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暫停,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前兩年,自動駕駛領域最流行的一件事是「結盟」,但日益惡化的大環境,甚至開始動搖自動駕駛聯盟。

6 月 19 日,寶馬向外界表示:經過與戴姆勒的友好協商,雙方將暫停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專注於現有技術的開發(不排除引入其他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爲了避免被惡意解讀,雙方又明確強調:「可能會在以後恢復合作,雙方對於自動駕駛開發中的諸多安全性和客戶利益等方面有很高的默契」。

去年 2 月,寶馬和戴姆勒宣佈聯手研發高級自動駕駛技術,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分攤高昂的成本,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資源整合。這個合作,在當時被認爲頗有象徵意義——看似是彼此最大的對手,但利益總能讓大家坐到同一個牌桌上。(實際上德系車企之間的關係本來也不錯)

而現在,爲什麼暫停合作?其實雙方的表態已經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這個問題。而寶馬又做了進一步解釋:在當初簽訂合作協議之前,雙方並沒有進行深入詳細的專業討論,也沒有和供應商商議具體的技術路線,在經過廣泛審議之後,雙方認爲,鑑於建立共享技術平臺所需費用以及目前不太好的經濟大環境,暫停合作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從去年 7 月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開始算起,這個「聯盟」的壽命還不到一年。彼時,雙方意氣風發,力求儘快將下一代技術推向市場,最快 2024 年下放給個人用戶的乘用車,與此同時還設想着要向其他公司開放技術授權。現在合作擱置,計劃怕是也要延期。

合作暫停,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疫情肆虐,汽車行業也大受影響,這是當前的大背景,也是合作擱置的最直接原因。

對於寶馬戴姆勒奔馳這種巨頭來說,家大業大,首先要保證的一點是「船不能沉」。

根據財報,2020 年第一季度,戴姆勒集團營業收入爲 372 億歐元,同比下滑 6%;息稅前利潤爲 6.17 億歐元,同比下滑 78%;今年 4 月初,戴姆勒甚至動用了一筆價值約 120 億歐元的信貸協議。此外,戴姆勒正計劃推行新一輪成本縮減計劃,準備在 2025 年底前再裁員 1 萬人。

寶馬的情況也不太好,自 3 月復工之後,已經將集團 34000 名員工調整爲短時工作制,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抵禦疫情衝擊,就在前幾天(6 月 19 日),寶馬宣佈裁員 6000 人。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5 月德國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相比降了 49%,幾近腰斬。要知道,賣車是車企最直接的收入來源。

而且,與自動駕駛相比,目前對於戴姆勒和寶馬威脅最大的可能還是歐盟的排放法規,根據規定,2020 年銷售新車中的 95%,碳排放必須達到 95g/km(2019 年歐盟平均實際碳排放是 122g/km),超出部分每克需要繳納罰金 95 歐元。這也意味着,要想滿足排放法規,需要銷售更多的新能源車。

所以在這種「疫情+排放法規」的雙壓之下,這些巨頭能拿出來的閒錢並不多,把有限的預算投向短期內看不到效益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研發?顯然是不合算的。

錢,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另外需要說的一點是,雖然雙方暫停了合作項目,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雙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減少。寶馬董事會成員 Klaus Frohlich 表示:「我們協同英特爾、Mobileye、FCA 和 Ansys 等合作伙伴,精進了自動駕駛技術」。「我們現有技術有很強的潛力,憑藉強大的傳感器和算力,我們的模塊化系統使我們處於有利地位,可以爲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寶馬將把重心放在目前能更快落地且能更快變現的輔助駕駛的開發上

換句話說,先搞 L2/L3,L4/L5 再等等。

戴姆勒則表示:「除了脫碳,數字化也是奔馳重要的主要戰略支柱。爲了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帶來的挑戰,我們目前還在與汽車領域以外的合作伙伴一起探討其他可能性。」

但寶馬和戴姆勒的合作並不是沒有重啓可能。畢竟,雙方此前已經拿出 10 億歐元發展共享出行,而它又是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重要落地場景。

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

就像養了一隻貔貅

寶馬和戴姆勒暫停聯合研發自動駕駛,再次證明一個事實:現階段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就像養了一隻貔貅,需要大量資金的餵養,再加上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對於業內的其他玩家來說,可能會帶來些許負面的影響。

最明顯的一點是,資源愈發向行業頭部力量集中。

今年 3 月,Waymo 拿到了 22.5 億美元的外部融資,兩個多月之後,Waymo 再次拿到 7.5 億美元融資,當之無愧今年最高的融資額度。行業信心被提振,這是自然的。

但需要正視的是,資本是有限的,Waymo 拿走了大頭,留給別人的自然就多不了。作爲對比,先前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拿到了 5 億美元融資(已經比此前預計的高出 2 億美元),放在今年來看,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按照 Waymo 拿到的這個融資額度來算,可以投資 3-4 家頭部的初創公司….. 可惜,沒有如果。加上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初創公司們想要再拿到大額投資基本上難上加難。

於是,我們看到行業最新動態是,Nuro 可能也要尋求賣身,被傳對象爲沃爾瑪,而此前說的估值 32 億美元的 ZooX 則被傳要被亞馬遜收購。對於專注於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來說,這個寒冬不好過

至於車企,雖然他們有足夠多的現金,但就像前面說的,這是在短時間內投入回報不成正比的領域,也不是他們的主營業務,身爲上市公司,不可能一直往水裏扔石頭卻看不見波浪。

高級別自動駕駛就是一個貔貅,只進不出,但是還有另外一半的話沒有說完——貔貅能聚萬方財。自動駕駛這個行業「短期被高估,長期被低估」。強如 Waymo,雖然被摩根士丹利調低了預期,但是估值依然高達 1050 億美元(此前最高時爲 1750 億美元)。

想象空間仍然巨大,只是道阻且長。我們這些局外人都能明白的道理,車企巨頭裏那些聰明的董事會成員當然更清楚。

奮不顧身衝入一個未知領域?這似乎不是德國車企的作風(大衆在純電領域孤注一擲是個例外)。希望我們能等來雙方合作重啓的那天,畢竟,哪個車企不想擁有一張通向未來出行的門票呢?

那些爲了理想的戰鬥,也不過爲了錢。

本文作者:楊建文

作者提問

問: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踊躍回答!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