦,親自去勸說,並對洪承疇使用了美人計。洪承疇抵抗不住美色誘惑,拜倒在莊妃的石榴裙下。第二天當洪承疇得知昨晚陪着自己的是皇太極的莊妃,大驚失色,皇太極望着他顫慄的樣子,走上前脫下自己的貂皮大衣披到他身上,噓寒問暖,洪承疇感動的不行,便跪求投降了。那麼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呢?

首先,莊妃是蒙古人,嫁給滿族人,又長年在後宮不得寵,想來皇太極不會爲她請家教教漢語。直到清兵入關之後,在史書記載中我們都說她跟大臣們用滿語交流。就算洪承疇與滿清交戰多年會說一些滿語、但交流起來畢竟有困難,如何勸降、難道上來就直接色誘。

再說,以皇太極的審美眼光看來,莊妃並不算是無可取代的大美人,否則他也不會把她扔到五宮排名最後一個、並且此時莊妃的兒子福臨尚幼(順治皇帝),皇八子已死,福臨是目前後五宮唯一的男孩,皇太極這麼也不會叫她去勸降洪承疇、真要用美人計,乾脆送他幾個年輕漂亮的不更好。

洪承疇之降,原因一來是同爲降臣的范文程將心比心式的說服;二來是因爲崇禎殺了袁崇煥的心理陰影再加上皇太極的籠絡;第三是他還貪生,范文程很肯定地說洪某連衣服掉灰塵都注意,他一定沒打算以死報國。

事實上,洪承疇的歸降與莊妃無關,只不過是漢人氣憤老洪投降清朝,再加上不忿滿清入關,於是乎清朝的先帝頭上就綠帽子,小皇帝福臨便老子衆多。降臣洪承疇、權臣多爾袞都紛紛成爲豔情故事男主角,若不是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太出彩,可能他也能裏參演一角。

至於爲什麼選擇莊妃、可能最大的原因一來他是皇帝的親媽、二來她的知名度超越皇太極所有的妃子與皇后。

洪承疇降清後,不僅立了許多戰功,還給皇太極出了不少點子,從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順治進關後,在北京登上了金鑾殿,大賞文武百官。在漢族官員中,洪承疇是功勞最大的一個,所以封他爲當朝一品。

不過他他作爲明朝重臣,松山之敗後降清,淪爲貳臣、若爲中國古代忠君思想標定,確非忠臣、當年洪承疇在明朝爲官,最得意之時曾經懸掛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表達他的忠誠與報國之心。後來降清後盡心盡力了,大肆捕殺抗清義士,如黃道周、金正希、陳子龍、夏完淳等都是慘遭其殺害。當南明名將李定國連戰連捷,斬殺滿清兩名親王尼堪、孔有德,收復廣西、湖南大部分地區,更打破八旗軍野戰無敵的神話,南明局勢一片大好、清廷一度驚慌失措,打算放棄西南七省,和南明講和時;又是洪承疇力主非滅南明不可。

垂暮之年的洪承疇臨危受命,爲滿清西南五省經略,他建幕府於長沙,修築千里長牆以拖待變,百般分化,千種利誘,招降納叛,步步爲營,歷時數年,終於拖到孫可望與李定國失和內訌,自相攻伐,而後招降孫可望,趁機進取雲貴,會攻昆明,生生替滿清將一度崩壞的局面翻轉過來,最終統合大軍剿殺南明,平定西南各省。

在此期間,洪承疇以風燭殘年之身,苦心經營,殫精竭智,不惜以老病之驅舍馬步行,行走於沼濘崎嶇之中,一心只爲剿滅南明王朝。

如果他沒有寫下“君恩似海,臣節如山”這句話來說自己忠誠與報國之心。他降就降吧,反正降清的也不止他一個。問題是他寫了,降清後盡心盡力了,鎮壓南方抵抗運動不遺餘力了,人家錢謙益雖然留下皮癢水涼的“千古佳話”,可人家好歹也暗自資助過反清運動。而洪承疇呢?牛皮吹的震天響,當了漢奸就徹底不要臉了、誅心而論,洪承疇之所圖,無非是妄想只要前明不得死灰復燃,滿清韃虜成了中華正朔,便可封住當時後世悠悠之口,讓自己的投降變成所謂“順應天命”。也因此有好事者就把這幅對聯稍加處理,上下聯各加了一個字,意義變了,頗有諷刺意味: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洪承疇的最後歲月,籠罩在屈辱和尷尬之中。他入清後曾回鄉省親,在泉州建造府第。洪府落成後,沒有一個親友、故舊上門。就是洪承疇的母親和弟弟都拒絕入住。弟弟痛感國家滅亡、兄長投敵、發誓“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攜母親避居船上,泛江隱居、順治十六年(1659年),心力交瘁的洪承疇年老體衰、目疾加劇,第二年正月解任回京。

對漢奸走狗,清廷素來都是既用之,更忌之,卸磨殺驢的戲碼百玩不厭。因此比之需要恩威並施,以封王爵並給兵權以籠絡的吳三桂等武夫,對於如洪承疇這般想滿清之所想,忠滿清之所需,死心塌地的走狗,清廷並不會嘉獎讓、洪承疇犧牲名節、效力20年、幾經大戰引導清朝坐穩江山,清廷最後僅用個不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序列的“三等輕車都尉”,和吳三桂等人的親王爵位相比,實在是悽慘得可憐,是爲對他公然貶抑和羞辱。

最尷尬的洪承疇既受到明朝遺民的強烈排斥,也沒有真正被清朝接受。入關之初,洪承疇建議滿族權貴漢化,學習儒家禮儀。而漢化的滿族人接受了儒家的倫理綱常,也認爲洪承疇名節有虧、不忠不孝、洪承疇鎮撫南方凱旋京城,如何安置他就成了朝廷的一大難題。沒有預想中的封賞,也沒有貼心的安撫,朝野用怪怪的目光注視着年邁的洪承疇走回朝堂。

到了乾隆時期,滿族權貴已經完全漢化了,各地漢人的反清情緒漸漸平息,滿漢思想文化開始交融。乾隆皇帝以儒家聖賢后裔和華夏共主自居,與漢族文人相唱和,開始褒揚史可法、黃道周等忠君愛國的榜樣。洪承疇“叛明”的污點開始掩蓋“效清”的功績,形象顛倒過來。乾隆認爲:像洪承疇這類人不值得表彰和信任,如果每一個大臣都在國家存亡之際背信棄義投靠新主,天下還有什麼道德與氣節可言呀?

古代講究忠孝節義,名節比生命重要。忠君愛國是道德底線,而洪承疇“賣主求榮”被天下人嗤笑,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是被人責罵的。因此將洪承疇列入《貳臣傳》,只是念其功大,纔將其列爲貳臣甲等、就連投降清朝的錢謙益都被乾隆列傳《貳臣傳》乙編,以示與洪承疇之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