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曾經的中專生

隨着中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攀升,升學率從不到5%,提升至目前的83%左右,很過剛畢業進入單位的學生們,突然發現單位的很多老前輩們的學歷並不高,還有大量的中專生的存在,瞬間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優越感,認爲自己作爲名校的畢業生,在單位中是屬於學霸的存在,然而他們卻並不知道曾經的中專生有多牛?當年在就業分配製度下,只有最頂尖的學霸才有能力進入中專讀書,學習不好的學生才上高中,然後考大學,畢竟在就業分配和工齡累積的制度下,早參加工作就可以早賺錢,初中階段學習優異的學霸們才能考入中專,因此曾經的中專生綜合素質並不比現在所謂985名校的畢業生差!

從中專生到高校教授的蛻變

隨着社會對高學歷人羣的認可,曾經一些不滿發展現狀的中專生們重新走進考場,通過強大的自學能力,有部分人可以考研讀博,最後成爲高校的教授,直至今天,還可以在很多高校的教授中,其實第一學歷爲中專,雖然目前中國高校對於新進教授,已經開始卡第一學歷,但是曾經的中專生的實力和目前所謂985和211高校的畢業生實力相差並不多,畢竟從高校的錄取率來看,曾經的考入中專的難度,並不比考入985和211高校的難度小!

專科生到院士的蛻變

如果說最具有時代標籤的專科生,那麼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高鴻鈞的經歷最具代表性,高鴻鈞1982年畢業於蚌埠師範專科學校物理專業,重新考入本科院校,時隔5年後本科畢業,1987年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物理系,由分別在1991年、1994年先後獲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副祕書長。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正局級)兼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應用聯合會(IUVSTA)納米科學委員會主席。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實驗研究,先後榮獲德國洪堡研究獎、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科技獎項。

因此面對單位的一些老同志,尤其是70~80年代畢業的中專畢業生,他們很多人都曾經是學霸,只是一些人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