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每周为投资者奉上的“君临数据”栏目。

首先给大家呈上每周更新的北向资金买卖、沪深300涨跌幅、中证500涨跌幅排行榜。

接下来是分析时间。

以下5个风向值得大家关注。

1

疫情受益的医药板块继续大涨,但外资已经开始坚决卖出医药消费个股!

上周受到北京疫情事件的影响,医药板块再次大涨。

之所以说是“再次”,实在是上半年医药股涨的太猛了,翻倍股比比皆是!

虽然医药股整体确定性强,业绩稳定,但——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环境下,业绩贡献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是估值提升所带来的。

正如君临在昨天推送的《删繁就简!君临这样畅享A股下半场投资盛宴》一文中所分析到的,

上半年是医药+消费的结构性牛市,

截至6月中,前几大主流指数里,上证指数下跌了5.36%,沪深300跌了2.28%,

目前涨幅为正的个股1700只左右,涨幅为负的2100只左右,涨幅超过20%的股票数量868只。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医药+消费板块的个股。

可以确定的是,这里面是存在泡沫的。

我们只是不能确定,这个泡沫是否会变得更大,大到什么程度才会破裂?

我们也都知道,这样的估值大概率是会回归的(幸运的话,可能估值回归,但市值不回归)。

但问题是,刚好被我们碰到的概率有多大?

在泡沫上想要有所作为,就像是在走钢丝,你得确定你有走完全程的能力,否则摔下来那可是伤筋动骨的。

于是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一片大涨声中,北向资金开始了坚决的对医药股、消费股的卖出。

或许医药股还会继续涨,谁知道呢?

但聪明钱已经溜了。

2

旅游+航空+电影大跌,未来继续谨慎,还没那么快可以上车!

同样是受疫情影响,一边是医药股的再次大涨,

另一边,是旅游、航空、电影板块的再次大跌!

既然医药消费股太贵了,不适合买,那么被砸盘的疫情受创股能抄底吗?

君临认为,还是谨慎一点好。

虽然国内情绪稳定,但大家都知道,海外疫情的结束仍然看不到尽头。

美国每天新增确诊数字还在2万+,

巴西、俄罗斯、印度、秘鲁、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因为医疗条件的落后,

估计只能进入“群体免疫”时间了……

可以确定的是,只要疫苗没有研制成功,疫情受创股们就没有办法真正恢复市场的信心。

拐点远远未到。

3

银行股受政策传闻影响大跌,未来机会如何?

国常会是这样表述的:

“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

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1.5万亿,好家伙,这个数字相当于什么水平?

——相当于商业银行2019年净利润的75%,且这一规模已经超过了六大国有银行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水平。

很明显,真要能做到,银行业是铁定要伤筋动骨的。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我国这届政府说话是算数的,

说要搞去杠杆,搞供给侧去产能,搞宽带中国,搞大众创业,搞减税,

很多政策刚刚提出来的时候,都曾经被市场狐疑过,

但无一例外,最终都搞成了,

并且搞得轰轰烈烈,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用“深远”两个字来形容并不过分。

对于这次的银行业让利1.5万亿,因为是通过财政指挥棒来实现的,

君临认为,

第一,结果大概率会达成;

第二,乐观其成。

毕竟我国在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确实困难,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

第三,银行股拐点已近。

这1.5万亿的让利,很大可能是通过降息的方式来实现,

对于降息,市场传闻已经很久了,目前不过是靴子落地前的一个佐证罢了。

这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确实做了很多工作。

去年是减税,

“2020年5月19日,国务院对外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

报告指出,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超过2.3万亿元,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今年的预期是降息。

上半年一直通过降准、MLF等轻量化手段来间接给市场供水,意思是有了,但毕竟给人不过瘾的感觉。

这也导致A股始终是犹犹豫豫,不似美股那么大开大合。

但不管怎样,市场始终是有预期的,预期后面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这种预期的结果,就是银行股一直被压制着。

在已上市的36家银行股中,除了业绩表现最出色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等几只没有跌破净资产。

其他的,已经是统统跌破。

华夏银行0.44,北京银行0.53,民生银行0.53,交通银行0.54,中信银行0.54,江苏银行0.60……

这样的估值水平,可以说A股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它不香吗?

