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成爲王朝的開國皇帝,次年派使臣前往北宋朝廷向宋仁宗告知要求其承認自己的皇帝地位。

宋仁宗頒佈詔書剝奪李元昊所有官職與爵位引起西夏王朝的不滿,舉兵對北宋西北邊境地區進攻。

1040年1月,西夏軍隊攻下金明寨,與延州城外三川口將宋軍一舉擊潰,兵臨延州城。

但當年冬季逢天下大雪,長期在外作戰的夏軍缺少兵糧和抵禦寒冷的衣物,再加上西夏境內受到宋軍進攻不得不回師,延州得以解圍。

宋朝委任夏竦、韓琦、范仲淹爲陝西經略安撫使,共同對西夏戰事進行抵禦,韓琦負責涇原路,范仲淹負責鄜延路。

宋將周美髮發動收復失地金明寨的行動,環慶兵馬副總管任福攻破西夏在宋朝境內的重要據點白豹城,天下的戰局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但居於朝廷之上的文臣們仍然在對西夏戰事是攻是守的問題上進行無休止的討論,遲遲無法決定出兵。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王朝,實行決策與統軍分離的政策,軍事制度的弊端十分明顯,

“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城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一、宋朝儒臣一再反對出兵西夏導致並對無法集結,李元昊決定主動出擊

康定二年,即公元1041年1月,朝廷爲解決西夏一再對西北邊境的侵擾問題,打算採納副使韓琦聯合主動出擊的策略。

但范仲淹進行對其進行反駁,

“大軍一動,關乎萬人性命。”

羣臣再次進行辯論,韓琦的計劃沒能實行,宋軍沒有集結兵力。

西夏皇帝李元昊可沒有閒着,原本打算與宋軍在邊境進行決戰,但由於宋軍的計劃擱淺,得到消息後召集10萬大軍主動出擊。

2月,夏軍兵分四路南下進入宋朝境內後會合,軍隊埋伏在六盤山好水川,試圖攻取渭州。

李元昊再次採用攻打延州的計謀派人向韓琦求和,試圖引誘宋軍進入埋伏圈。

但韓琦可不是庸碌之臣,識破計謀命令兵馬嚴陣以待,快馬請來大將任福前來助陣。

任福到達後韓琦決定主動出擊,動員1萬8千名鄉勇,駐軍1萬,同時涇州都監王珪4千5百人,都監武英與朱觀近萬人,都監趙津鐵騎2千,總兵力達到4至5萬。

2月13日,韓琦命令任福率兵向懷遠城進軍,向西至羊牧隆城,兩城相聚40裏,設伏對西夏軍隊發起襲擊

但任福沒有等人馬會合便率軍西進,到達懷遠城後由都監武英率兵駐守。

他繼續進軍,在張家堡與西夏東路軍進行遭遇戰,宋軍氣勢如虹,擊敗無數西夏士兵。

西夏軍隊佯裝逃跑,其實是向六盤山好水川的主力軍埋伏圈逃跑,沿途丟下無數兵器財物。

但任福偏離了韓琦制定的進軍路線,帶領騎兵與弓箭手沿六盤山追擊。

都監朱觀作爲後軍駐紮龍落川,王珪與趙津軍隊分別駐紮北好水川與姚家川西側,這時的宋軍已經分散爲三隊兵力。

督糧官耿傅建議任福小心敵軍在附近設下埋伏,任福不以爲然下令所有兵馬在好水川口會合,向原定路線的羊牧隆城出發。

這顯然是一個致命錯誤,因爲好水川是西夏主力軍對埋伏的地點。

李元昊得知遭遇戰中西夏軍隊戰敗,宋軍進行追擊的消息後,埋下伏兵嚴陣以待。

二、宋軍西行深陷埋伏圈,雖奮勇殺敵但難擋規模龐大的西夏軍隊

2月14日,任福、桑懌率軍向西出發,到羊牧隆城的東方5裏之地後,發現路邊有許多銀泥盒。

任福以爲這是西夏軍丟下的物資,便打開查看。

誰知這竟然是李元昊的計謀,裏面裝滿了鴿子,任福打開盒子後後上百隻鴿子飛向天空,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西夏軍看到信號後,立即用重騎兵對宋軍進行攻擊,任福受到突然襲擊沒能來得及佈陣,軍隊出現混亂。

