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壯志凌雲幾分愁,功成名就幾人留。縱然豪情萬丈、縱然滿腹經綸,可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文人失意成爲了古代知識分子的共性。人們聽過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肆意灑脫的浪漫,卻看不到他"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失意時的吶喊。聽過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孫郎。"的豪言壯志,卻不懂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黯然神傷。從李白到蘇軾,看似是從盛唐到宋朝幾百年的時間,看似是文壇兩大文豪之間的文學變化,其實更多的是文人顛沛流離,失意失落的一種命運輪迴。

"百無一用是書生"是古代文人對於自我的一個廣泛認知,是古代文人的一個共同窘境,正是由於這樣的認知使得古人將自己仕途的失意與人生的壯志,化爲詩歌中的千言萬語,化爲詩句中以自己俠肝義膽訴衷情的英雄人和。文人成爲了俠客最熱衷的追隨者,這纔有了賈島"十年磨一劍,霜鋒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中對於自己武功卓絕,要剷除世間奸邪,以一己之力還一個朗朗乾坤的幻想。文人與俠客成爲了難以尋覓的知音。"棄文從武",古代知識分子的自我嘲諷

"寧爲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書生無用成爲了古代文人的自嘲。中原歷史上出現過不少尚武的時代,比如強秦,秦人尚武,以黑色爲尊,使得秦軍在戰國戰場上的廝殺格外出色,秦國在六國脫穎而出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基礎保證。元朝的崛起,蒙古部落以武爲尊,所以才能在馬背上馳騁天下。然而再強大的武力,再出色的士兵,終究還是要歸於和平,這時候文人治國,武將安邦便是常態。

圖一,尚武的秦軍圖片

加上知識分子入仕在儒學思想的推動下,掀起了文人做官前仆後繼的浪潮。可以說古代出名的文人墨客與官場之間都有着不解的淵源。做爲封建統治的重要力量,文人在國家有難時,卻只能通自己筆下的文字來做爲武器。並非是貶低文人之意,以武器爲筆,同樣可以像魯迅先生一樣爲國家,爲民族發出吶喊,爲同胞重塑精神的脊樑。不過從另一種層面來說,古代文人在面對國難時,喜歡發出棄筆從文的吶喊,但是能夠做到的卻寥寥無幾。蘇軾也發出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壯語,流傳至今,但蘇軾一生也未親臨過戰場。

圖二,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對於自己的想象

提及"棄文從武"發出過這樣感慨最多的時代或許就是宋朝,畢竟作爲一個經濟,文化上的巨人,軍事上的矮子,宋朝所受的屈辱,使得文人集團對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顯得更爲刻骨銘心。多少文人在詩中流露出自己想要殺敵報國,爲國赴難的豪情,然而文人畢竟是文人。"棄筆從文"不過是古代文人的一種自嘲罷了,是一種對於自己不能報效國家的一種失望與悲哀。文人的責任感,使得文人陷入自我消極的窘境

文人之所以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最重要的是來自於古代知識分子對於自我責任感的看重所造就的。古代多少莘莘學子終其一生都在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九字理想而奮鬥。理想固然偉大,但隨之而來的確實無窮盡的壓力,這也使得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自我消極比灑脫自然多得多。

圖三,古代文人的最高追求

在起戰事時,衝鋒陷陣的雖然是身着鎧甲的戰士,但文人的心同他們一起在沙場上浴血鳳廝殺,然而心終歸是心,無法爲國家征戰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就像一把刀子,不斷刺痛着文人的內心。這也是爲何在戰爭失利後,杜甫發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時代最爲傷感的聲音。我想杜甫如果能夠預見,國破家亡的後果,最初的他寧可選擇做一名戰場拼殺的士卒,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有這種滿腔熱血無處揮灑的無奈。而這種強烈的責任感自然使得古代文人有了自我無用的感知。

圖四,國破家亡,黯然神傷的杜甫

在和平年代同樣是如此,封建帝王時代,文人爲官追求"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的目標,然而現實總是將他們狠狠的扇醒,這纔有了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掛印而去的故事。官場的腐朽與黑暗遠比戰亂給詩人帶來的衝擊大,這也是爲何古代文人的一生中總與貶謫,流放兩個詞語不期而至。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烏臺詩案使得蘇軾接連被貶,功高震主使得唐朝幾代名相死於非命。

