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幾年的時候,流行考中專。中專畢業包分配,而且工作單位都不賴,這是很多人選擇考中專的原因。

相比於讀高中考大學,初中畢業考上中專,讀三到四年就可以出來工作,性價比極高,而考高中讀大學,則是至少七年時間,自然不太受歡迎。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那時候讀中專只是快速工作變現的一個捷徑,整體而言,讀完高中考大學的那撥人,前途更好。

作爲班主任,作爲老師,自然對這方面看的應該是更清楚。

但下面這件事情,卻讓不少網友感到一絲絲憤怒,認爲其枉爲人師?這是怎樣一回事?

某網友讀初中,那時還是九幾年的時候,所在的班級爲尖子生班,本來考高中沒有啥問題,但班主任卻極力慫恿他們考中專。

那時的學生娃娃哪裏懂這些,自然對班主任的意見言聽計從,紛紛報考了中專。

事後,他們才知道,每考取一名中專生,班主任能夠獲得500塊的獎勵,在那時而言,500塊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

再後來,又聽說,班主任自己的兒子考了高中讀了大學。

後來這名網友回憶:農村娃沒見識,基本班主任說啥就是啥,有個實在不想考的,就報了一個最難考的中專,沒考上,也不接受調劑。就去讀了高中,順利上了大學,讀到博士,現在都是某大學副教授了。

其他幾個讀中專的,全乾銷售,或者是銷售員轉行當老闆。

這些學生,本應該有更美好的前程,可班主任爲了一己私利,讓這些學生紛紛報了中專,絲毫不考慮學生今後的人生髮展。

學生迫於老師的威嚴,大部分都會言聽計從。對受害者來說,知道真相後,肯定心理打擊很大,這些學生一輩子不會原諒這個班主任。

當然,那個時候的中專比現在的職高還是要好上不少,能考上也是實力的體現,而且很快能工作賺錢,對於那些急需“變現”的家庭而言,在當時也不失爲一種好的選擇。

但班主任慫恿本可以考大學的孩子去報考中專,主觀意圖爲了500塊錢的獎勵,是否是違背師德的“作惡”呢?

有網友提出了反駁:之前,一般情況下中專是比高中更好的選擇。那時候大學錄取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幾,而中專畢業就可以包分配。

因此有很多家庭從實際出發都願意孩子上中專,畢竟普通人的眼光就是眼前,哪裏能想得到以後幾十年的劇烈變化。很多高考落榜生沒有復讀而是又去考的中專,爲了就是可以保證有份工作。

另外一名網友亦認爲樓主所舉的班主任案例並不合適,也不能說明這名班主任的“壞”。

我95年初中畢業,那時候高考大學錄取率很低,也就是五十個人一個班,只有5、6個能考上大學,況且我們七八線縣城了。

反觀中專,那時候是包分配的,可以直接到對口部門上班。所以大多數家長也都決定考中專好過高中。

事實就是,我的考上中專的同學,無一例外都進了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而高中同學大多數是沒考上中專,也大多數都沒考上大學,你現在說這樣的話,只不過是倖存者偏差。

對於這樣的觀點,小編無法認同。

那時候讀中專有兩條路徑,一是初中畢業考中專,一種是高考後也可以選擇讀中專,也就是說,多讀三年高中,能夠使得自己多一份讀大學的機會。

大學畢業出來,不比中專更喫香嗎?

這名班主任爲了500塊的獎勵,把本可以考大學的苗子“截胡”,讓其報考中專,雖然說在那時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也毀了大部分學生的人生,讀完大學,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不會像現在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