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做任何事都必有其因果,“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你種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作惡之可怕,不在於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不論何時何地,心存敬畏,不動惡念、不存噁心。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因果之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縱使會遲到,但從未會缺席。所以不要心存僥倖,“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人這一生最終什麼都帶不走,唯有自身的業力時刻伴隨自己。人若造業缺德,損的也必是自己的福報;人若積德行善,就是爲自己積攢陰德。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禍都是人自己感召來的,都是自己起心動念的結果。有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你缺德缺的是自己的德,果報現前,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以下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生邪淫,動邪念

佛門裏常說“一切唯心造”,世間一切皆由人的心念感得。你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境緣。你內心清淨,則處處都是積極樂淨土;你內心充滿污穢邪念,則處處都是污泥地獄。佛家常說“萬惡淫爲首”,邪淫帶給人福報的損害最爲厲害,會使人障深慧淺、顛倒妄想、好逸懶散,家庭破裂、子孫不肖、財富流失、諸事不順等等。

《楞嚴經》裏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爲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邪淫是造成人在生死苦海輪迴的根源之一,貪愛無度帶給人的是無盡的糾纏和折磨,如此惡業相續、無休無止。“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必落魔道”,希望大家潔身自好、斷除邪淫,還自己清淨法身。

二、殺生結惡緣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教是素食主義,倡導人喫素,戒殺放生、培養慈悲心。很多人不以爲然,認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自然規律,其實天道之根本在於因果。你若爲了貪圖一時口腹之慾,而肆意殺生,來生因果必報。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其實,殺生其實就是在害自己;而放生,看似是利益他人,其實也是在救助自己。《六祖壇經》裏說:一切福田,不離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這個天,就是你周圍的環境和衆生。哪有什麼天降的好運和貴人,背後都是自己行善的善果。因此,善護生命,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三、嘴上尖酸刻薄,口業嚴重

民間有句俗語,叫“飯可以亂喫,但話不可亂講”,許多時候,我們的福報都是從自己的口業中漏掉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是福禍之門,嘴上刻薄,福氣就薄了;嘴上積德,福氣就厚了。其實,一句吉祥的話也是一種無量佈施,能令衆生歡喜,就是在積口德。

《佛說吉祥經》裏說“言談悅人心,是爲最吉祥”,我們若能常常隨喜他人的福報,那麼自己也會吸引來更多的福氣好運。但若我們心生妒忌和怨念,甚至故意去刻薄別人,以惡毒之語傷害攻擊別人,扯人是非、嚼舌根子,這樣自己會越來越沒福。傷害他人,最終是傷不到他人 ,反而灼傷了自己。所以,善護口業,歡喜他人,亦是莊嚴自己。

四、不孝父母,甚至傷害父母

佛說,世上最大的善莫過於孝,最大的惡莫過於不孝。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對父母孝順,也是在爲自己積攢無量福報陰德。佛教最重視孝道,不孝父母者,陰德俱損、自取毀滅。“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父母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佛菩薩,把父母供養孝順好,就是在供養佛。對父母不孝,就是對佛菩薩的不恭敬,也必然沒有什麼福報。

五、愛嗔恨抱怨,嗔恚心重

嗔恨是大多數人都易犯的惡習,但同樣也是非常損福報好運的一種負能量。人內心的能量不好,就會感召來諸多不好的事情。所以要想修福,就要從當下起修忍辱心。內心充滿光明,心順了,則萬事皆順,無處不是佛光普照。“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戒嗔戒怒,福氣自來。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希望大衆敬畏因果,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