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原本是十六国时期,割据今辽西,河北东北一带的地方势力,如果不是北方强大的后赵发生内乱,前燕也不会有攻占北方,进取中原的机会,一直以来,前燕和东晋也保持着从属的关系,但当前燕走向强大之时,双方也还是爆发了持续了近8年的中原争夺战。

前燕和东晋的“暧昧关系”。

其实说暧昧,主要是双方都各取所需,早在前燕立国之前,也就是慕容时期,就受西晋册封,成为西晋的鲜卑都督,在西晋灭亡后,割据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建立势力集团。

到了慕容廆之子慕容时期,前燕的地位得到了东晋的承认,当时北方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东晋无论是出于北伐收复故土的原因,还是为了分化北方势力,拉拢盟友,都需要明面上支持某些地方政权。

按理说,北方的政权在东晋的眼中都是叛臣,不过前燕除外。

在慕容皝时期,东晋曾有过三次册封,慕容先被册封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后又被册封为征北大将军、幽州牧,领平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增邑万户,持节、都督、大单于。

最关键的是,337年,慕容自立为燕王,也是前燕正式立国的时候,这其实是让东晋没面子的,因为这并未受到东晋的认可,但是和东晋并不多的实际支持相比,王位对慕容皝来说,吸引力更大,所以慕容自立为王,而东晋也只能自己找个台阶下。

毕竟之前慕容只不过是东晋的一个边关重臣,虽然前燕之地东晋无法实施统治,但在表面上,那也是东晋的疆域,而且前燕也是东晋拉拢对抗后赵的势力集团,所以东晋只能被动承认前燕的地位。

《晋书.慕容载记》于是成帝使兼大鸿郭希持节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其余官皆如故。封诸功臣百余人。

前燕摊牌了,东晋也接受了,此时前燕成为东晋的异族诸侯国,这在西晋时期是难以想象的,但东晋迫于时局也只能承认了。最起码有前燕这个势力存在,后赵就难以大举南下讨伐东晋,不拔出前燕这颗钉子,后赵难以向南扩张,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晋的获益也还是可以的,后来后赵就大举攻伐慕容皝,结果20万大军惨败而归,前燕也越发成为后赵的隐患了。

前燕灭冉魏,进取北方之地,晋燕双方裂隙逐渐扩大。

如果说后赵石虎在位后期没有挑起内部动乱的话,前燕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进取北方的机会,后赵末期宗室杀戮过重,冉闵崛起,灭后赵建立了冉魏,慕容皝之子慕容俊继位,前燕趁机南下灭冉闵,实力达到巅峰,与前秦东晋成为角逐中原之地的三方势力之一。

可以说在352年,前燕灭冉魏后,前燕、前秦、东晋都是可能统一天下的政权,此时前燕和东晋的从属关系就不成立了。

双方的疆域已经相邻,前秦还没有强大到迫使前燕东晋联合的地步,所以那表面上的从属关系远远不足以维系双方的和平。

而且在灭冉魏后,前燕的疆域快速扩张,当时的慕容俊也是直接称帝,彻底撇弃了东晋这个大旗,双方的军事对峙也是在所难免了。

《晋书.慕容俊载记》俊于是复图入寇,兼欲经略关西,乃令州郡校阅见丁,精覆隐漏,率户留一丁,余悉发之,欲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期明年大集,将进临洛阳,为三方节度。

国力处于巅峰,这让慕容俊有意一统天下,做结束乱世的雄主,他曾意欲大范围征调民力,组建一支兵力高达150万的大军,进取洛阳,并伺机南下,灭东晋和前秦,实现一统。

当然这也就是慕容俊的幻想了,即便他能征调150万壮丁,但是以当时前燕的国力是不足以维持这支大军征战的。

不过如果慕容俊一意孤行的话,那么他绝对会是淝水之战前,北方政权对东晋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战争,那时就不知道东晋有没有另一个版本的淝水之战了,只是在此计划未成之前,慕容俊就挂了,加之朝臣们反对,所以这个计划并未实施。

但即便如此,前燕已经有了实现大一统的内在动力,这在慕容暐时期得以体现。

前燕中期内政稳定,而东晋则陷入权力角逐的斗争中,这给前燕从东晋手里夺取中原之地创造了条件。

慕容俊死后,慕容暐继位,由慕容恪等重臣辅政,前燕内部稳定,这为前燕扩张蓄积了实力,而相比之下,东晋最大的心思不在如何经营中原之地身上。

这里指的中原是指今洛阳到开封一带,这是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时期收复的故土,桓温在留下兵力驻守洛阳以及河南各地后,就率军回撤了,可是东晋对于这片故土却没有花费太多心思。

桓温倒是想让东晋迁都到洛阳,但是当时的晋哀帝以及反对桓温的实力当然不支持,毕竟到了洛阳,那一切就都是桓温说了算了,在前燕开启攻略中原之地的阶段,东晋内部想的是如何削弱桓温这位权臣的实力。

