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無數電影人的夢想。

按照傳統,該電影節每年五月在法國海濱小城戛納舉行。2020年3月19日,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發表聲明,鑑於疫情在全球蔓延,原定於5月12日至5月23日舉行的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推遲舉行。今年74歲的法國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Claire Denis)表示:“沒有戛納電影節的五月,我還從來沒有經歷過”。

《家庭相冊》劇照。

2020年6月3日,戛納電影節終於正式公佈了2020官方入圍片單。這份片單共計56部影片,不再有主競賽、一種關注、非競賽展映、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的區分,而是分成了七個部分,其中包括:忠誠者(The Faithful)、新來者(The Newcomers)、導演合集電影、長片處女作、紀錄片、喜劇片、動畫片。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裏·弗雷莫(Thierry Frémaux)說:“沒人知道下半年對我們有什麼幫助,是否有可能再次組織重大電影活動,包括2020年的戛納電影節”,但戛納電影節決定改變這一特定年份的慣例。

《蛇之擁抱》劇照。

對於戛納電影節來說,這是一種創新:由戛納電影節市場總監傑羅姆·帕拉德(Jérme Paillard)發起的在線電影市場。儘管今年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但電影節不希望就此放棄,因此,宣佈啓動電影在線市場,旨在支持國際電影業併爲專業人士提供幫助,將於6月22日至6月26日舉行。

面對戛納這一舉措,我們深表敬意。爲此,數夢雲聚願攜手UCCA和B站,共同策劃推出一場以“雲上戛納:夢境之旅”爲主題的雲觀影活動,特別選擇在幾乎與戛納電影節電影在線市場同步的6月24日至6月28日,通過“雲端”展映5部來自戛納4個單元的獲獎及入圍影片,以雲觀影的方式得以在例外狀態下回顧往屆戛納電影節的光影紛呈。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劇照。

此次雲觀影將展映數夢歷年來精心挑選的4個單元中的5部佳作——這4個單元除了衆所周知的主競賽單元、一種關注單元之外,還有導演雙週單元和影評人週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每年戛納電影節最受關注的一個單元,因爲包括金棕櫚在內的多項大獎會在本單元產生,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20部左右的影片共同爭奪大獎。1959年,臺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蕩發與聖女》成爲歷史上第一部正式角逐戛納金棕櫚獎的華語影片;1962年,李翰祥的《楊貴妃》入圍主競賽單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爲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至今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距今已17年。

《流浪的潘迪》劇照。

一種關注單元創立於1978年,主要關注國際新影人作品。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衆風格聞名,是獨立作者導演獲得關注和發展的重要平臺,自1998年起開始頒發“一種關注大獎”,並贊助經費供獲獎作品在法國上映。曾入圍一種關注單元的華語電影有:張元《東宮西宮》、婁燁《浮城謎事》、賈樟柯《海上傳奇》、李楊《盲山》、關錦鵬《藍宇》、刁亦男《夜車》、戴思傑《巴爾扎克和小裁縫》、王超《幻想曲》《江城夏日》、李睿珺《路過未來》、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和趙德胤《灼人祕密》等。其中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此單元大獎。

《比海更深》劇照。

導演雙週單元被稱爲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創辦,以抵制當時正日趨商業化的戛納電影節,並配合當年法國著名的“五月風暴”迫使1968年的戛納停辦。1969年革新後的戛納接納了“導演雙週”,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成爲該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及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2001年,《安陽嬰兒》的導演兼製片人王超入圍,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本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家庭相冊》劇照。

影評人週單元是法國影評人協會於1962年在戛納電影節創辦的平行單元,旨在精心呈現全球新銳導演的長片處女作或第二部作品。不少功成名就的電影大師,如貝納爾多·貝託魯奇、肯·洛奇、雅克·歐迪亞、阿諾·德斯普里欽、王家衛等等,都是從這個單元起步的。因此影評人週被認爲是戛納電影節的“一年級”,很多導演都是短片和處女作入選影評人週,然後再一步一步升到主競賽單元。