我们认为,这种估值水平,说明市场已经将银行股的利空充分消化了。

只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未来机会远大于风险。

记住,

真白马股的暴跌,每次都是上车机会!

4

外资开始大量买入科技股(新能源车+光伏+面板+软件+游戏)

当然,相比起银行股的历史性长期机会,

外资更重要的动作在于,他们开始全力扫货科技股了。

这充分表明了外资的态度:

上半年买医药+消费,下半年买科技股!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医药消费太贵了,科技股相对合理一些;

第二,国内疫情虽然余波未了,但毕竟是尾声了,干扰不了大局,尤其是高科技行业,有着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空间摆在那里。

其中,五大行业新能源车+光伏+面板+软件+游戏最值得关注。

下面重点说说新能源车、光伏、面板三个行业。

1)新能源车。

2018年起,我国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退出,导致了这个行业一度成为比惨大赛的冠军。

惨了两年之后,今年5月份开始,好消息陆续传出。

首先是汽车产销量数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5月,我国汽车产销形势持续向好,环比均实现增长,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上月。

传统汽车的销量转正,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虽然新能源车的同比还是下跌的,但环比也在恢复中,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环比增长3.5%和12.2%,同比下降25.8%和23.5%。

其次,新的政策预期也在不断强化中。

就是这么巧,今天消息就出来了——

“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明确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

新的《积分办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积分办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二是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灵活性措施;三是丰富了关联企业的认定条件;四是将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纳入核算范围,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

新的积分政策的出炉,是对旧积分政策的修订,

按照政府规划,根据该比例要求,基本能够保障实现“到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4.0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达到汽车总量20%”的规划目标。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产业升级重点推进的一大支柱产业,政策力度肯定少不了,经历了前段时间的生死考验,行业里早已是剩者为王。

估值合理+拐点信号明确=外资大举杀入。

2)光伏。

每逢经济下行,政策补贴必然给力。

这基本上已经是A股投资的一个定律,新能源车在等待政策落地,光伏亦然。

不同的是,作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两大高端制造支柱之一,光伏比新能源车起步更早,全球竞争力也更强。

除了国内需求的恢复,光伏还能指望国外需求的拉升。

根据行业消息,深受疫情打击的欧洲,目前已经推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补贴政策。

比如意大利,作为欧洲受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意大利政府共划拨550亿欧元(6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专项津贴用于经济复苏。

在这些措施中,面向建筑翻新项目附带的光伏发电装置和储能系统,支持补贴力度将从成本的50%大幅提高到110%。

在欧盟层面,正在将可再生能源列为促进经济复苏以及保证下一代就业的救命稻草,计划推出一个相关的“战略投资基金”,为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方面分配1500亿欧元的投资。

不止国外,国内同样火热。

国家能源局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纳入国家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96GW,环比4月增长47.89%。

这是继4月份之后,国内户用市场今年再度刷新单月装机新高。

业内龙头也对今年的行业景气度有比较大的信心,一个重要的信号是扩产潮重现。

今年2月份,通威股份抛出200亿元的高效电池扩产计划,打响了今年国内光伏产业扩产的“头枪”。

随后,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协鑫集成等公司纷纷跟进,掀起了一轮扩产热潮。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中旬,8家A股光伏公司先后累计宣布投资708亿元,用于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环节的产能新建。

最新的一个消息是——

6月5日晚间,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义乌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一份“15GW高效电池+15GW组件项目”框架协议。

协议显示,此次扩产项目总投资约206亿元,分两期实施:

一期建设5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生产线,建设期限预计2年;

二期建设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项目,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在未来3-5年内逐步建成投产。

3)面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面板行业在A股都是不受待见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面板产能过剩,价格战打的厉害,几乎都是赔钱货。

比如京东方A,过去年年定增,吸血无数,但业绩呢?