桑懌率領騎兵部隊迎敵,戰鬥十分膠着。任福軍隊經過整夜行軍非常疲憊,再加上遭受襲擊難免亂了陣腳,企圖佔據附近山頭作爲制高點繼續對抗夏軍。

李元昊在附近高處洞悉了宋軍的動向,突然豎起信號旗,原來宋軍後退的山頭也已經被他設下伏兵。

大量的西夏軍隊從山上對宋軍衝擊,宋軍再次遭受襲擊很多人馬紛紛墜崖身亡,傷亡慘重,桑懌戰死。

李元昊見宋軍已經潰敗,立即派出數千人馬阻斷宋軍的退路。

宋軍小校勸身負重傷的任福突圍逃跑,但任福豈是貪生怕死之徒,手持鐵矛,殺向敵軍,不料弓箭刺穿他的喉嚨,任福爲國捐軀,宋軍戰死1萬3百餘人。

但是殘酷的戰爭仍在繼續,李元昊重整軍隊攻擊後軍所在的姚家川,王珪、趙津看到戰爭開始迅速趕來援助。

王珪是宋朝的著名勇士,安頓好家人之後,決心與西夏軍隊決戰。

他來到陣前,看到任福的軍旗仍然高掛,以爲任福還活着,帶領精兵殺入重圍。

王珪手持武器身騎戰馬殺死了大量西夏士兵,因爲連續戰鬥連手掌都被武器震裂,戰馬也因爲中箭更換多次。

他奮勇殺敵銳不可當,但奈何刀劍無眼,一支弓箭射中王珪的頭部,戰死沙場。

武英的軍隊也在作戰,雙方戰鬥8個小時,宋軍的補給已經全部耗光。

李元昊見宋軍頑強抵抗繼續施加兵力,宋軍東邊的步兵被攻破,耿傅親自督戰。

武英見大勢已去勸耿傅逃跑,但他仍沒有後退半步,繼續戰鬥,武英着急說道,

“君文吏,無軍責,奈何與英俱死。”

可耿傅的腳步堅定,最終戰死,武英身負重傷無法繼續指揮,最終和趕來增援的趙津殉國。

三、雙方均損失慘重,西夏爲避免腹背受敵極力與宋朝求和

至此好水川戰役結束,宋軍戰敗並損失了大量兵力和優秀的將領,使宋朝損失慘重。

韓琦因爲戰爭失敗被降職,夏竦、范仲淹被貶,西北地區各城寨交通斷絕。

西夏雖然獲得了勝利,但也是損傷慘重,與宋軍的傷亡相當。

宋朝不再對西夏進行銀、絹、錢的賞賜,關閉邊境要塞,禁止西夏商品進入宋境,導致西夏失去了經濟來源。

西夏的糧食、布匹及生活用品稀缺,物價十分昂貴,連年的戰爭更是讓西夏耗盡財力,民聲哀怨,矛盾情緒加重,很多西夏人民逃往宋朝,甚至出現了西夏多地的戰爭。

李元昊意識王朝人才大量損失,經過苦戰的西夏也沒有得到任何利益,而且想要戰勝龐大的宋朝並不容易,他試圖與宋朝求和。

真正使西夏與北宋議和的原因是宋、西夏和遼的關係變化。

李元昊和遼有親,始終貫徹聯遼抗宋的策略;而遼利用宋夏的戰爭犧牲西夏從宋朝得到利益,引發了李元昊的不滿。

西夏與遼之間也時常因爭奪部落發起糾紛,關係迅速惡化,夏遼聯盟破裂。

李元昊深感孤立無援,爲了避免兩面受敵,他必須與宋朝議和。

議和後,李元昊被剝奪帝號,受封夏國主。

兩地邊境設立市場恢復貿易,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雙經濟文化交流密切。

參考文獻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史》

《歐陽文忠公全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