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最终决定,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坚决打击美帝国的挑衅行为,保卫我东北边疆的和平与稳定。

10月19日,彭老总率领第一批志愿军开赴朝鲜。我军将士因为连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又刚刚建立起新中国,此时正是士气巅峰。入朝后,在彭老总的率领下,连续发动四次战役,狠狠地打击了美帝国和南朝鲜的嚣张气焰。

喜讯传到国内,十五军军长,日后的开国上将秦基伟将军坐不住了。

秦基伟将军当时是在川滇黔等地剿匪,已经基本完成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会被安排为西南公安军司令员,就此安定下来。然而作为一个戎马半生的军人,秦将军实在无法说服自己在国有危难之际马放南山安享太平。

于是,在和部下三位师长通过气后,秦将军决定向中央请缨参战。他给的理由有两条:第一,十五军一直在西南山区剿匪,战斗的弦一直绷着,随时可以投入朝鲜战场;第二,剿匪之后,十五军没有别的作战任务,也没有建设地方政权或者地方武装的任务,方便抽调,换句话说,十五军目前是闲置状态。

秦将军求战心切,十五军又的确非常适合,中央最终同意了秦将军的入朝参战申请。

1951年2月17日,十五军被正式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辖第29师、第44师、第45师共4.5万人赴朝参战。

1951年3月,秦基伟将军带领十五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入朝之后,发挥我军优良传统,一路翻山越岭急行军,火速赶往指定地点,准备参加第五次战役。

然而,财大气粗装备精良的美军却不想让十五军这么顺利地赶到战场。他们当时掌握了制空权,欺负我军火力不够猛,经常有飞机前来骚扰投弹。

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将士们当然不怕这种程度的骚扰,只是每次飞机一来,将士们就要就地隐蔽分散开来,飞机走了,又要重新聚拢避免走失,一散一聚,不少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而且飞机骚扰的频率非常之高,严重影响我军的行军速度。

还有,飞机投弹也就罢了,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美军却故意把飞机开得非常低,低空飞行产生的气流甚至能把战士们的帽子刮跑,严重影响我军军容。

敌军这么嚣张,我军将士们当然忍不下去了。秦基伟将军找几个高层干部商量,怎么让他们安静一点。

其实这也没什么考虑的,既然不想再为了飞机骚扰一次又一次地散开隐蔽,那当然是要打回去了。十五军虽然没什么高射炮,但是高射机枪还是有一些的,当年解放洛阳的时候,用步枪都能打下老蒋的飞机。

老蒋的飞机打得下来,美军的一样可以,秦将军决定就用高射机枪来对付美军的飞机,就算不能奏效,最起码也能让美军不敢再这么嚣张的低空飞行。

当时,每个团都有一个高射机枪连,一个连有五挺高射机枪,全军加起来数量也不少了,足够组成一个空中火网,另外,也可以在山顶或者一些制高点上,用轻机枪和步枪对空射击。

决心既下,全军赶紧行动起来,战士们早就受够了这窝囊气了,如今终于可以还击,那一个个还不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之后,美军飞机再来光顾,将士们就不再一味躲避了,他们远远看到飞机过来,就赶紧找适合的制高点准备射击,因为当时是在连绵的大山里行军,所以敌军飞机再来低空飞行的时候,我军将士们甚至可以做到在山顶山腰开火,奇葩一点的还可以居高临下向敌机开火。

那些美军刚开始不知道我军突然改变战术反抗了,很是吃了几个大亏,再之后就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视我志愿军战士如无物了。

敌军不敢低空飞行,投弹的准确性自然就要差了很多,志愿军将士们行军的安全性自然也就大大增强了。

最终,秦基伟将军就是凭借着高射机枪、步枪打飞机的战术,成功率领部队按时到达指定作战区域。在随后的第五次战役中,十五军将士们发挥打飞机的优良传统,一共击落击伤敌机八十三架,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成绩了。其中第45师一三三团,仅仅在4月23、4月25这两天就击落敌机五架,创造了陆军打飞机的最高纪录。

其实,写这篇文,多少还是有点心酸的想我们的爷爷辈,真是不容易,当初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打赢装备精良的美军及其17国联军。今天的我们,因为日渐强大,同样面临美国的打压,但是再苦,还能比当年那些先烈们苦吗?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立国之战的话,那么抗美援朝毫无疑问就是卫国之战了。这次战争,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国。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