《流浪的潘迪》劇照。

本次雲觀影中來自這4個單元的5部佳作是:《比海更深》來自第69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是一部關於導演是枝裕和“記憶”的影片——故事本身是虛構,但其中的人物和情節卻來自於導演的記憶,充盈着平淡生活裏的生命哲思;《流浪的迪潘》來自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獎影片,講述了三個素昧平生的斯里蘭卡人爲了尋求庇護而僞裝成一家人,並在巴黎舉步維艱地融入新生活,展現極富社會關懷的主題;《奧利最開心的一天》一反傳統體育競技類傳記電影對於正面英雄的塑造,通過反邏輯設定展現了一部與衆不同的體育電影;《蛇之擁抱》來自第68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是年輕的哥倫比亞導演希羅·蓋拉寫給南美大陸的黑白影像詩,通過兩段時空與兩種文化交錯的糾纏和交融,展開一場亞馬遜叢林式的玄幻之旅與夢境般的冒險漂流;《家庭相冊》來自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記錄了一對夫婦現實而又荒謬的家庭相冊,揭示了土耳其引人深思的社會現狀。

《蛇之擁抱》劇照。

本期活動邀請了12位嘉賓,其中4位嘉賓爲本次雲展映電影的導演,他們中有3位將通過VCR的形式與我們見面,而《比海更深》的導演是枝裕和將空降直播間,把他的中國直播首秀獻給觀衆;我們將採取導演VCR+直播+彈幕互動的形式,在與直播嘉賓和主持人的雲端交流中回顧戛納電影節的精彩瞬間,用豐富多元的觀點,展開一場來自“雲端”的夢境之旅,以表達對戛納電影節最真誠的致敬。

01:56

導演是枝裕和爲本次活動錄製的視頻。

本次活動的電影版權由數夢DDDream特別支持,直播平臺由B站專門提供,特設專屬影廳、檢票大廳、實時彈幕以及嘉賓映後直播交流等“雲觀影”功能。大家可以在雲上漫步,體會戛納影像的魅力。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劇照。

UCCA × 數夢 × B站

雲上戛納:夢境之旅

2020.6.24 – 2020.6.28

國別語言配中文字幕

活動安排

6.24(週三)19:30-22:00

《流浪的迪潘》

及張獻民、戴錦華交流

6.25(週四)13:30-17:00

《比海更深》

及是枝裕和、支菲娜交流

6.26(週五)19:30-22:00

《家庭相冊》

及尤爾·莫蘭達、周新霞、李丹楓交流

6.27(週六)19:30-22:30

《蛇之擁抱》

及西羅·格拉、謝飛交流

6.28(週日)19:30-22:00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及尤霍·庫奧斯曼恩、王超交流

主持人:陀螺

參與方式

1、關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微信公衆號,發送關鍵詞“雲觀影”獲得直播鏈接:

雲觀影福利:

2、關注“數夢雲聚願”公衆號,有機會獲得數夢爲本次活動定製的專屬限定電影周邊(其中有是枝裕和導演授權簽名版雨傘)!每場觀影結束,我們每日發出反饋問卷並抽取5位填寫問卷的觀衆,送出該場影片相關的精美電影周邊禮物一份。獲獎觀衆將公佈在“數夢雲聚願”微信公衆號的文末,屆時可聯繫客服,留下寄送地址,請小夥伴們密切關注,等待驚喜降臨。

在6月24日至6月28日的直播過程中,影迷可在B站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精美的電影周邊及UCCA布包和文件夾,詳情敬請關注直播當天情況。

4、若檢票廳超過200人,請掃描添加下方二維碼,輸入暗號:雲上戛納,“雲聚願”客服將手動拉您進入檢票廳。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影展期間限時免費

2020.6.24(週三)

