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張俊

“談戀愛了嗎?30歲之前能不能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

不少單身男女都曾遇到過這“靈魂三問”,但讓父母們頭疼的是,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不僅沒有結婚時間表,甚至連戀愛都不談了。

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就已經超過2億,結婚率也是連年走低。實際上,以90後、00後爲代表的新一代年輕人,婚戀觀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背景下,婚戀網站們的生意還好嗎?

五成人脫單隨緣?“我可能要孤獨終老了”

93年的夏茗是脫單隨緣大軍中的一員,雖然已經畢業五年也單身五年,但她既不用婚戀網站也不用陌生交友App。

夏茗的上一次戀愛還是在五年前的校園生活中,男朋友是她的學長,畢業後兩人分手,五年來她從未開始新的戀情。“家人比較着急,但我沒有特別的緊迫感”,她說。一方面是自己從事的互聯網行業節奏很快,工作佔用了大部分時間;另一方面是覺得一個人過得也挺好,沒有改變現狀的慾望。在她看來,從一個人切換到兩個人的生活狀態很麻煩,不知道對方會是什麼樣的人,還需要與他適應磨合,做出很多改變。

雖然父母一直在催促,但夏茗沒有嘗試相親,或者使用婚戀網站,她甚至對婚戀網站有些厭惡。“婚戀平臺給我的直觀感覺是,雙方都被明碼標價,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感覺。”她更傾向於在熟人圈認識新的朋友,這樣會更有安全感。

不過她的工作繁忙異常,即使週末也可能會加班,同時沒有談戀愛的主動性,讓她在熟人圈裏也並未遇到合適的對象。

朋友們並不是沒有給她介紹過對象。對方在北京事業單位工作,人不錯,但被她以“長得不夠帥”搪塞過去。

“談戀愛?結婚?我現在真的沒有這種需求,可能我會孤獨終老吧。”夏茗開玩笑地說。

實際上,夏茗這樣的案例並不是少數。極光大數據發佈的《2019單身人羣專題研究報告》顯示,47%的單身族表示脫單隨緣,8%比較想保持單身,而想要脫單(比較想脫單和非常想要脫單)的比例爲34%。

婚戀網站靠譜?“昂貴!而且更像上個時代的產物”

與夏茗不談戀愛不用婚戀網站的“佛系”相比,92年的王誠要更爲着急一些。

他也在大學時代談了一次戀愛,工作之後又談了一次,但最終因爲兩人對未來的規劃不一致而分手。眼看老家同歲的堂哥已經結婚生子,王誠的父母也按捺不住,開始張羅着爲他尋找相親對象。

對於戀愛,王誠是渴望的;但對於相親,他內心是抗拒的。每年春節回老家,他都被安排了數次相親,但因爲工作地點不一致、接觸少不夠了解等多種原因,這些相親都未能成功。

父母的催促下,無奈的他開始嘗試婚戀網站,註冊了百合網、珍愛網等多個相親網站。但這些網站比相親更讓他崩潰。

“使用起來好像是上個時代的東西”,他吐槽道。首先這些婚戀網站的界面設計非常老舊,使用體驗也很不好。以上傳頭像爲例,即使高清的照片上傳之後也變得十分模糊;其次是商業氣息太過濃厚,廣告繁多。“註冊百合網的第一天,就不斷接到他們客服的電話,推薦我購買紅娘服務。假如你不接,他們會一直打,這種壓迫感太強了”。不僅僅是推銷,在交友頁面上也充斥各種引導會員充值的廣告,之前大力宣傳的免費看信功能也取消了。

這些服務的價格都不菲。以百合網官方展示的信息爲例,要想觀看其他用戶發來的信息,需要先開通水晶會員,1個月的費用爲199元,6個月的費用爲388元;官方推薦的紅娘服務更爲昂貴,2298元可購買6個月的服務,享受人工牽線次數10次;2998元購買12個月的服務,享受人工牽線20次;4998元則可以享受人工牽線48次。

實際上,這些婚戀網站也在嘗試迎合年輕人的需求,推出一些新的功能,比如百合網和世紀佳緣推出了視頻相親功能,還模仿社交App探探的模式上線了左滑右滑的“邂逅”功能。但這些功能裏也是廣告繁多,以“邂逅”功能爲例,每張用戶照片下方都有廣告,每劃幾下還會有額外的整屏廣告,“這廣告看得太崩潰了”,王誠吐槽說。

