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和茶,向來最配。在 宜興 濃厚的紫砂文化背後,茶文化同樣底蘊深厚。江蘇宜興 ,古稱陽羨,所產茶以地域命名爲陽羨茶。沒錯,就是那句: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詩中提到的那個陽羨茶。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嚐同僧進獻的佳茗後,認爲“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爲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宋代起,“陽羨茶”被選入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茶好,自然是土壤及氣候的共同作用。陽羨茶產於 宜興 南部丘陵山區,山區土壤以黃棕壤、紅壤爲主,適宜茶樹種植。這 宜興 又是溫和溼潤,雨量充沛的氣候,十分適合於茶樹的生長。

在宜興 ,來到位於丁蜀鎮查林村的江蘇省茶葉研究所看茶園,大片茶園如電腦壁紙般的純綠色風光,帶給你的是意想不到的清新之感。尤其是恰逢春茶豐收之時,簡直就是人間極致的美景加嗅覺及味蕾上的狂歡盛宴。

陽羨茶產出的茶湯清、芳香、味醇,自古享有盛名,古時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還是文人雅士的心頭好。極會享受生活的大喫貨蘇軾,當年不僅是被這裏的山清水秀所迷倒,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喜歡這裏的食物及茶。關於他喝茶,那股子矯情勁兒,讓我想起來宜興人喝茶的那股子矯情,甚至覺得就是從他這裏繼承下來的。當年蘇東坡做官不得志,棄官閒居在蜀山腳下的鳳凰村。日子過的很悠閒,品品茶,吟吟詩,歡歡樂樂無憂也不慮,但就是對喝茶這件事充滿了儀式感。

蘇軾曾提出了茶事四絕之論:茶當取陽羨貢茶、水當取金沙泉水、壺當用宜興紫砂、火當燒桑葉煮茶,缺一不飲。金沙泉的水,水質上乘,泡陽羨茶不走味。蘇東坡每隔時日便差使書僮去打水,時間久了,書僮便厭倦偷懶,取了近處的水給蘇東坡泡茶。但蘇軾一口就喝出來這水不是金沙泉的水,他也不好拆穿,想了一個辦法,取一節小竹管,用刀一劈兩片,做上記號,一片自己保管,另一片給金沙寺裏的老和尚留着。書僮去取水,他把自己的竹片給書僮,書僮到金沙泉取水時把這竹片交給老和尚,然後老和尚再把另一竹片交給書僮帶回。蘇東坡一看竹片,就知道書僮揹回來的肯定金沙泉裏的水。從此,書童再也不敢欺瞞主人,只得老老實實到金沙泉去挑水了。

如今在宜興 ,金沙寺遺址已不見,但在原址的土地上,立着金沙寺遺址的石碑,如果感興趣可以去這處遺址看看。

因爲這竹片是用來當作證水符號的,蘇東坡就把這竹片戲稱爲爲“調水符”。這個由竹符換水的小事,讓人生出對世上欺謾成俗,誠信缺失的鄙視與感慨。據說,從那時起,人們效仿蘇東坡,泡開水也用上了“水籌”。

而蘇軾在宜興 ,還獨創了一把與衆不同的紫砂壺,後被命名爲提樑壺,全部是爲了順應他自己喜愛“牛飲”的需要。後人稱此壺爲“東坡提樑”,一直流傳至今,壺型仍被沿用。

在宜興竹海景區內,還能看見提樑壺及蘇軾的造像。

順便提一句,在金沙寺遺址對面的湖畔邊,傳說就是當時西施撫琴引范蠡來尋的地方。兩人後來住進了慕蠡洞,過着深居簡出的日子。如今, 宜興 與范蠡、西施有關的景物隨處可見。如,西施泛舟水上的“西施蕩”、“施蕩橋”;西施行走過的“歸美橋”;西施與范蠡居住過的“慕蠡洞”、“西 施洞 ”等。

如今這地方現代痕跡很重了,只能靠臆想這些故事發生時的情境,才能將它與故事的發源地結合起來,讓思緒穿越年代。

在宜興期間,范蠡不僅摸索出了一套先進的製陶方法,使得當時的宜興陶業,有了飛躍的進步。還在 宜興 留下了血脈,據傳,現今宜興製陶世家,西望圩村的范家,就是范蠡與西施傳下來的脈絡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