《流浪的迪潘》

Dheepan

導演:雅克·歐迪亞

編劇:雅克·歐迪亞 / 托馬斯·彼得葛恩 / 諾亞·德勃雷

主演:樊尚·羅蒂埃 / 法茲·本沙迪 / 安東尼薩桑·傑蘇薩桑 / 卡莉斯沃裏·斯里尼瓦桑

年份:2015

類型:劇情 / 犯罪

製片:法國

語言:泰米爾語 / 法語 /英語

片長:115分鐘

獲獎: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第41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影片提名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簡介:該片講述在斯里蘭卡,內戰已經快要結束,無數平民等待着離開這片被戰火摧殘的土地。爲了更容易申請庇護,年輕的女人雅麗妮、曾經效力泰米爾猛虎組織的戰士迪潘和9歲失去父母的小女孩伊萊婭冒充一家人,來到法國巴黎近郊開始了新生活。迪潘在郊區找到了一個公寓管理員的工作,不會法語的雅麗妮也在一戶人家做家政,“女兒”伊萊婭則進了附近的學校。生活看起來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在秩序混亂的巴黎郊區,註定不會是他們平靜生活的淨土,當命運不可逆抗,迪潘只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守護這個由三個陌生人組成的相依爲命的“家庭”。

影片推薦:

殖民地多元文化:歐洲難民的“成長”與“愛”

把社會問題片、黑幫片、成長敘事、傷痕敘事和自衛電影融會一爐,以前所未有的手法講述難民故事,把類型片提升到社會政治和人生哲學的高度。影片中貫穿“暴力”與“愛”兩個主題:講述愛的時候,伴隨的永遠是不知如何表達的粗魯蠻橫,而呈現暴力的時候,又滿滿皆是溫情。

主持人

陀螺

影評人

B站UP主,從2019年2月開始製作視頻,包括國內外各大電影節Vlog、觀影團Vlog、影評Vlog、拉片視頻、電影推薦視頻,視頻同時在公衆號、微博、知乎、抖音等平臺更新;豆瓣13年深度用戶,電影領域KOL,看過電影4000+,40K+真實粉絲,熱門短評創造者;擁有74W+微博粉絲;2012年至今連續9年擔任國內外電影節影評人,包括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曾擔任多個電影節評委、選片人,包括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以豆瓣、微博爲核心平臺,擴大在影迷圈和電影行業內的影響力。

交流嘉賓

張獻民

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獨立電影批評家、策展人。出演過《巫山雲雨》《舉自塵土》《柔情史》等片。任香港、臺北、釜山、雲之南、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廣州紀錄片大會、飛帕、克萊蒙費朗、西安、首爾數碼、EBS、鹿特丹、鳳凰紀錄片等電影節或大賽評委,任亞洲紀錄片基金評委。在巴西、意大利、韓國和奧地利等國組織展映中國獨立製作的電影。

戴錦華

教授

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衆傳媒與性別研究。開設《影片精讀》《中國電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性別與書寫》等數十門課程。其與孟悅合著的《浮出歷史地表》(1989年)是中國第一部女性主義文學研究專著,1996年於北京電影學院主持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1995年於北京大學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文化研究機構。曾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非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訪問。專著10餘部。專著與論文,被譯爲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韓文出版。代表作:《浮出歷史地表》《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涉渡之舟》《昨日之島》《性別中國》等。

2020.6.25(週四)

《比海更深》

After the Storm

導演:是枝裕和

編劇:是枝裕和

主演:阿部寬 / 真木陽子 / 小林聰美 / 樹木希林 / 中川雅也

年份:2016

類型:劇情 / 家庭

製片:日本

語言:日語

片長:117分鐘

獲獎:第69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簡介:潦倒的中年大叔筱田良多是一名私家偵探,早年間他作爲作家出道,然而自從處女作之後就再也沒有令人稱道的作品問世。現實生活中處處爲錢發愁,拿到錢後又轉瞬扔進賭場,全然沒有指望。母親淑子獨自住在團地,在老人家的眼裏,再差勁的兒子也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優點。良多原本擁有美滿的家庭,只不過前妻白石響子再也無法忍受他的作爲,離婚後帶着兒子真吾獨自生活。好不容易與兒子見上一面,良多父子以及隨後趕到的響子在淑子家中團聚。颱風襲來,他們被迫留在充滿着往昔回憶的奶奶家過夜。喧鬧卻又平靜的夜晚,有些事情悄然改變……