爲了探索年輕化和視頻化,同時滿足用戶在疫情期間的線上交友需求,百合佳緣近期還新推出了一款年輕化視頻社交App花叢。據官方介紹,花叢App主要針對23-27歲的單身人羣,利用視頻直播技術打造情感交友的場景化。

花叢App的廣告倒是少了,但王誠體驗之後又發現了大問題。

註冊沒幾天,他就收到了多條“女性用戶”發來的涉黃招嫖信息,稱可以添加QQ好友視頻裸聊或者同城“約會”;在“脫單廣場”功能中,也充斥着大量這類擦邊球信息。

“顯然這是平臺的信息審覈沒有做到位”,王誠說,這些涉黃信息背後是否還會存在着詐騙等隱患,也是未知數。

試試交友App?“我在soul被騙了20萬”

高收費、詐騙、涉黃等信息氾濫,在婚戀網站的種種問題之下,探探、soul這類陌生人社交App似乎正在成爲年輕人戀愛交友的新選擇。與婚戀網站連聊天都要收費相比,陌生人社交App往往採取免費的模式,額外開通會員功能則可享受更多的增值服務,這吸引了大量學生和剛工作的年輕人。

以探探爲例,其自2014年上線至今只有6年時間,官方宣稱全球用戶數已超3.6億,其中90後用戶佔比近80%,成絕對主力人羣;對比之下,百合網和世紀佳緣這兩家老牌婚戀網站合併之後宣稱的用戶數爲3億人。

與婚戀網站的功利性、壓迫感相比,探探soul這類App的定位是交友,同時也存在戀愛的潛在可能性,似乎更加能夠迎合90後和00後的口味。

但這類陌生人交友App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任倩在2019年聽說了主打‘靈魂交友“的soul,單身的她也隨即下載體驗了一番。與婚戀網站相比,soul的頁面設計更爲精美,功能也更加全面,同時在這裏不必一定抱着戀愛結婚的目的,“我主要是想在這裏認識一些新朋友,如果遇到合適的,那談戀愛也可以”。

後來,她果然遇到了有好感的男生,這個男生對她每日噓寒問暖,兩個人聊天也很投機,逐漸發展爲近似戀人的朋友關係。

認識一段時間後,男生告訴她自己在做一項投資,回報十分豐厚,並曬出了自己的收益截圖。基於信任和收益率吸引,任倩跟着他也做起了該項投資,起初項目還能正常回款提現,但直到她越投越多,累計達到了20多萬元之後,這個男生突然消失了,她的本金和收益也無法提現。

“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氣憤的任倩選擇了報警。但警方告訴她,這類社交App上的投資詐騙並不是孤例,已經接到了多起報案。一般嫌疑人都是以好朋友或者戀人的身份逐步取得對方信任,再以高收益的投資理財項目下套,俗稱“殺豬盤”。這種投資理財App大多在海外註冊,警方調查取證十分困難,破案的幾率也很渺茫。

“這20萬是我工作好幾年才攢下來的啊”,她欲哭無淚。截至目前,任倩的案件仍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她再也不敢使用這類的社交App。

實際上,除了詐騙類案件之外,2019年探探、soul等多款社交App還曾因涉及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內容而被主管部門要求下架整改。在與傳統婚戀網站的較量中,他們收穫了年輕用戶的喜愛,但仍然難以逃脫婚戀網站的窠臼。

結語:

soul創始人張璐曾表示,很多非年輕人的產品,甚至年輕人佔比小的產品,市場份額在下跌。只有年輕人佔比高的產品,纔會增長。新一代人就是要尋找新的產品趨勢,而不會再使用上一代人的產品。

這些新興社交App們能否完全取代婚戀網站,仍然是未知數。但隨着年輕人在戀愛交友需求上的變化,婚戀網站們毫無疑問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更新其產品功能設計以及商業模式,吸引更多年輕用戶。

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App新秀們也不是高枕無憂,在享受用戶和收入增長等商業利益的同時,他們也需要在預防詐騙、攔截涉黃信息等安全性上承擔起平臺應有的責任。

(文中採訪對象皆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