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國民黨的軍隊派系林立,比如較著名的廣西桂軍,別看起初只是民間的一個雜牌軍,但其實力不容小覷,打起仗來更是勇猛無敵,視死如歸,用百戰百勝來形容他們,都不爲過!當年的紅軍高級將領稱其: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其中最著名的其實就是桂軍裏的一支精銳部隊,叫做第七軍,有人稱之爲“鋼七軍”,第七軍的最後一任指揮官是國軍中將李本一。

李本一,廣西容縣人,出身窮苦人家,18歲入伍,作爲新桂系中的後起之秀,得到白崇禧的賞識,並將其保送到南寧軍校深造。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李本一隨部參加淞滬會戰。先後擔任安徽省第5行政區督察專員、皖東遊擊司令、第5戰區第10遊擊縱隊司令、第138師師長、第176師師長、第7軍副軍長兼第171師師長等職。在大別山抗戰中,李本一身先士卒,作戰勇敢。抗戰勝利後,李本一仍任第7軍中將副軍長兼第171師師長。

李本一雖然在大別山抗戰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升任“鋼七軍”軍長,但他在此內戰中過高的估計了“鋼七軍”的戰鬥力,在解放戰爭時我軍勢不可擋的南下進程中,李本一竟然率部在青樹坪伏擊我軍,使我軍遭到損失。

然而,重新調整方案的解放軍立即集中兵力圍殲第7軍,李本一被打得措手不及,這原本是進攻的部隊,就這麼三下五除二的被解放軍擊潰,7軍的副軍長凌雲上、參謀長鄧達之、第171師師長張瑞生和第172師師長劉月鑑全部被俘,只剩下個光桿軍長李本一衝出包圍圈回廣西覆命去了。

此時的李本一失敗了,不僅沒有受懲罰,反而升任第3兵團副司令官兼第7軍軍長,要重建“鋼七軍”與解放軍對抗,結果是不識時務蜉蚍撼樹。

李本一重組的所謂鋼七軍,和解放軍一交手就變成了“泥七軍”了,短短的時間裏就土崩瓦解,先是224師在梧州覆沒,師長劉昆陽被俘,緊接着第172師又由師長劉維楷率領在百壽起義了。李本一隻得帶着171師向3兵團張淦的司令部靠攏,但又沒想到,最後賴以堅持的171師師長楊受才卻拋下張司令官和他李軍長跑了,後第7軍殘部在博白覆滅,李本一化妝成伙伕潛逃了,不知去向。

剛剛打完衡寶戰役的我軍121師已經進入了玉林一帶,上級先頭部隊提出的口號第一目標是“活捉白崇禧”,第二目標是“活捉李本一”,我軍乘勝對第七軍殘部進行追擊,的確抓獲了不少俘虜,但是連李本一的影子都沒有看見。

當時,我軍先頭進入大容山,這裏山勢崎嶇,山路複雜,看來要抓獲李本一,難度不小。但我軍沒有氣餒,一次行動中,前方偵察兵報告:李本一的部隊正在向東北方向轉移!我軍馬不停蹄對敵人進行包圍,並將敵人擊潰打散,不過,遺憾的是,還是沒有抓到李本一。

我軍指戰員分析,敵殘部根本就沒有戰鬥力,也沒有多少人馬,爲什麼軍長不見了呢?肯定是藏身於附近的村子裏,於是下令我軍展開拉網式的搜索,並發動羣衆進行有獎舉報,對有用線索提供者給予獎勵。

這一招真見效,果然不久之後,一個叫做賓村的小村子,整個村子不過幾十戶人家,老百姓們都非常的淳樸,我軍搜索隊一進入村裏,便有羣衆舉報,說是村裏前天來了一個國民黨兵,並帶着解放軍分隊來到一間小房子裏,果然有一名中等身材,滿臉橫肉,蓬頭垢面,看起來相當的邋遢的敵兵。

隊長厲聲問他:“你是什麼人?在這裏幹什麼?”那人顯得非常慌張,不敢正視指揮員眼睛,說:“長官,我是國民黨抓來的伙伕,你們放了我吧!”

隊長上下打量着這個自稱是“伙伕”的國民黨士兵,冷冷地說道:“你知不知道你們軍長李本一去了哪裏?”那伙伕一聽到“李本一”這幾個字,眼中帶着一絲恐懼之色,連忙說道:“長官,我就是一個伙伕,哪裏知道我們軍長去哪裏了。”

隊長又掃了這名伙伕幾眼,見他眼神躲閃,說話時又總是揹着右手,似乎是害怕被看到什麼一樣。就在這時,一位解放軍戰士忽然站了出來,一下拉出了那“伙伕”的右手,高高地舉起,便大喊道:“他就是李本一!”

隊長定睛一看,只見那“伙伕”的右手竟然只有四個手指!事實上,在不久之前,一名國民黨俘虜向解放軍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那就是李本一隻有九根手指頭!這樣一來,李本一的身份就暴露無遺了!這名化妝逃跑的伙伕正是國民黨第3兵團副司令、鋼七軍末代中將軍長李本一!

隊長笑着說道:“李將軍,你這個伙伕可是不簡單啊!”李本一聞言,也只能認命了,就這樣,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國軍中將,終於淪爲了解放軍的俘虜。更爲有意思的是,當時李本一抓獲後,曾給隊長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隨軍記者不要拍照,不過,此舉卻遭到拒絕,隊長說:“拍照是爲了登報和留作資料,我不能答應你的要求。”此後便有以下這張滿臉橫肉,蓬頭垢面,相當邋遢伙伕形象李本一的形象流傳於世。

不過,國軍中將李本一雖然當了俘虜,但根據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還有念其抗戰中做了一些實事,同時,他在帶兵方面也的確是能力特別突出,他被活捉之後,高層領導便決定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到我軍的軍事學校任職教官,幫助我軍培養大量作戰勇猛的士兵。

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李天一認不清形勢,斷然拒絕這一絕好機會,不願意與我軍合作,既然拒絕合作,那麼,李天一就和其他被俘的敵軍就沒有什麼兩樣,他就直接被送到戰俘營,和其他被俘敵軍一樣,此後,李本一先後被關押在武漢監獄、合肥監獄等。

在隨後的“鎮反”運動中,李本一曾經駐軍的安徽皖東和江蘇淮南一帶的羣衆,紛紛要求對這位殺人魔王進行清算,舉報其瘋狂屠殺新四軍和根據地革命羣衆,內戰爆發後,他率鋼7軍進攻淮南根據地時,又殺害定遠、鳳陽、嘉山及肥東一帶的地方武裝及革命羣衆,前後總數高達3萬餘人,罪行累累。

後經安徽皖北行署人民法院審理查明,李本一“殘殺三萬羣衆”罪行累累,罪大惡極,欠下血債,民憤極大,經上級審覈,於1951年8月24日,在合肥亂墳崗城牆邊被就地槍決!他也是解放戰爭中唯一經公審被處死的被俘中將軍長,按照現在通行的戰爭罪解釋,他就是戰爭罪犯而不是戰俘。

後人評價:李本一之所以會被直接處決,完全是咎由自取,首先是抓捕之後拒絕合作,絲毫沒有改過自新的思想,繼續與新生的人民政權爲敵;其次是做過了太多的壞事,拿我們古代的話說,作惡多端便是死有餘辜,即使是死後依然受到後人的唾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