影片推薦:

獻給無法成爲理想大人的你。

一部關於導演是枝裕和“記憶”的影片,記憶也是另一種夢。故事本身是虛構,但其中的人物和情節卻來自於導演的記憶。颱風夜的離散和悼亡,或許是一家人的最後一次團聚。《比海更深》劇本的第一頁寫着“我們都無法成爲自己想成爲的成年人”,影片中不管是阿部寬先生飾演的兒子,樹木希林女士飾演的母親,還是真木陽子女士飾演的前妻,都一邊想着“本來不該是這樣的”,一邊苟活在與曾經夢想的未來不同的現在,一邊擁抱無能爲力的現實,一邊無法捨棄夢想,因此握不住成年人們的幸福當下。或許活在當下,扮演社會和家庭中的各種角色是人們無法逃避的法則,如果在夢裏,我也可以愛你比海更深。

交流嘉賓

是枝裕和

導演

日本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1993年,執導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1995年,憑藉愛情片《幻之光》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1998年,執導劇情片《下一站,天國》;2001年,拍攝劇情片《距離》;2004年,憑藉劇情片《無人知曉》入圍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6年,執導動作片《花之武者》;2009年,憑藉愛情科幻片《空氣人偶》入圍第52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2011年,自導自編的勵志片《奇蹟》獲得第59屆聖塞巴斯蒂安影展最佳劇本;2013年,憑藉劇情片《如父如子》入圍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並獲得戛納評委會特別獎;2014年,參演劇情片《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2017年,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第三次的殺人》入圍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8年5月19日,執導的劇情電影《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映後,是枝裕和導演空降直播間,獻出中國直播首秀。

支菲娜

電影學者

電影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主任編輯。曾先後任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電影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特別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教師等。國家電影智庫專家、騰訊騰雲智庫專家、《南方週末》《騰訊·大家》等專欄作者、多省(市)影視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組組長或副組長。主要著作有《面向電影強國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各年度)等;主要譯著有《帝國的殘影——士兵小津安二郎及其時代》《大島渚與日本》等。與高畑勲、筱田正浩、是枝裕和、巖井俊二、椎名保、小山明子(大島渚導演夫人、著名演員)、瀧田洋二郎、想田和弘等日本影人多次對談。

梁爽

翻譯

清華大學副教授,日語語言學博士,資深同聲傳譯。

2020.6.26(週五)

《家庭相冊》

Album

導演:梅尼特·坎·梅特格魯

編劇:梅尼特·坎·梅特格魯

主演:沙布娜姆·博佐克羅

年份:2016

類型:劇情

製片:土耳其 / 法國 / 羅馬尼亞

語言:土耳其語

片長:105分鐘

獲獎:第69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大獎提名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簡介:這部電影以土耳其爲故事背景,講述了一對土耳其中產階級夫婦不願承認他們將收養作爲建立家庭的最後手段,同時他們將盡一切努力來保護收養孩子這個祕密。

影片推薦:

土耳其背景黑色喜劇:直擊當代家庭隱痛,荒誕隱喻魔幻生活。

影片講述了一對夫婦現實而又荒謬的收養準備,揭示了土耳其殘酷的社會現狀。三國合拍,受羅馬尼亞新浪潮風格影響,35毫米膠片拍攝,將敘事節奏與手持攝影影像風格相糅合。黑色喜劇直擊當代家庭痛點,用荒唐隱喻丈量真實生活中的魔幻。