要不亏损,要不就是只有可怜的5%以下的利润率,我见犹怜啊~

但这个传统偏见,以后很可能要改变了。

因为,历时20年的面板世界大战,正在一步步走向终结。

一直以来,全球面板产能集中在日韩台和中国大陆之间,四方角力。

零零年代,日本最先出局,

接着是一零年代初,台湾出局,

最近的消息是,在大屏幕LCD面板领域,韩国也要出局了。

今年1月LG Display CEO Jeong Ho-young表示,由于LCD价格下跌,以及全球供应过剩,LG Display将于今年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的生产。

今年5月,鉴于LCD市场的不景气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规模赤字,三星表示,将在韩国本土及位于中国苏州的工厂停止生产LCD产品。

三星和LG的相继退出,宣告了在LCD面板领域,中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目前,我国LCD面板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全球的六成,随着韩国企业的退出,份额将进一步上升到八成以上,形成终极垄断局面。

这是典型的供给侧改善,利润率的甜蜜拐点无疑正在形成。

记住,

北向聪明资金的突然买入,值得关注!- 这是先行指标

5

重点关注黑马成长股:欣旺达、木林森

1)欣旺达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拥有全球竞争力,不是嘴上说的。

龙头宁德时代早已拿下了宝马、大众、沃尔沃、捷豹路虎等欧洲系车企的订单,今年初又搞定特斯拉,签下一份为期两年(2020年7月-2022年6月)的大合同。

合同显示,宁德时代取代松下,将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供应电池。

行业老二比亚迪,则攻下日系龙头丰田。

去年底,比亚迪与丰田宣布,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研发电动车(BEV),计划于2020年5月开始运营。

据业内的消息,在合资公司中,丰田负责渠道、销售和品控,比亚迪负责技术和产品。

这种组合,跟传统汽车合资公司的中外地位,刚好相反。

个中的内涵,你细品。

在老大老二以外,一些二线黑马也不逊色。

欣旺达是中国智能手机电池行业的隐形冠军,2012-2015年间妥妥的十倍股。

如今智能手机普及,空间见顶,于是向动力电池行业扩张,近期终于有了突破,成功拿下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19日表示,将与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合作研究下一代汽车电池,并共同为日产的e-POWER系统开发下一代车载电池,预计将在年底之前达成最终协议。

日产e-POWER系统是指,由电动机负责驱动车辆行驶,同时搭载汽油发动机负责为电动机供电。

e-POWER将进行国产,首先由轩逸搭载;此次与欣旺达合作,应该是为e-POWER国产做准备。

日产是日系车里转型新能源比较坚决的,他预计截至 2023 年底,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超过 100 万辆,其中包括 e-POWER 和纯电动汽车。

欣旺达在新能源车电池行业属于后来者,做成龙头很难,但是新能源车市场毕竟够大,空间数十倍于手机电池。

未来抱住日产这颗大树,开启第二春是很有机会的。

2)木林森

木林森是我国LED 封装的龙头,根据 LEDinside 数据,公司 LED 封装营收全球排名第五,国内第一。

这家公司上一波的高光时刻是2016-2017年,其通过低价战略+激进扩产大幅收割市场,当时业绩增速高达85%,股价也一年翻倍。

不过后来野心太大,2018年举债收购欧司朗Lamps业务,偏又碰上去杠杆政策,

于是2018-2019年股价跌去了三分之二,弄得焦头烂额。

好消息是,经历了这么一轮挤泡沫,股价合理了不少,再加上收购整合见效,2019年毛利率已经见底回升。

2020年的疫情,虽然导致木林森的业绩继续受到影响,但对整个行业来说,或许将是又一次的供给侧出清,导致集中度的加速上升。

近期,这家公司动作频频,明显是要再次走扩张路线了。

首先是4月份,木林森与至善半导体签署《深紫外半导体智能化杀菌项目合作协议》,在深紫外半导体技术上展开战略合作。

6月9日,木林森和硅基半导体签订协议,谋求在“硅基黄光LED”技术的产业化上进行战略合作。

该技术由中科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团队研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两项技术都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未来能做多大还不确定。

但一家隐形冠军企业,由低调蛰伏转向频频对外投资新业务,从侧面可以看出其内部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正进入新一轮的成长期。

记住,

黑马成长股的大涨,可持续性是关键!

——这需要我们通过分散筹码来降低风险,并通过跟踪来去伪存真。

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

作者:君临团队.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