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兩個傳統節日,日月相疊,一個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另一個是九月初九重陽節。

相比之下,端午比重陽的規格高了很多,它和春節、中秋並列,爲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

因爲,端午不只是糉子和龍舟,也是涉及全民衛生的大日子。

初三課本里,有“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實際上這個西晉周處,還寫了一本非常厲害的書——《風土記》,這是中國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

《風土記》裏面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五月初五是五月裏,第一個五天,以此爲“端五”;按照天干地支、子醜寅卯排列,寅月是正月,排到午月正好是五月,而且,古人也常把“五日”寫成“午日”,所以,“端五”也通常寫成“端午”。

到了唐代,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是八月初五,這個“五”就成了忌諱字,時任宰相的宋璟提議,把“端五”改成“端午”,一直沿用至今。

同時,“午”也是時間標誌,上午11點至下午1點是日中午時,這個時間段又被稱爲“陽辰”,由此“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

喫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喫糉子、划龍舟,紀念屈原,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節目,但是,端午遠遠沒這麼簡單。

特別是2020年的端午節,意義更不一樣。

農曆五月,在古代還被稱爲“毒月”或“惡月”,因爲五月時值初夏,蛇蟲毒物活動頻繁,特別是南方地區,梅雨潮溼、滋生瘟疫,甚至山林中還時不時有瘴氣,這些都是五月必須背上的惡名。

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大名鼎鼎的孟嘗君田文,他生日就是五月五日,因此還一度遭到父親靖郭君田嬰嫌棄,再加上孟嘗是庶出,差點兒被老爸田嬰扔在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滅。

五月如此特殊,所以端午節除了糉子,還有食五黃、懸五瑞、祛五毒的講究。

黃豆芽、黃魚、黃鱔、黃瓜,加上雄黃酒,是古代人在端午節食用的“五黃”,目的是爲了清熱解暑。

《白蛇傳》裏白蛇現身的著名橋段,就是因爲白娘子端午節喝了雄黃酒,顯出千年蛇妖的真身。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一是雄黃屬於剋制蛇蟲的利器,即便蛇妖也不行;二是端午飲雄黃酒,很久以前就是民間習俗。

實際上,雄黃是一種含有硫化砷物質的結晶體,泡酒後會分離出三硫化二砷,這是劇毒化合物,常喝雄黃泡酒,對身體危害極大。不過,古人取雄黃酒或雄黃水,潑灑在房間或庭院裏,用來驅瘟除毒、剋制蛇蟲,還是比較合理的。

五瑞,也就是“天中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

這幾樣東西,外觀習性天差地別,可它們的功用一樣——辟邪驅疫。

《本草綱目》記載,“菖蒲氣溫味辛,功能解毒殺蟲。艾葉氣芳香,能通九竅,炙疾病。”

五月花開豔紅的石榴花,可以作爲驅蟲劑使用,以減少疾病傳染;

大蒜也稱蒜果,哪怕在西方基督教裏,也是驅邪除魔聖物,跟十字架搭配對付吸血鬼,效果奇佳;

龍船花,花葉秀美、花色豐富,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仙丹花,顧名思義,龍船花可以藥用,花、根、莖用不同方法炮製,可以辟邪除瘴、治療毒瘡。

過去家裏過端午,要是沒有“天中五瑞”,會用蒼朮、白芷代替,沿着門窗牆壁點燃煙燻,也可以驅除蟲害、淨化空氣。

至於端午節裏的“五毒”,指的是蜈蚣、蠍子、壁虎、蜘蛛和毒蛇。

每每端午之前,會用大紅紙剪成“五毒”的樣子,貼在屋內表示鎮壓邪祟,或者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擰成一股“五彩線”系在手腕腳腕,同樣表示百毒不侵。

再講究點兒的,會佩戴用雄黃、艾葉、冰片、藿香、蒼朮等製作的五毒香囊。

剪紙、綵線、香囊,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儀式感。

無論是五黃、五瑞還是五毒,都是端午節裏的彩頭,爲的還是家宅平安、遠離疫病。

古人已經把端午節過得這麼有內涵,我們要是過個節,只有甜糉子配鹹糉子,是不是顯得蒼白、顯得無力感?

特別是2020年的端午節,一定要好好過,防病抗疫千萬別放鬆,好讓危機早點兒過去,生活重回正軌。

上半年工作總結都沒得寫,下半年總不能再交一份白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