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指南針”等,這些話一直被人們所流傳着,並證明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需要從父母那裏認知事物,得到啓蒙。父母消極的生活態度或者是積極的生活態度,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而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也就會出現大家所熟知的一句俗語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大衣哥的案例

依稀記得在9年前,大衣哥就憑藉着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火遍大江南北,那時候朱之文也成了網紅人物,隨後大量商業廣告、演出活動讓他賺得盆滿鉢滿。看起來大衣哥也算是一個成功人士,不僅收穫了財富和名氣,還擁有一對兒女。

正因爲出了名,大衣哥的也陷入了負面的影響,一方面周圍村民拋來嫉妒歧視的眼光,另一方面則是他的兒女在讀書的黃金時期荒廢了學業。雖然大衣哥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財富,但是他們卻失去了讀書學習的機會。父母真正能夠留給孩子有價值的東西,並非金錢,培養孩子優良品格纔是最爲重要的財富。

還記得以前大衣哥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他談論到自己的兒女並表示:兒子到時候在家種種田,能找個好媳婦生活就夠了;女兒就近找個好婆家嫁出去就可以了。這是大衣哥的看法,而他的妻子文化水平也不高,對兒女的要求也是如此,甚至在小時候就對兒女溺愛。這樣的看法似乎是對孩子教育的鬆懈,換成一些家庭並不富裕的父母,他們的想法或許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考上好的大學,再苦再累也會給他們交上學費。從大衣哥的案例來看,父母只要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多半他們就會“荒廢學業”,最終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不愛學習,畢業後無所事事,在家“混喫等死”。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每一位爸媽在與孩子生活的時候,都少不了“溝通”這兩個字。可能有些孩子並不喜歡和爸媽交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天聊不到幾句話,甚至還會出現撒謊騙父母的情況。當然了有些家庭很和睦,他們在溝通的問題上倒是有一些技巧,例如父母需要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以朋友的關係相處,這樣更加和諧,父母們也能更好地瞭解到孩子。其次父母也需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理想法纔行,強迫的讓他們做一些事,反而適得其反。多陪伴孩子:很多人會生活在較爲貧困的西部地區,他們爲了養家餬口不惜來到外地打工,每逢過節的時候纔會回去。這樣的背景之下,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回到家裏跟親生孩子玩耍時,都會發現孩子跟自己不親。孩子很難去接受自己的父母,甚至會覺得面前的爸媽很陌生……其實這些情況早已被家長們敲響警鐘,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孩子關愛,帶他們出去走走玩玩,都能增加兩者之間的感情,從而更好地拉近距離。

教育孩子擁有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是生下來就把他們扔給爺爺奶奶帶,父母更加需要做好教育工作纔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