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趙一曼,在我們的印象中她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著名的抗日英雄。

趙一曼原名叫李坤泰,出生於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地在四川宜賓縣城幾十公里開外的小山村。

1925年,她作爲宜賓愛國學生運動的領袖,在五卅運動中率領2000多名學生參加反帝愛國鬥爭遊行。

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0月,趙一曼考進武漢黃埔軍校。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趙一曼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奉命回國,先後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祕密工作。

1928年4月,趙一曼與湖南人陳達邦結婚。婚後不久懷孕。11月,趙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產下一子,這就是趙一曼和陳達邦唯一的兒子——陳掖賢。

1930年,趙一曼帶孩子回到上海,將孩子寄養在陳達邦大哥陳岳雲家。1936年8月,年僅31歲的趙一曼在東北被日寇抓捕後不屈而犧牲。

陳掖賢從小在親戚家中長大,而他的父親陳達邦在趙一曼回國之後被組織派往法國工作,在1943年回國參加抗日,因爲組織關係問題未能辦妥,造成自行脫黨,1949年解放以後重新加入黨組織。

而陳掖賢則因爲是烈士子女的身份,也在解放後被他的姑姑陳琮英(同時也是當時我黨重要領導人任弼時的愛人)送往中國人民大學讀書。

1955年,陳掖賢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工業學院任教,任政治課教師,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同年,陳掖賢拒絕了政府讓他去領取的趙一曼同志的撫卹金。1957年,陳掖賢與他的學生張友蓮結婚。

1958年3月他被下放農村勞動。(屬於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1959年1月,陳掖賢回到學校繼續工作。1959年底,張友蓮生下了他們的大女兒。

由於陳掖賢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溝通,加上他們婚前認識時間不長,彼此性格不合,導致矛盾增加,導致他們在1960年離婚,女兒被送到四川,由陳掖賢的姨媽撫養。

後又在1961年復婚,並生下了第二個女兒,由於張友蓮受到離婚的衝擊,導致其患精神疾病。

在她的影響下,本來性格就內向的陳掖賢也是長期抑鬱。1969年6月,北京工業學校被解散,與精密機械研究所組成第六機牀廠,全體教職員除少數人當幹部外,全部下放當工人,陳掖賢也一同下放。

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是陳掖賢的抑鬱傾向依然沒有明顯好轉,加上愛人張友蓮經常住院,所以家庭經濟狀況始終沒有明顯好轉。1982年8月,52歲的陳掖賢去世。

陳掖賢去世之前沒有留下任何家產,但是卻給女兒留下了這樣一段遺言:不要以烈士後代自居,要過平民百姓的生活,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記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則,就是對不起你奶奶。

陳掖賢走了,他的一生也許並不算精彩,但是他依然無愧是趙一曼烈士的兒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