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康允兒是誰?

電視劇裏,並沒有這個人物。康允兒是《知否》原著裏的人物,康姨母的親生女兒。

盛長柏高中後,王氏想要給盛長柏說親,相中的就是康允兒。無奈,盛家老太太和盛紘都沒有相中康家。

王氏當時因爲這件事,還跟盛家老太太哭訴。卻不想直接被盛家老太太數落了一頓:“太太倒是好心,可說句不中聽的,姐妹再親也親不過兒子。”

王若弗只好作罷,卻表示允兒已經十七歲了,康姨父又沒有前途,別耽誤了這孩子。

於是,盛家老太太提出了把康允兒嫁給盛家大房的嫡次子,盛長梧。

盛家大房是商賈人家,卻是萬貫家財,而盛長梧還被保舉了中威衛鎮撫。盛長梧可謂是要家財有家財,要人品有人品,要官身有官身。

於是,父母都是名門出身,還是康家嫡女的康允兒就這樣嫁到了盛家大房。

算是下嫁嗎?

從身份來說,的確是下嫁。

可從實際上來說,康家已經落魄的不成樣子,康允兒的嫁妝竟然還沒有盛淑蘭的嫁妝多。

康允兒,在盛家的好日子。

盛家老太太待人至誠,她是真的把康家當親戚,才說了這門親事。而康允兒也的確是個好姑娘,絲毫沒有康姨母的囂張跋扈,對長輩十分恭順。

尤其是對盛家老太太。她聽說盛家老太太喜歡喫哪個菜,就一直幫盛家老太太夾菜。

整個盛家的人對康允兒都十分友好。她的婆婆李氏本來打算留下康允兒立規矩。

可康允兒剛嫁過來,李氏的大兒媳婦就懷孕了。整個盛家大房都覺得這是康允兒帶來的福氣。於是,盛家大房更加善待康允兒。

再加上盛家老太太開口幫康允兒說了不少好話,李氏最終答應讓康允兒跟着盛長梧回京城,陪伴在丈夫身邊。

如果不出意外,康允兒在盛家的日子會非常好,丈夫上進,婆家疼愛,家庭和睦,簡直如同蜜罐一般。

可不幸的是,她攤上了康姨母這樣的媽。

康姨母給顧廷燁送妾,康允兒被送回老家。

電視劇裏也是有這段的。康姨母送了康兆兒給顧廷燁做妾,被盛家老太太直接送回了宥陽老家。

盛家老太太見盛明蘭受委屈,關心則亂,一心想要爲盛明蘭出氣。不僅當衆罰跪了王若弗,還給宥陽老家的盛家大房去了信。

盛家老太太是將門虎女,有人動了她最心愛的孫女,她自然是要康姨母知道厲害的:康姨母既然把別人的閨女不當人,那麼她自己的呢?她也要康姨母疼上一疼。

宥陽老家的大房知道了康姨母的行徑,勃然大怒,直接招了康允兒回宥陽,然後送了幾個丫頭來照顧盛長梧的起居。

康允兒只好帶着兒女回家孝敬公婆,兼之以長姐的身份,給康兆兒操辦婚事。

康允兒苦苦哀求康姨母不要再有什麼舉動,否則她可能一輩子都不能跟自己的丈夫團聚了。

可康姨母壓根沒聽進去。

康姨母百般籌謀,騙王若弗給盛家老太太下毒。

她算計的很好,一旦事發,她大可以拿着王若弗頂罪。如此這般,整個盛家都由着她拿捏,自然也威脅不到她的女兒康允兒。

可她沒想到,盛家出了盛明蘭和盛長柏這樣的人物。她直接被關進了慎刑司。

而她的女兒康允兒在得知了康姨母的行徑後,暈過去了三次,卻始終想要爲自己的母親求情。

她去找了自己的父兄,她的父親對她的母親深惡痛絕,根本提都不願意提起。而她的兄長有妻有子,正在忙於自立。

她又去求了王家。王舅母對自己的這個小姑子更是鄙夷厭棄,根本不願意再跟康姨媽有一丁點關係。

然後,康允兒就又去找了盛長柏,恰逢盛華蘭和盛如蘭爲王若弗求情。兩姐妹被盛長柏從頭到腳訓斥了一頓,連她們在婆家的行徑也被盛長柏一一警告,最後還被迫聽了三四篇聖人訓。

盛長柏對自己的親媽和同胞姐妹尚且如此,對待康姨母這個元兇的親女兒康允兒自然更是毫不留情。

他只對康允兒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若作爲姨母之女而來,就什麼都不必說了;若作爲堂兄之妻,咱們還是一家人。”

這句話有多厲害呢?

這句話直接表明,他們盛家已經跟康姨母沒有任何親情關係了。康姨母只是害他們祖母的壞人。如果康允兒把自己當成康姨母的女兒,那麼就早點和盛家劃清界限。

第二句話:“我已寫信回宥陽,將此種情由一併告之伯父伯母了。”

這句話就更狠了。

如果你是我的堂嫂,你想被休嗎?

