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敢相信!這些蔬菜竟是“致癌菜”?很多人都不知道……

日常生活中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蔬菜

不僅價格“親民”

而且營養豐富

是家家戶戶的每日必需品

但最近

蔬菜致癌的新聞

在網上廣爲流傳

引起衆多人的關注

網傳文章顯示

“新鮮的蠶豆

會誘發過敏性溶血綜合徵”

“新鮮木耳”不能喫

嚴重可致皮膚壞死,誘發皮膚癌”

“未成熟的西紅柿,食用會中毒

長期食用可能誘發胃癌或者腸癌”

“扁豆不能食用,會致癌”

……

那麼

以上種種說法是真的嗎?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1

新鮮的蠶豆

會誘發過敏性溶血綜合徵?

網絡傳言:有些人體內缺少酶類物質,喫了新鮮的蠶豆就會誘發過敏性溶血綜合徵,如果沒有及時搶救,甚至會導致死亡。

某些特殊人羣(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在食用了蠶豆(鮮、幹)或蠶豆製品(醬油、豆腐等)之後所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貧血,也被稱爲“蠶豆病”,這種病是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6-PD酶缺陷)中的一種,在初夏時節常有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人人食用了蠶豆都會發生這樣的病症。

對於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來說,是一種累及紅細胞的疾病,“G-6-PD酶”是一種紅細胞酶,這種酶是紅細胞糖酵解途徑中的一種關鍵酶物質,它的缺乏會導致紅細胞在受到某些食物、藥物或者化學刺激後,出現壽命減退和結構破壞的現象,也就是“溶血”。

從科學角度來看,患“G-6-PD酶缺乏症”的人羣,食用蠶豆發病的人僅佔少數;對於“蠶豆病”患者而言,也不是每次喫了蠶豆就一定會發病。

所以,並不是所有人喫了蠶豆之後都會中毒,只有一部分缺乏“G-6-PD酶”的人可能會出現相關症狀,不必過分恐慌。

日常建議做好“新生兒足跟血篩查”,其中就包括了“G-6-PD酶缺乏”這項內容,及時確定,靠譜預防,降低風險。

2

新鮮木耳會誘發皮膚癌?

之所以說新鮮木耳不能喫,主要是因爲新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光感物質卟啉,人體攝入之後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發炎、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甚至誘發皮膚癌。當鮮木耳經曝曬處理變成幹木耳後,在曝曬過程中會將大部分的卟啉分解掉,安全性會更高。

其實,不僅僅是鮮木耳,很多普通食物中皆含有“感光物質”,例如芹菜,它就是一種有名氣的光敏蔬菜,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在生活中正常食用。血紅蛋白、葉綠素當中其實也含有卟啉,這種成分並不稀奇。

以目前的依據來看,卟啉病的直接原因是皮膚中卟啉過多,遺傳因素導致體內卟啉不能正常代謝,與食物並無直接聯繫,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因此,從目前的科學信息來看,這則言論並不靠譜,存在較多疑點,也不可以相信。

3

未成熟的西紅柿

會導致胃癌或者腸癌?

網傳文章稱:未成熟的西紅柿含有大量生物鹼,如果不小心進食過多,或者跟其他食物混合進食,容易導致中毒。長期食用未成熟的西紅柿,對胃部損傷極大,可能誘發胃癌或者腸癌。

生西紅柿的確不建議大家喫。

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生物鹼”,也被叫做番茄鹼(龍葵鹼),這種物質一旦大量攝入很容易導致中毒現象的發生,身體容易出現頭暈、嘔吐、腹瀉、無力等食物中毒症狀。

對於龍葵鹼而言,正常人攝入0.2g-0.4g即可能誘發食物中毒,導致機體出現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甚至器官衰竭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番茄鹼這種物質會隨着番茄的不斷成熟而降低,所以喫完全成熟的西紅柿不會出現此類問題,安全係數會更高。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由青色變紅色是西紅柿成熟標誌,但有些新品種西紅柿就算成熟了也是青色或其他顏色,一定要區分看待。並且癌症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並不會因爲進食了某種食物直接導致癌症,大家一定要科學看待。

4

扁豆不能喫,否則會致癌?

扁豆、四季豆等蔬菜中的確含有一些植物凝集素,如果生喫會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所以不建議大家生喫。不過完全加熱後食用並無風險,完全可以放心。

因此,網傳扁豆不能喫的說法,太過誇張,請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

除了這些以外,豆芽、生薑等食物也經常被一些人拿出來當成中毒元兇、致癌元兇,但其實更多的只是“誘人眼球的噱頭”,大家一定要注意區分。

5

喫蔬菜,一定要記住這些

1、購買平常超市和菜市場經常售賣的蔬菜,不建議喫沒有見過、從未喫過的蔬菜,降低安全風險。

2、不要貪圖小便宜,購買腐敗變質的蔬菜。

3、蔬菜最好要完全加熱後食用,拌涼菜之前儘量對蔬菜進行焯水處理,規避相關安全問題。

4、多喫不同種類的蔬菜,降低某一種蔬菜的攝入量,既攝入了多種營養物質,又能降低由於某一種食物(不安全食物)攝入過多所帶來的食物中毒風險。

綜上所述

對於蔬菜致癌的言論

大家平常一定要科學看待

不可盲目相信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覈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