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很複雜,因爲他的這一生功過參半,很多人認爲他是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中,中國最有眼光的一個人,也正是李鴻章帶動了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模式。但也有人評價李鴻章是一個賣國賊,因爲很多不公平的屈辱條件都是李鴻章所帶領去簽訂的,比如說割讓香港地區等等。

李鴻章:晚清第一人

但總的來說,李鴻章依舊是可以被評價爲晚清第一人,因爲正是他的眼光卓越,所以才幫助大清保有有了最後的一點面子,按照當時的國土法規,如果一片土地被對方佔領了一百年以上,國際上就默認它已經成爲了佔領國的土地。所以李鴻章在跟英國簽訂條約的時候,堅決只割讓香港99年,這是絕對不可讓步的底線,於是纔有了名正言順迴歸的一幕,從一點看,李鴻章用心良苦。

清朝儘管已經客觀上發現了自己特別弱,因爲在槍炮這方面實在是不發達,但清朝人骨子裏是不願意承認的,然後就導致許多人盲目自大,看不清自己的弱小,而李鴻章當時深刻地認識到了差距,於是振臂一揮,才帶動了更多的人來學習西方的文化與技術,通過不斷地取長補短,清朝晚年其實也加強了不少軍事能力,可惜慈禧與光緒等人競爭激烈,清朝的內政非常複雜,所以事情辦起來總是事倍功半。

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是清朝第1次大規模發起的向西方學習的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爲了洋務派的主流思想,而李鴻章也是洋務運動的堅定支持者,並且他自己還創辦了很多的企業,其中輪船招商局是對當代,對後代影響最大的一個企業。

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出現的背景是因爲當時西方列強已經全面進入了清朝進行經商貿易,然後在航運這方面,先進的西方各國牢牢把控着利益,落後的清朝航運模式被徹底擊敗,所以大量的白銀都流向了國外。眼看着自己的錢都往外國人的口袋裏跑,所以清朝人就是非想要改變這一現況,當時主要負責清朝國政的是慈禧太后,她雖然很橫,但慈禧也不是個傻子。

除了西方各國的船商太厲害之外,其實後來慈禧還發現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本國人在跑船的時候,同樣會在船隻上懸掛外國國旗,因爲一些屈辱條約,清朝無力管理國外船隻,只能收取清朝子民商船的稅,然後大家就紛紛跟西方人合作,掛着西方人的國旗,就可以不用給清朝交稅了。

官督商辦

當李鴻章上表之後,慈禧太后僅僅花了三天時間就同意,輪船招商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力排衆議成立了,這也是清朝第1家官督商辦的企業,有了現代化企業的雛形。雖然一開始輪船招商局甚至還虧了很多,但畢竟有清政府這個地頭蛇的支持,所以後來慢慢的也是站穩了腳跟,並且打敗了外資輪船企業。

後來清朝雖然滅亡,但是輪船招商局依然存在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是如此,輪船招商局如今已改組成立了招商集團,招商銀行也是這家公司的一部分,它已然成爲了世界500強公司之一,這也算是李鴻章留給國人最後的紀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