電影講述的是一對30多歲的夫婦準備製作一本假孕相冊,以證明他們與計劃收養的孩子有血緣關係。影片中有很多隱喻,也很荒誕。家庭相冊是這部電影的一個諷刺,電影通過展示不同場景和趣味對話,記錄一對夫婦的現實而又荒謬的收養準備,揭示了土耳其殘酷的社會現狀,對未能生育夫妻的不重視以及土耳其政治的混亂。

交流嘉賓

尤爾·莫蘭達

Yoel Meranda

製片人、導演

出生於伊斯坦布爾的80後製作人。憑藉其製作的《家庭相冊》一片入選第68屆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被Cineequal組織評選爲歐洲最值得關注的五位新銳製作人。除了製作電影,也是一位導演。其創作的先鋒影像作品在多倫多和愛丁堡等國際電影節展映。目前其製片公司卡馬拉活躍於歐洲,參與聯合制作具有獨特人文視角的獨立電影。

爲了慶祝此次雲上戛納,尤爾特意錄了視頻,發來遠方祝福。

周新霞

剪輯

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一級剪輯師。電影、電視劇剪輯經驗極爲豐富,剪輯的多部影片屢次奪得國內外電影節大獎。電影作品主要包括:第11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大閱兵》、第14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最佳影片金獎獲獎影片《血色清晨》、1992年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影評人獎”獲獎影片《四十不惑》、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獲獎影片《紅粉》、第十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橫空出世》、第26屆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日日夜夜》等;同時,其亦憑《荊軻刺秦王》獲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獎提名。電視劇作品主要有:第27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剪輯獎獲獎作品《潛伏》、第1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獲獎作品《借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將婚姻進行到到底》《獵場》《碧海雄心》等。迄今爲止發表多篇重要的解析剪輯專業論文,包括《現代電影剪輯思維的發展——從<保鏢>到<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剪輯臺上的藝術——周新霞談<潛伏>剪輯創作》《“跳”出節奏“剪”出餘韻談影片<雷>的省略魅力》《多重蒙太奇剪輯》《電影<無間道風雲>與立體剪輯》《魅力剪輯》。

李丹楓

聲音指導

旅法多年,2007年畢業回國後,一直從事電影聲音前後期工作至今,有着十多年的電影聲音從業經驗。2014年加入莫非影畫(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賈樟柯、刁亦男、沃爾特·賽勒斯、林育賢、關錦鵬、畢贛等衆多導演有着密切合作。曾赴法國、巴西、香港、臺灣進行混錄工作,期間結識衆多國內外優秀電影工作者,並與他們建立深厚的友誼。2018年,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並憑藉本片榮獲金馬獎最佳音效;同年,憑藉影片《暴裂無聲》榮獲第13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錄音師。2019年,影片《灼人祕密》入圍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同年憑藉本片榮獲金馬獎最佳音效。

2020.6.27(週六)

《蛇之擁抱》

Embrace of the Serpent

導演:西羅·格拉

編劇:西羅·格拉 / 雅克·圖萊蒙德·維達爾 / 西奧多·科赫·戈伯格 / 理查德·伊萬斯·舒爾茲

主演:揚·貝弗特 / 博昂內·戴維斯 / 路易吉·莎瑪娜

年份:2015

類型:劇情 / 冒險

製片:哥倫比亞 / 委內瑞拉 / 阿根廷

語言:西班牙語 / 德語 / 葡萄牙語 /加泰羅尼亞語 / 拉丁語

片長:125分鐘

獲獎: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68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提名

第32屆聖丹斯電影節艾爾弗雷德·斯隆獎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簡介:1909年,一個德國探險家在亞馬遜叢林中罹患怪病,求助於族人幾乎被屠戮殆盡的巫醫,他們沿河蜿蜒而上,試圖尋找失散的族人和能治病的神祕植物;1941年,一位美國探險家也踏上雨林土地,偕一位當地老者回溯足跡,雨林中沉睡的記憶逐漸被喚醒,過往留下的瘋狂與災難亦如熱帶植物般滋長,蔓生成更扭曲的瘡疤……

