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他的皇位被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正史所说是赵光义合法继位,只是因为他遵循了杜太后的“金匮遗诏”,但是后来的人们对这一个决定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件事情远远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因此这件事情的情节脉络也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

杜太后

《杜太后传》中有记载:“建隆三年(962),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的天下吗?’太祖日:‘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日: "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 ,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 '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洞记语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写成誓书,赵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这段话表明的就是杜太后对自己儿子的教诲,让他必须要遵循自己的遗志,将“金匮之盟”继承下去,不可以有差错。

一千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这一约定也成为了宋太祖赵匡胤坦荡的证据,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二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初,张荫麟在他自己写的一本叫《宋太祖记统考实》书中对“金匮之盟”提出质疑,认为“金匮之盟”是由赵晋伪造的,将这个约定全盘否定,之后的邓广铭和王瑞来等学者也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在这份怀疑之下,杜太后的“超能力”也就曝光了。

这些学者怀疑的理由无非就是,在建隆二年时,杜太后病重,那时候的宋太祖赵匡胤年仅34岁,而赵光义也才23岁,身为太祖长子的德昭也已经14岁了。赵匡胤当时的身体非常健康,没有病痛和断寿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幼主之说呢?杜太后认为太祖早死,幼子继位,而宋朝将会重蹈五代的覆辙这个猜测是令人感到荒唐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杜太后凭借自己的猜想说出了这样的话,很多人问:她凭什么?对啊,她凭什么?难不成她还有能够探测未来的超能力不成?专家指出,杜太后有异于常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这就是她的“超能力”。因为她曾经亲身经历过五代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她深知这是一个王朝更替交迭的必要时期。五代君主一共十三个人,没有一个人在位超过十年,杜太后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就会预测说宋太祖会重蹈覆辙吧。

结语:

金匮之盟属于皇家的不解之谜,否认肯定都无所谓,这都只是根据当时的政治政治事实做出的看法罢了。比较双方的观点,专家所说没有错,毕竟杜太后不是神仙没有预测未来的超能力,她也只不过是一个为自己儿子谋划将来的母亲罢了,当然更多的还是希望她自己所在的朝代能够兴盛繁荣下去,所以说“金匮之盟”是那个时候杜太后能够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