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指南針#

在家庭教育中,媽媽這個角色是尤爲重要的。媽媽給予了孩子的生命,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媽媽就從那個少女轉變成偉大的母親。在生活中,媽媽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爸爸就負責在外上班賺錢。媽媽在孩子面前總展現出溫柔、慈愛的一面,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可爲什麼還沒有"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呢?

朋友孩子今年三歲了,父母對其都是比較寵愛的,導致他性格變得極爲任性,在家裏從來不聽媽媽的話,經常惹得媽媽生氣,可是父母對其都不捨得打罵,在家裏無法無天。

記得有一次,他家孩子把別人家的玻璃用石頭打碎了,被人家抓個正着,媽媽來了以後,看見孩子站在牆邊哭泣,心疼的將其抱在懷裏,進行安撫,等到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竟對着那家玻璃碎了的受害者進行指責,對其說道:"一個小孩子而且,你犯的着跟其較真嗎?"看到孩子媽媽對其極爲袒護,對他打碎玻璃事情隻字未提時,另一個人突然怒了,兩個人發生了一些的爭吵,事後也沒對其進行賠償,帶着孩子就離開了。

我的這位朋友對孩子太過寵愛,看不得他受一點委屈和欺負,長期如此的行爲,讓孩子變得任性,不講道理,這種行爲讓孩子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慣,對長輩的不尊重,不懂禮貌,脾氣暴躁等現象。這也就演變成了上面講的那句話"慈母多敗兒"的現象。

毀掉孩子的是哪三種媽媽呢?

1、 過於嚴厲的母親

媽媽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類母親控制慾特別強,打着愛孩子的名義控制孩子,爲孩子安排好了以後的所有事,讓孩子沒有了"自由",這類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沒有主見,什麼事都聽媽媽的安排,沒有獨立意識。

2、 對孩子採用暴力或冷暴力的母親

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尤爲重要的,當家長長期對其使用暴力或冷暴力,對孩子心理上會造成巨大的影響,讓其留下陰影,長大後這內心上的陰影也是消失不掉的,會一直地伴隨這孩子,這種長期缺少母愛的孩子,無法正確的看待親情,看誰都覺得不在乎,和自己無關,內心就會變得非常冷漠無情,往往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3、 毫無原則的母親

像上面講的我這個朋友,就是毫無底線的對孩子溺愛,導致他變得不懂禮貌,不守規矩。

在這種溺愛下成長的孩子,是非常的"個性"的,當他步入社會時,他的這種性格是不招人待見的,外面的人不對像媽媽一樣無限的包容你,很容易被人排斥,交不到朋友。這個性格的孩子,當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時,首先想不是怎麼去解決,而是想着如何逃避或是放棄,成不了大事。

爲了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我們應該對其寵愛有度,不能過分的對其寵愛。當孩子犯錯時,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讓其學會獨自承擔問題,並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

家長對孩子寵愛這並沒有錯,但一定要教會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是爲了讓其對生活充滿自信,積極的面對生活,不是讓其養成對父母過分依賴的壞習慣,孩子的本質都是好的,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成就孩子的關鍵,我們一定要避免對孩子進行以上三種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