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6月24日報道稱,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獲得了獨特的成就,分別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美國媒體指出,美俄兩國雖然早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就開始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和相關設計工作,但是一直到本世紀初期才獲得了一定的突破。而中國在本世紀初期就纔開始相關領域的研究,但是卻在前些年不斷獲得技術上的突破,現階段已經跟美俄處於同一起跑線上。高超音速武器是指速度超過5馬赫且具有較強機動性能的一種新型導彈,也可以將其視爲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結合版。即擁有了彈道導彈在末端攻擊時的速度和巡航導彈的高機動性能,是反導系統的新敵人,也可以理解爲高超音速武器其實就專門爲應對敵方反導系統研發的。

目前中國海軍中裝備YJ-18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最快速度可以達到4馬赫,射程能夠達到400公里,這裏的4馬赫並不是指導彈飛行過程中的時速是4馬赫,而是在末端突防的時候速度會達到4馬赫左右,增加突防成功率。但是即使是俄羅斯研發的重型遠程反艦巡航導彈,其射程也只有600公里。而射程足夠遠的戰斧巡航導彈或者口徑巡航導彈其射程均超過了2000公里,但是飛行速度卻只有0.8馬赫左右,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而高超音速武器則則可以同時實現6馬赫以上的速度和數千公里的射程,這也是因爲使用了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與傳統的衝壓發動機不同,爲了使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工作,所要燃燒的空氣在進入發動機之前就已經處於超音速的狀態。

這樣可以使空氣有效地與氫氣混合物燃燒,以實現速度上的突破。軍事專家介紹,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是採用了雙模塊衝壓發動機。在發射之後,首先是作爲傳統的衝壓發動機將導彈的速度提升到4-5馬赫左右,這時候發動機將會切換到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模式開始工作,即將速度不斷提升,最終達到8-10馬赫的極限速度。在速度達到之後,就開始考慮高超音速武器的射程了,一般高超音速武器都會沿着太空邊緣飛行並加速到8-10馬赫,這樣導彈在大氣層上方進行滑行,從而可以一直保持高超音速的狀態。洛馬公司研發的HTV-2高超音速飛行器就是採用了這種模式,最快的速度可以達到20馬赫,基本上能夠實現美軍一小時打擊全球的軍事戰略。

中國在2019年的閱兵式上展出了一款名爲東風-17的新型裝備,美國媒體稱這是一款使用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彈道導彈,其足底啊射程超過了2000公里,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左右,並且具備較強的機動能力,能夠在末端進行變軌,極其不容易被攔截。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就發文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能力已經不落後美國和俄羅斯多少了,被美國軍方稱爲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最高速度也達到了10馬赫,能夠有效躲避現階段各類型防空武器系統和反導系統的攔截,除了打擊固定目標以外,還可以對數千公里以外的水面艦艇或者其他移動目標進行打擊,命中精確相當之高。最關鍵的是,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均可以攜帶核彈頭或者其他特種彈頭,殺傷力不容小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