《晋书.哀帝纪》遣使喻温入相,温不从。秋七月丁卯,复征温入朝。

在前燕大军已经开始攻打荥阳,许昌等地时,东晋朝堂主要精力并未放在如何抵御前燕的南下行动中,而是在想办法控制桓温,晋哀帝召桓温入朝。

显然这是想要瓦加桓温兵权,只要桓温回到建康,对付他就容易些,毕竟他手里没有足够的兵,想要除掉桓温,阻力不大,所以在前燕大举来袭时,东晋是摁住了桓温想要北伐的行动的,先后两次让其入朝参政。

桓温本来也是打算回去的,结果在半路上被劝阻,所以并未成行,后来想要组织军队北伐,365年,桓温领兵驻守姑孰(今安徽当涂),准备北上,但因为晋哀帝驾崩,北伐事宜再度搁置。

东晋因为内部权力斗争问题而导致了在全局上反应迟缓,留守中原的晋军只能独自面对前燕的大军,守将弃城而逃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也导致了在361年到365年间,中原之地逐渐落入前燕之手的原因。

前燕夺取中原之地的过程。

事情的导火索在一个叫吕护的人身上,他堪称十六国时期玩叛逃玩的最溜的人,他先后奔过后赵、冉魏、前燕、东晋政权,而且投奔一个政权还不止一两次,简直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361年,依附于前燕的吕护想要联合东晋偷袭前燕都城邺城,事情泄密,吕护遭遇前燕征讨,他果断投奔于东晋,但他不安心,不知道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他再度反叛东晋,投靠前燕,慕容暐令其攻打洛阳,但未能攻克,攻城中还受了伤,事后不久就刮了。

这成为前燕东晋争夺中原之地的开始,此后前燕也不藏着掖着了,从363年开始,前燕发动了对东晋的全面战争。

363年:暐遣其宁东慕容忠攻陷荥阳,又遣镇南慕容尘寇长平。

364年:暐复使慕容评寇许昌、悬、陈城,并陷之,遂略汝南诸郡,徙万余户于幽、冀。

365年:寻而陈祐率众奔陆浑,河南诸垒悉陷于希。注:陈祐率部驻守洛阳,前燕军来袭,他率部弃城而逃。

可以看到363年到365年,这3年间是前燕攻取中原之地最激烈的阶段,但东晋也只是小规模派遣军队支援前线战场,并没有和前燕同级别的军事部署,最终的结果就是,前燕步步蚕食掉了中原各地。

洛阳本是西晋国都,对东晋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占据洛阳,东晋可以伺机西进夺取关中,北上也可以攻略北方各地,只是这需要东晋多年的经营,这也就是问题所在。桓温在356年就收复了洛阳,也上表提议过,请求东晋迁都洛阳,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收复洛阳是桓温的功劳,迁都洛阳,在洛阳一带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的功绩基本上还是桓温的,这就是在为桓温篡位做准备了,所以这就导致东晋不会用心经营洛阳一带。

桓温北伐,东晋前燕争夺中原之地的终结。

洛阳得而复失,桓温是不能接受的,在369年,桓温再度北伐,是他第三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此次桓温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夺回中原之地,也是想要一举灭了前燕的。

当时前燕辅政大臣慕容恪病逝,慕容暐非明君,前燕国力开始日渐衰落,战争初期,桓温一路北上连败燕军,慕容暐已经有了迁都龙城,这无疑要主动退回到灭冉魏之前的局面了。

只是天意并不在桓温身上,危机之时,慕容垂站出来,挽救前燕于败亡,慕容垂统领燕军反击桓温,桓温已经进攻受挫,加之后方粮道未通,前线晋军缺粮,只能撤军,结果被慕容垂所击败。

《晋书.桓温传》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温焚舟步退,自东燕出仓垣,经陈留,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垂以八千骑追之,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

随行晋军在被慕容垂的追击中,损失了3万余人,此战之后,桓温在东晋的威望也是大减,后来还被迫玩了一手废立皇帝的操作,为的就是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

但桓温此次北伐也宣示了东晋和前燕围绕着中原之地的争夺战结束,此后东晋陷入到一定的内乱当中,桓温之子桓玄一度建立桓楚,刘裕在灭桓楚的战争中崛起,所以东晋在桓温之后再度北伐,要到刘裕时期,那时前燕也早已亡国多年了。

总的来说,原本和东晋是从属关系的前燕,趁后赵国内混乱,冉闵建立冉魏之时,实现了灭冉魏,入主北方,此后前燕就再也不是东晋的一个诸侯国了,随着慕容俊称帝,双方正式撕破脸,从361到369年的8年间,前燕在中原争夺战中击败了东晋,随着桓温讨伐前燕失利,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也宣告结束了,毕竟在前燕击败桓温的次年,前燕就被前秦灭国了。

参考资料《晋书.哀帝纪》《晋书.桓温传》《晋书.慕容载记》《晋书.慕容俊载记》《晋书.慕容暐载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