要知道,盛家老太太對盛家大房有大恩。盛家大房的大老太太臨死前,都拉着兒女的手,讓他們一定要對盛家老太太好。因爲如果不是盛家老太太,盛家大老太太早就被休了,她的孩子們也早就都被害死了。

盛家大房一旦知道康允兒的親媽要害死盛家老太太,而康允兒還始終給親媽求情,讓盛家放過她親媽這個兇手。

那麼,康允兒被休的機率很大。

康允兒爲救親媽想的那些辦法。

一,大過年的跪到壽安堂,又哭又求,讓盛家老太太饒了她的母親。

要說,盛家已經是寬厚人家了。康姨母被送進慎刑司後,王舅母馬上就把康元兒關了起來,給自己的兒子娶了二房。而盛家大房雖然心中氣恨,卻也沒有遷怒康允兒。

可惜,康允兒始終不肯放棄救自己的母親。

她的丈夫升了職,她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這樣方便去看她的親媽康姨母。

她看到親媽受苦,便想各種辦法要救自己的親媽出來。壓根沒想過,她的親媽到了這樣的時候,都時時咒罵盛家,絲毫沒有悔改之心。

沒有人幫她,她就大過年跪到了盛家老太太面前求情。

這樣要挾盛家老太太,盛家大房自然是氣壞了。康允兒的婆婆李氏直接給兒子抬了一個好出身的良妾進門。

按照康允兒婆婆的意思,直接把康允兒關進宥陽老家,再也不放出來,再仿照王舅母給兒子娶了二房。還是她的丈夫盛長梧念舊情,纔沒有娶二房,而是納了貴妾。

二,刺破了手指寫血書,想要送去蜀地,求顧廷燁出面,讓慎刑司放她母親出來。

本來她的地位就已經岌岌可危了,可她依舊不消停。要知道,盛家對於納妾一事十分反感,盛家是沒有貴妾這一說的。

可是,康允兒實在拎不清,始終哭求盛家人放過她的母親。本來盛家人看見她就想到了康姨母,就有一股子恨,她還硬往盛家人的氣頭上撞,盛家人,尤其是她的婆婆,已經對她有了極大的不滿,已經都給她的丈夫納了貴妾了。

可是,她竟然還敢寫血書送去蜀地,讓顧廷燁出面救她的母親。

這樣糊塗拎不清的兒媳婦,李氏真的不想要了,於是直接下令要把康允兒的所有孩子都接到祖父母身邊,一個都不留給康允兒。

康允兒爲了救康姨媽失去了婆家的喜愛,也失去了丈夫的歡心,最後連自己的兒女都失去了。

可是,她依舊不肯罷休。

康允兒一定要爲康姨母盡孝,有錯嗎?

沒錯。

康姨母對她有生養之恩,康姨母被送進了慎刑司,她作爲女兒去看望,無可厚非。

但是,她的孝敬過了度。

其一,你不能因爲你的孝順,就苛責他人。

康允兒孝順康姨母沒錯,但是她不能因爲要成全自己的孝心,就去要求盛家二房的人放過她的母親。

她不是受害者,她對盛家二房也沒有恩,盛家二房憑什麼要因爲她放過康姨母這樣的毒婦呢?

盛家二房不肯放過康姨母,她就又哭又求,還連帶了跪求威脅,寫血書求情。

她只想要成全自己的孝心,卻絲毫不顧及別人。這不僅僅是拎不清,還是自私自利。

其二,她經常帶着孩子去慎刑司看自己的母親康姨母。

康姨母對盛家滿心怨毒,康允兒自己去慎刑司盡孝就算了,她還經常帶上兒女。讓兒女跟康姨母多親近,這簡直是拉仇恨。

這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憎恨盛家二房的人嗎?

先別說,盛家老太太對盛家大房,天高地厚的恩情。

只從利益分析,康允兒因爲康姨母已經不受盛家人的待見了,她竟然還要把這種不待見延續到自己兒女的身上。

一旦她的兒女對盛家二房,甚至是盛家大房有了仇恨之心,他們要如何在盛家立足。

即使盛家大房能容下他們,可盛家大房僅僅是商賈之家,盛長梧也不過是個武官。

可是,盛家二房從盛長柏兄弟三人再到盛家的幾個女婿,文官武官無數,他們見到康允兒的孩子如此親近康姨母,難道會給予他們仕途上的幫助?

爲了自己的一份孝心,連帶自己孩子的前途都要搭進去,這是至孝,還是愚蠢?

爲人子女,給父母盡孝,一定要有度。

其實,康允兒這種犧牲別人的孝,從來不是孝,只是愚,只是自私。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種做錯事的父母。其實,他們已經做得不對了。但是有些孩子,卻秉持“父母錯了,也是對了的”愚孝思想。

他們自己覺得自己這是至孝,卻不想這是愚,是自私。

父母錯了,兒女不指出,還覺得錯了也是對的,就會縱容父母的錯誤。

有多少父母都是看着孩子的行事,而行事的。孩子不縱容他做錯事,他就會顧及孩子,自己也不去做錯事。

如同盛長柏和王若弗。盛長柏不是不孝,而是至孝,讓王若弗喫些苦,以後纔不會犯更大的錯。

說這種行爲是自私,實在是因爲這些人的孝,都是建立在滿足自己,傷害他人的基礎上。

有些人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盡孝還不行,他還要求配偶,子女也按照他的方式去盡孝。

這就是自私了。

爲人子女,要盡孝可以,但是一定要秉持一個度:不傷害他人,不累及子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