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發展很快,很多車型的大排量自吸都換成了中等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比如說漢蘭達取消2.7L自吸而使用2.0T渦輪、卡羅拉/雷凌取消1.6L自吸繼續沿用1.2T渦輪等。而且也可以發現,無論是國產自主品牌汽車,還是還是日系的“兩田一產一菱”,以及大衆汽車,它們的很多渦輪增壓汽車多用的是雙離合和CVT,卻很少用AT變速箱,這是爲什麼呢?4方面分析給你答案!

第一,部分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若與AT變速箱匹配,可能會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成本是主導因素。國內售賣的渦輪增壓汽車不排除也有使用AT變速箱的車型,不過其中搭載量最多的莫過於型號爲AWF6F16愛信6AT,它完全不同於漢拉達、霸道使用的6AT。據瞭解,該變速箱可承受的最大扭矩爲160N·M,幾乎可以與1.6L排量的發動機匹配,是一臺小扭矩變速箱,有着體積小成本低的優點,其成本要比雙離合和CVT還要低。

但是對於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該6AT的匹配不足以發揮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優勢,爲什麼呢?比如說大衆1.4T渦輪的最大扭矩高達250N·M、思域1.5T的最大扭矩爲226N·M,即使是思域1.0T,最大扭矩也在170N·M以上、國產1.5T最大扭矩也都在200N·M以上。針對這些發動機,如果想要使用6AT明顯不合適,而使用更高級的6AT、8AT,成本就會蹭蹭的往上漲,相反使用雙離合和CVT更合適。

第二,AT變速箱研發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受到專利的限制,使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甚至是大衆都無能爲力。在汽車領域,日本、德國以及美國在19世紀20世紀都已經介入研究,尤其是對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究,比如說AT變速箱,裏面的很多零部件繞不開專利的限制,像AT變速箱的核心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組,液力變矩器的專利是在日本人手裏面,行星齒輪組的專利是在採埃孚手裏面。甚至在車友圈還流傳着豐田愛信6AT的“霸王條約”:使用愛信6AT的車企,需要與愛信簽約不能私自研發AT變速箱的協議。這些也是導致大衆汽車、國產自主品牌汽車沒有大力研發AT的主要原因。

第三,相對於AT變速箱專利的限制,對於雙離合和CVT變速箱的研發,要相對自由。目前與雙離合變速箱相關的專利保護已經過期,幾乎任何車企都可以去研發自己的雙離合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的結構相對簡單,主要由兩套變速箱和一套離合器總成組成,但是對於雙離合的摩擦片材料、控制技術、散熱等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衆是雙離合的“最資深”玩家,國產自主品牌近幾年對雙離合的研發,也有了很好的成績,像比亞迪獨立研發的6DCT、吉利和DSI合作研發的7DCT等。

第四,早期國產自主品牌汽車開始起步的時候,由於面臨這變速箱技術的限制,在2008年,國家給出政策上的支持,聯合國內的一汽、上汽、東風、奇瑞、長安等車企,與博格華納公司組建了中發聯,來一起研發雙離合,國家給出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自主品牌汽車自然會更有信心地去研發雙離合。

所以說,國內的渦輪增壓汽車多使用的是雙離合和CVT變速箱,而很少用AT變速箱的原因,通過上述4方面的分析,足以給出我們答案。我們都知道,AT變速箱的總體表現確實要比雙離合、CVT有優勢,而在大釗看來,國內售賣的渦輪增壓汽車很少使用AT變速箱的原因,主要還是爲了控制成本,你同意這樣的看法嗎?歡迎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