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當孩子們漸漸長大,家長就會發現,其實養育男孩和女孩,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

因爲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並不僅僅表現在兩者的性格特徵上,還有他們對待事情的看法、對事情的敏感程度和處事態度。

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應該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因爲男孩會比女孩早熟一點,應該注重於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什麼。

家有男孩,比起教養,父母更應該先滿足孩子的這5個“需要”

1.父母貼心的相伴

男孩跟女孩的性格表現不一樣,女孩子會喜歡把情緒表露於臉,而男孩會把情感放在心裏。正因爲如此,會讓家長從而忽略了男孩。

孩子處於年紀尚小的階段,很多家長認爲男孩應該受到生活的鍛鍊,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慢慢地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一種缺失感。

隨着年紀長大,這份缺失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遠。家長應該多重視男孩的情感,在空餘的時間放下手頭的工作跟孩子多相伴在一起。

2.父母最大強度的支持

男孩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父母不需要問孩子太多的事,也不要去打擾孩子,只需要給予孩子強而有力的支持信念。

一個男孩表現得自信樂觀,其實背後少不了父母的支持。

無論孩子是否做錯事情,家長都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和判斷力,對孩子的行爲表現出無限的支持。

3.認真聆聽孩子的真實情感

家長總是把男孩當作小小男子漢,認爲他們不應該擁有軟弱的情緒。其實這樣的規矩,會讓孩子的內心很受傷。

因爲人都會存在自己的情緒,孩子還小能力有限,處事的方式也不一定正確,孩子面對失敗不可能總是表現得強大,他們也會因爲成敗而感到脆弱。

家長應該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強加給孩子一些主觀的判斷。

當孩子願意跟家長分享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時,家長應該表現出一份對孩子的尊重,並耐心去傾聽孩子訴說,中途不要打斷孩子表達的節奏。

4.教育之餘側重引導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家長的引導多過教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想要實現目標的方法。

可能中途會遇到困難,但是並不代表他們需要父母的直接幫忙,而是希望家長的引導,讓孩子領悟到當中的道理,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把問題解決。

5.給予孩子足夠獨立的空間

男孩的獨立意識會比女孩早,所以說,比如當孩子提出想要分房睡的時候,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並且多鼓勵孩子。

在孩子的房間裏,家長應該設立一些規矩,比如孩子擁有房間的獨立使用權,家長隨意進出打擾孩子的私生活等等。

家有男孩,父母更應該培養孩子這3個方面的能力

1.勇敢面對困難

如果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完整的,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作爲父母應該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怎麼勇敢地面對挫折和解決困難。

有些男孩自小就比較膽小懦弱,面對困難的時候只想用逃避的方式解決,他們不懂得怎麼處理,認爲家長也沒有教過他們怎麼做。

家長在養育男孩的時候,應該多教孩子應對困難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應有的那份勇氣。

2.自信面對生活

有些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壓抑的家庭氛圍裏,會導致孩子缺乏應有的自信心,在學校不敢跟別人交朋友,在平時也不會想主動表現自己。

這種自卑膽怯的心理,其實跟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環境有關係。家長在跟孩子的相處的時候,無論孩子成功與否,能力強還是弱,都應該更多地表達對孩子的認可。

在孩子可以順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給孩子多加以鼓勵和支持,讓孩子找回自信勇敢地面對人生。

3.擁有一份責任心

作爲男孩子,擁有責任心是相當重要的。因爲以後的家庭將會由男孩來擔當,對父母負責,對妻兒保護,這些都需要具備責任心和獨立能力。

當孩子還處於成長的階段,家長應該捨得讓孩子喫苦,多找一些方式讓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以鍛鍊,趁孩子年齡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比較有效。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