影片推薦:

文明與野性相撞,叢林與夢境交織的奇幻與冒險。

根據人物原型在亞馬遜流域探險日記而寫成的《蛇之擁抱》,是年輕哥倫比亞導演希羅·蓋拉寫給南美大陸的黑白影像詩。本片並非單純地歌頌叢林自然諷刺文化入侵,而對雙方極端分子的作法都做了諷刺,展開了一場亞馬遜叢林式的玄幻之旅與夢境般的冒險漂流。

電影通過時空交錯把兩個偉大的探險家在亞馬遜這片原始叢林中的所見所得同一個當地土著祭司聯繫起來,向全世界的觀衆展示這片叢林裏的美麗和罪惡,以及叢林裏那些未被人知的文明的生存狀況。隨着電影的深入,我們慢慢發現這並不是一部簡單輕鬆的探險題材電影,電影故事的背後是這片原始叢林上最殘忍的一段災難史,而災難的關鍵詞便是橡膠戰爭和基督傳教。

交流嘉賓

西羅·格拉

Ciro Guerra

導演

導演、編劇。1981年2月6日出生於哥倫比亞。2004年自編自導首部電影《流浪的影子》。2009年,自編自導音樂電影《風的旅程》,該片入圍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大獎,獲得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羅馬城市獎。2015年,由其自編自導的冒險電影《蛇之擁抱》上映,該片提名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入圍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獲得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2018年,與克麗絲蒂娜·加耶果聯合執導驚悚電影《候鳥》,該片入圍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2019年,執導劇情電影《等待野蠻人》,該片入圍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年,擔任第72屆戛納電影節平行單元的評審團主席。

爲了慶祝此次雲上戛納,導演特意錄了視頻,發來遠方祝福。

謝飛

導演

“第四代”導演,兼編劇、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是至今活躍在電影圈的最有活力、最德高望重的“40後”電影人。其執導的電影代表作有《湘女蕭蕭》《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益西卓瑪》等。197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火娃》,從而正式開啓導演生涯。1987年,執導的劇情片《湘女蕭蕭》參加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並獲得第36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唐·吉訶德”獎;1990年,執導的劇情片《本命年》獲得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1993年,執導的劇情片《香魂女》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95年,執導的劇情片《黑駿馬》獲得第19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0年,執導的劇情片《益西卓瑪》獲得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特別獎;2001年,擔任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成員;2008年,擔任第3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成員;2010年,擔任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委會成員;2014年,擔任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評委會主席;2012年獲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生成就獎、2015年獲得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CILECT“傑出教師獎”;2019年,獲得第3屆荔枝國際電影節終身榮譽獎。

2020.6.28(週日)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The Happiest Day in the Life of Olli Mki

導演:尤霍·庫奧斯曼恩

編劇:尤霍·庫奧斯曼恩 / 米科·麥利拉提

主演:烏娜·艾羅拉 / 埃羅·米洛諾夫 / 喬納斯·薩特莫

年份:2016

類型:劇情 / 愛情 / 傳記 / 運動

製片:烏蘭 / 瑞典 / 德國

語言:芬蘭語 / 英語

片長:92分鐘

獲獎:第69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第29屆歐洲電影獎年度發現獎

第21屆金衛星獎電影部門最佳外語片提名

直播平臺:B站

版權支持:數夢DDDream

簡介:1962年的夏天,奧利·馬基全力備戰全球輕量級拳擊錦標賽。從芬蘭鄉下來到繁華的赫爾辛基,所有人都認爲他會收穫盛名與財富。此刻,奧利要做的就是減重和集中精神參賽。可是問題來了,他愛上了賴亞。

影片推薦:

