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端午節了,想必各地也有不同的傳統。而在江南一帶,就有在端午節喫“五黃”的習俗,所謂的五黃指的是:黃酒、黃瓜、黃魚、黃鱔以及鹹蛋黃,在古代的時候,除了黃魚需要從趕海的歸來的農戶那兒購買之外,其它的都可以自己自備。黃瓜在農曆5月的時候,差不多剛剛上市。而鹹蛋黃可以自己醃製,黃酒在古代的時候可以自己釀造也可以購買,黃鱔因爲天氣變暖了,農田中非常多。

如今的人們對於傳統的節日也是很重視的,但如今卻有一樣東西,要找到卻不是很容易了。它是端午“五黃”之一,兒時6月常見,如今80元一斤,您家鄉有嗎?

這就是端午的野生黃鱔,又叫鱔魚,它的體型像蛇,但因爲全身泛黃而得名。在我國它的分佈極爲廣泛,除了青藏高原以及南海諸島之外,基本都有它的身影,只是分佈的極爲不均勻。從分佈地圖上可以看出,江南一帶算是比較多的,黃鱔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以及湖泊淤泥質水底層。黃鱔也是一種冬眠的動物,只要天氣一暖和它會從泥土裏出來活動,黃鱔是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主要以小昆蟲爲食物,偶爾也會喫小蝌蚪和青蛙。

在每年6-8月的時候,就是它活動最爲活躍的時候,也是最爲常見它的時候,尤其是6月的黃梅天裏,晚上打着電筒可以很容易找到它們的身影,溝渠裏、農田邊,所以也是兒時經常去抓的一種水產品。在端午的時候,之所以要喫黃鱔,是因爲黃鱔有“賽人蔘”的說法,不僅肉質肥美、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格,有補中益血、治虛損的作用,按照民間的說法,喫黃鱔特別的補。兒時的時候,抓黃鱔的方法很多,尤其是在剛剛插好秧苗的稻田裏,用黃鱔籠子埋在稻田裏,基本第二天就有黃鱔收穫。尤其是每年端午節前幾天,大人總要去抓幾條回來在端午節那天喫,老人每次也說小孩子在長身體要多喫一些。

但是如今,隨着農村的不斷變化,感覺野生黃鱔變得特別的少了。以前經常能看到黃鱔的田埂邊的小洞裏,如今卻只有一些小蟲子出沒。要是偶爾抓到幾條黃鱔,人們一般也不捨得喫,會直接拿到市場上去出售,在端午節前幾天,野生黃鱔在市場上已經賣到了80元一斤,基本是剛剛拿到市場上,就會被客戶購買了。需求擺在這兒,只能依靠養殖的黃鱔來供應市場,但每一次談上養殖的黃鱔,總有一些人說養殖的黃鱔有問題,不建議喫,尤其是兒童更不建議喫了,只是不知道爲何不建議喫。

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要到來了,只是再也沒有兒時喫野生黃鱔的那種感覺了,不知道您的家鄉還有野生黃鱔嗎?期待您的留言和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