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有幾個層次。

1、討好。

2、對抗。

3、報復。

4、放棄。

孩子威脅家長,處於第二層次。雖然令家長非常光火,但起碼孩子還願意與家長對話,孩子還希望透過抗爭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在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他們的壓力。

不管孩子的方法方式是怎麼樣的,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壓力很大,可能已經快爆表了(與對抗強度正相關)。

如果家長還不認真對待,家庭問題不解決(調整),孩子會進入第三層狀態,最後會進入第四層。

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對抗無動於衷,暴力相對,孩子就會開始報復父母,故意考試考零分,不上學等,家長最在乎什麼,孩子就故意不做或搞砸什麼,“就是要氣死你”!

如果衝突繼續升級,孩子就會被徹底打敗,自我放棄。

情況好點的是孩子得了抑鬱症(或其他嚴重的精神疾病),更嚴重的結果就是直接付諸行動——孩子話都不跟誰說一句,直接告別(世界)。

所以,孩子跟家長對抗,是用他們的方式在呼救。

這種方式確實不成熟,但孩子爲什麼不會用其他方式呢?因爲其他方式行不通。或者家長本身也是這樣的情緒模式。

家長要重視孩子發出的信號,千萬不要被怒火控制而失去理性,將孩子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