黑白復古影像中的“反英雄誕生”,只愛美人不愛奪冠的“失敗者”之歌。

影片講述了一個拳擊手的故事,不是美式的勵志片,片子從頭到尾都是含蓄唯美的表達了奧利的愛情故事。其實只是愛情故事。電影一反傳統體育競技類傳記電影中對於正面英雄的塑造,通過反邏輯的主角設定突出了導演想拍一部與衆不同的體育電影的野心。

這部電影拍攝角度與以往體育競技電影有所不同,本片着重強調的不是英雄的勵志故事,也沒有渲染主角成爲冠軍爲國爭光,而是關於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愛情對奧利生活的入侵是讓這部電影可以合理地違反邏輯並順利完成的原因。在此,奧利不是被當作英雄塑造的,他沒有英雄剋制的品質。他只是普通人,會被男女間的情感牽動。奧利是普通人,有血有肉,他沒有被塑造成一個民族大寫敘事中的符號。

交流嘉賓

尤霍·庫奧斯曼恩

Juho Kuosmanen

導演

芬蘭導演、編劇。2014年畢業於阿爾託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其畢業作品《繪畫賣方》獲得了五項芬蘭電影學院獎的提名(佈景設計、劇本、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油畫家》在2010年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電影基金會一等獎;《奧利最開心的一天》在2016年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放映,並獲得最高獎。

爲了慶祝此次雲上戛納,導演特意錄了視頻,發來遠方祝福。

王超

導演

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作家、編劇、製片人。主要電影《安陽嬰兒》《日日夜夜》《江城夏日》《重來》《天國》《幻想曲》《尋找羅麥》《父子情》。曾多次入圍戛納、多倫多、紐約、芝加哥、鹿特丹、溫哥華、巴黎、華沙、塔林、南特等五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其中,2001年《安陽嬰兒》入圍第54屆戛納導演雙週單元;2006年《江城夏日》榮獲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獎,2014年《幻想曲》獲得第67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提名;其他電影分別獲得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美國聖塔巴巴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及芝加哥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聯盟獎等十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小說作品《安陽嬰兒》《南方》《天堂有愛》《去了西藏》《香格里拉》分別在中、法兩國發表和出版。

合作方

UCCA

UCCA 前身爲由蓋伊·尤倫斯及其夫人米莉恩·尤倫斯於2007年創建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17年,在新支持者與理事的幫助之下,UCCA順利完成機構重組,成功轉型爲UCCA集團。秉持藝術可以深入生活,並改善生活的理念,UCCA每年爲超過百萬的觀衆帶來豐富的藝術展覽、公共項目和研究計劃。

數夢DDDream

數夢以享譽業界的精準眼光和跨界整合資源能力,專注於發現與服務全球優質藝術電影, 致力於藝術電影的大衆傳播。在十餘年中將包括如《國王的演講》《中央車站》《海街日記》《拆彈部隊》《德州巴黎》等上千部優秀作品帶給中國觀衆,爲商業/藝術院線、電視臺、網絡平臺、文化機構、電影節展等提供產品及策略方案。“數夢雲聚願”首創沉浸式觀影,運用多樣形式發揮電影的社會影響力,疫情期間成功舉辦《卡拉斯·爲愛而聲》公益直播和《帕瓦羅蒂·一聲爲愛》勞動節直播,聚集超過5萬觀衆在線參與。數夢“電影的二十四節氣”創造性地將二十四種展現電影品質與多元性的國內外電影節,與中華文明中的節氣精髓相連,透過電影“節”氣,在影像的斗轉星移中,觀人生萬千氣象、伴生活四季光彩。

B站

陀螺電影

知名影評人陀螺凡達可於2019年創辦的全平臺自媒體,在包括微信、微博、豆瓣、B站、知乎等在內的多平臺推送文章和視頻,內容覆蓋國內外院線電影與網絡劇集的推介和評論、國際電影節深度觀察和報道、以及Vlog、影評、解說類視頻,全平臺粉絲總數超百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