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據說某國一些媒體上出現了大量宣傳“抵制”中國貨的聲音,讓很多人爲我國的智能手機在該國的前景擔憂,畢竟我們的智能手機佔據了這裏大部分市場,前5名中就包攬了4個。

然而比較有戲劇性的是,在6月18日我國某高端智能手機在亞馬遜該國市場開售,幾分鐘之內就被搶購一空,不但讓當地媒體大感意外,也讓一些國人直呼“痛快”,笑話該國根本無力避免中國製造,因爲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其實這種情況在國內市場又何嘗沒有出現過呢?因爲美國近年來極力打壓華爲,限制華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還向其他使用華爲設備的國家施壓,最近又宣佈要切斷華爲的芯片供應鏈。不僅如此,美國還把我國多個科研組織和科技公司納入“實體清單”,試圖阻止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進步。這種逆全球化的科技霸權行爲,讓我們進一步意識到科技自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一些網友甚至科技領域的專家,也發出了“抵制”一些美國科技產品的號召。

比如前段時間,就有很多人建議要“抵制”高通和蘋果的產品,許多網友還在網上發誓,不再購買iPhone手機,改爲支持華爲的終端產品。然而這樣的號召很快就被事實“打臉”。就在今年618開始的第一天,天貓商城iPhone銷售額僅僅5個小時就突破了5個億,京東5分鐘就賣出去3萬臺iPhone手機,全天銷售額更是高達15億。而近日CINNO Research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蘋果公司5月份在中國的銷售並不理想,仍然賣出了360萬部iPhone,加上4月份的390萬部,兩個月就把750萬部iPhone手機賣給了我們國內用戶,即使按4000塊錢一部計算,兩個月也從中國用戶手中拿走了300億

看到這種現象,筆者的心情也同許多網友一樣五味雜陳。我們還在看別人的笑話,我們還在發狠放棄蘋果力挺華爲?遠的不說,但這兩個月就買了300億iPhone手機,活生生的現實告訴我們,不買蘋果就從來沒有成功過。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蘋果iPhone之所以沒有真正被“抵制”住,大致有3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經常在網上呼籲“抵制”蘋果的網友,多數並不是蘋果的用戶或者潛在用戶,他們的呼籲得不到蘋果用戶的響應,結果是你“抵制”你的,我買我的。其二,蘋果在4月中旬的時候發佈了目前最便宜的一款iPhone,第二代iPhone SE,“真香”的價格收穫了很多渴望一款蘋果卻一直捨不得買的用戶,也促進了一批老用戶換機潮,幫助提振了iPhone的銷量。

第三個方面的原因,還是價格。近來一直是價格堅挺代名詞的iPhone系列,出現了多次降價,尤其是最新的iPhone 11起價居然回到了5000左右,確實讓很多果粉沒能抵制住“誘惑”。至於蘋果嘗試推出的換購活動,把目標直接指向了華爲手機的高端用戶,意欲在華爲遭受困境的時候搶佔華爲的市場,實際上倒還真沒有什麼效果。

不論是什麼原因,不論是某些國家“抵制”中國手機,還是我們提出要放棄蘋果,更多的還是少部分人不理智的發泄和嘴仗而已,被“打臉”也是在情理之中。且不說蘋果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稅收和就業,但蘋果手機確實是公認的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手機,就連任正非都不否認他和家人喜歡用蘋果的產品,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再以買華爲來標榜什麼呢?華爲手機和蘋果手機都是商品,喜歡哪個就用哪個,覺得哪個好就用哪個,這有什麼錯呢?因此,別再提放棄蘋果力挺華爲了。

華爲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開放合作的理念、包容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儘管現在華爲遭到了美方的極限施壓,華爲和任正非依然不否認美國科技水平、科技制度、科技氛圍的先進性,依然把美國當作“朋友”,當作學習的榜樣,依然把合作作爲首選策略。如果國產手機能做得比蘋果更好,相信不用”抵制“,也會有很多人主動放棄蘋果。與其成天喊口號”抵制“誰,還不如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我們的科技水平和製造能力盡快提上去。

當然,不強制買國產,與支持國產並不矛盾。如果華爲和其他國產品牌與蘋果的產品性能差不多、價格也很合理,同等條件下,還是建議大家要更多地支持國產,畢竟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支持,又談何發展和超越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