圖五,文人對於自己俠義生活中自由自在的幻想

文人做武將的事、統籌治理的國家這本來就不合理。文人本是一個道德形象,傳統的社會心理對這種道德寄予了過多的希望和要求,這使得文人的自我認知中,自己應該具備超羣的能力,能過包攬所有的事情,帶領帝國邁向更爲輝煌的臺階。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促使文人一旦有做不到的地方,失落與猜疑便接踵而至,這是古代文人的一個共同底色,是文古代文人集團難以脫離的窘境。"以武明志",古代文人以武俠進行的自我派遣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我想從這裏自然可以看出爲何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都有着一個鋤強扶弱,武功高強的武俠夢。社會把文人當作了俠客,而且是爲整個社會抱打不平的俠客。百姓對於文人團體的期許,皇帝對於文人的要求,使得文人使命如此重大,幾千年來被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文人團體需要一種自我消遣,而武俠的世界中,唯有俠者能揹負這種期許與要求,所以文人和俠客看似毫不相關的兩類人,卻在某些羈絆下碰到了一起。

圖六,古代俠客漫畫圖片

文人之用,大多隻是"吏之師",高端一點就是帝師。雖然教會帝王知識,豐富帝王見識,然而手無寸鐵,無兵無權的職務,在做起事來總遭遇各種阻力的抵抗,最終只能以失敗或者放棄告終。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些俗語反應出來的是封建倫理道德,對於百官的束縛,其中大多的官員是由文入仕,是文人官員的典型代表。

圖七,古代儒將辛棄疾

"空有相憐意,卻無相憐計"的古代文人,在黑暗面前往往只能用筆傾訴,而俠客選擇以武打抱不平。從這一共同目的來看,文人也是俠客,而且是更高層次上的精神俠客。雖然始終不能根除社會黑暗的根源,但正是因爲有這樣一大批文人俠客的存在,使得中華民族的脊樑在一直延續與創新。文人不能徹底打破自己身份的束縛,酣暢淋漓的與黑暗博弈,所以他們希望通過俠客來挽救。這使得俠客成爲了文人自我派遣的一種方式。大俠者必然具備文人素養,"儒俠",文人與俠客的結合

真正的文人和俠客,都是現實的批判者和矯正者,即爲文人,又是俠客成爲了古代知識分子千年的訴求。墨家的"兼愛"與"非攻"成爲了俠客與文人接軌的開端,而後來儒學吸收百家所長,成爲了中原思想的基石,儒俠觀念也深入人心。

圖八,儒俠李白與他的《俠客行》

在儒俠的觀念與現實的無奈催使下,李白便走上了儒俠的道路,發出"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的聲音;陸游年邁之時依舊想像着自己"馬作的盧飛快,夢迴吹角連營"的戎馬生活。到了龔自珍時期,"吟到恩仇心事湧,江湖俠骨已無多"寫出了對文人與俠客聯繫漸行漸遠的感慨。不過後來的文人譚嗣同、秋瑾以及南社的許多詩人都倡俠行俠,甚至以"俠"自居,這纔有了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情。

圖九,譚嗣同畫像

不過歷史總是相似的,歷史上"儒俠"終究都是失敗的,李白逃脫不了賜金還放,陸游依舊沒被啓用,譚嗣同終究身首異處。可以說他們的失敗都向我們表明,俠客、書生或是俠客兼書生想成大事都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簡單,因爲他們所代表的是走在社會現實前面的理想力量。結束語

"百無一用是書生",文人無用,古已有之,畢竟文人與俠客的結合使得他們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走向了理想社會的前端。這種現狀既給予了他們無限的魅力,同時也註定了他們的失敗,這也是爲何文人自嘲的結果是文人與俠客越走越近。既是自嘲,也是對於自己更好的期盼。

文人與俠客,看似文武殊途,實是一對鴛侶;左手執如椽之筆,右手擎倚天長劍,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但事實上,想要在封建時代中"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匡扶社稷,拯救蒼生"終究都是一場空。文人與俠客"可神遇而不可目視","可共存卻無法成事"。

參考資料:

1,《全唐詩》

2,《中國古代歷史觀》

3,《文人與劍客》

4,《古代文人的俠義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