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2020高考志願填報指南:讀懂新規則,避免陷誤區)

2020年高考將於7月7日—10日如期進行。今年北京首次實施新高考,從考試形式到招生錄取規則均發生巨大變化。

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今年1月發佈了《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與錄取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本科階段的志願填報與錄取投檔採用院校專業組方式,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其中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

根據北京市教委公佈的高考日程,今年7月25日發佈高考成績,7月27日-31日統考考生填報本科志願、單考考生填報志願,8月上旬-8月底進行錄取,相關工作較往年整體延後1個月。

本科普通批可填報30個“院校專業組”

《方案》顯示,本科階段的志願填報與錄取投檔採用院校專業組方式。“院校專業組”爲今年新出現的概念。據悉,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多個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也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

這和往年有很大不同。“往年報志願,一所學校爲一個獨立的志願,而今年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爲一個獨立的志願。每個志願一般設置1所院校6個專業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組內調劑’選項。”知名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晨霧稱。

由於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或專業類)的人才培養需要和選考科目要求設置。因此,一個專業組裏包含的專業相近。晨霧稱:“這樣一來,勾選調劑也不會調劑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專業,所以相比而言,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的可能性會小一些。”

記者瞭解到,對於在京招生的各個高校各個專業對選科的要求,考生能夠在“北京教育考試院”官網“高考高招”欄目左側進行查詢。有的是要求一科,有的要求兩科,有的不作要求。

“以前只報6個學校,今年則變爲30個院校專業組。”今年志願填報另一大變化爲,可填報的志願數大大增加。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不含提前批和特殊類型招生)。

中國高教學會《高校招生章程評價》課題組組長張藝執指出,往年都是以學校爲主,今年的志願是學校和專業並重。因此,考生和家長不僅要知道學校的投檔線,也要知道專業的投檔線。

志願排序很重要,避免陷入平行志願誤區

本科普通批30個志願要如何填報?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此有疑惑。

張藝執表示,和往年一樣,“衝穩保”仍然是可以遵循的原則。“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合理搭配平行志願,“將自己最心儀的,同時也可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願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而對於衝穩保的比例,張藝執認爲,沒有一定之規,一般視個人情況做具體考慮。“可以衝10個,謹慎一點衝5個,都是可以的。”同時張藝執提到,考生和家長還要考慮學校招生計劃變化的因素,做靈活調整。

在具體策略上,今年和往年也存在差異。晨霧指出,往年特別強調每個志願之間要拉開梯度,不要填寫相同分數水平的學校,因爲一個錄不上,另一個大概率也錄不上。“但今年有30個志願,有足夠志願可以填,這種情況下,可以在自己最有可能被錄取的局部、區段密集填寫同等水平、分數線接近的學校,錄取概率會有所提高。”

張藝執提醒家長,務必要搞清志願填報的基本原理,尤其很多家長對於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認識存在誤區,認爲投檔到一個學校不行退回來還能再繼續投第二個,這是不可能的。平行志願可以歸納爲“能投則投、無投再檢、檢完則完。”“誤區意味着風險。”他說。

平行志願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張藝執強調,越靠前的志願越重要,排在第一個的是最重要的。“假如考生考了600分,第一志願學校投檔線爲590分,該考生第一志願即會被投檔。而如果該考生有一個更加喜歡的學校和專業組拍在後面志願,且投檔線爲598分,實際上分數過了投檔線,但卻因爲志願順序考後,而錯失了投檔的機會。”

因此,他表示,30個志願的排序非常重要:志願的排序,一定是最喜歡、最想去的學校和專業排在最前面,按重要程度和喜好程度依次遞減,志願順序依次往後排。要做到30個志願無論被哪個錄了,都不要因爲後面還有分數夠且更喜歡的學校而後悔。

往年數據參考價值大打折扣爲今年填報難點

要提高志願填報的精準度,需要有歷年數據作參考。據悉,往年每個考生都會拿到的成績和在全市的排名,以及“大厚書”——全國所有在京招生高校的錄取分數彙總。

按照往年公認較爲科學的填報定位方式,需要找到往年能和今年取得相同錄取結果的分數(等效分),往年等效分數可以上的學校專業,基本就是今年能考上的學校專業的大致範圍。

而今年,考試錄取規則均發生巨大變化,因此,既往數據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

晨霧指出,往年數據是文理分開排名,是兩隊數據,而今年填報志願難點在於,今年是第一次文理不分科,排名和分數線由兩隊變成了一隊。而根據往年的兩隊數據很難做出精確測算,因而往年文理分開的排名參考價值下降了。

參考價值下降,並不意味着不參考。張藝執稱,否則完全憑空想象更加不靠譜。“今年的情況很複雜,不能簡單地拿過去的一種方法來套用。”記者通過不少專業人士瞭解到,目前還未形成一種公認科學有效的適用於今年的精確測算方法,大家仍在探索。

今年北京首次實行新高考,但受疫情影響,各高校無法舉辦校園開放日。據悉,北京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中學、高校將通過組織政策宣講、分級分類培訓、網上諮詢等活動,做好政策解讀、志願填報等服務工作,新京報也將於7月13日10:30在新京報APP邀請上述專家就高考志願填報問題對考生及家長進行直播服務,家長可留意諮詢。

延伸閱讀
  • 北京高考考點出爐:備用考點22個 最大考點在海淀
  • 北京高考考場今起封閉管理 未做核酸檢測不得入內
  • 高考結束後 北京將開“輔導班” 指導學生填報志願
俞昌宗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俞昌宗_NBJ111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