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到寶馬4S店看車子,她覺得價格太貴了,她已經開車準備走了,銷售顧問快哭了,跟她說幫個幫,其他銷售員都完成任務了,就她沒完成,幫她交2萬塊錢,隨後就把錢還歸還。李女士當時很同情這銷售小姑娘,就用信用卡刷了2萬定金,單子上寫着無理由退款。第4天的時候,她打電話給銷售顧問,對方已經翻臉不認人了,說錢不能退。

李女士十分生氣,認爲銷售顧問耍無賴。根據李女士的說法,她交這2萬元是爲幫銷售顧問完成業績,並非是爲了買車。記者陪同李女士來到了寶馬4S店。銷售顧問表示,當時是李女士決定要車了,才籤的合同交的定金。記者問銷售顧問有沒有跟李女士說,請李女士幫一個忙,付2萬定金,幫忙完成銷售任務,在把錢退還?

銷售顧問說,李女士過來看了兩次了,如果不買車,過來看什麼。作爲銷售,她的目的就是讓顧客訂車,至於說的什麼只是她的話術。記者認爲,作爲銷售顧問,每一筆單子應該是實實在在的。銷售顧問說,當時交錢的時候,也跟財務備註的是意向金。

4S店負責人表示,銷售流程他們一直在培訓,銷售顧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他可以幫李女士辦理退款。經過記者的協商,李女士拿到了2萬元退款。李女士沒有買車的意圖,爲何要兩次去4S店看車,給了銷售顧問希望,既然不打算買車,爲何要刷2萬去幫一個不認識的人?

銷售顧問爲了達成目標,也算是“不擇手段”,有網友評論說,心機這麼重的人,以後怎麼找婆家。銷售員都有業績要求,所以銷售員壓力特別大,但是必須要通過正常的途徑去開展業務。靠博同情,靠坑騙顧客,業務是不可能做好,還有損店裏的聲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