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爲了蜀漢的實際統治者,經過幾年的休整蜀漢慢慢恢復了國力,這個時候諸葛亮也平定了南中的叛亂。趁着魏國內亂的時候他請示劉禪北伐,劉禪自然同意這個計劃。

賞賜三軍之後,劉禪親自把諸葛亮送出城,由此展開了他一系列的北伐戰爭。

當時第一場戰爭其實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蜀漢也得到了西北三郡。但是馬謖丟失了街亭的要塞之後諸葛亮居然揮淚斬掉了他,世人都以爲這是馬謖的失誤導致的,但其實並不是,他真正的目的太可怕了。連趙雲都後怕,到底是啥?

這件事情還得從諸葛亮開展北伐戰爭時候講起,那個時候他命令趙雲作爲左翼攻取西北郡城,馬謖帶領大軍駐守街亭幫趙雲抵禦右側的魏軍好讓他安心奪城,諸葛亮本人坐鎮中軍親自指揮。

街亭這個地方雖然是防守點,但是沒有城郭也沒有關卡,易攻難守,想要穩穩守住的一定要一員名將。可是馬謖這個人非常年輕,沒有單獨領導的能力,雖然他的軍事理論總是受到國人的稱讚,認爲他有潛力成爲一代名將,但他當時才初出茅廬,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

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街亭很快就被魏軍宿將張郃攻陷,本來趙雲好不容易打下了西北三郡又再次丟失,蜀漢可以說是前功盡棄。

馬謖明白自己犯下大錯,所以請求一死,雖然衆將領都爲馬謖求情,但諸葛亮還是把他殺了,還裝作很捨不得的樣子。

但事實上,他這麼做是另有目的的,因爲他要重新調整人事部署,把自己的人安排個重要職務。

大家來看一下諸葛亮的結果,他先自貶三級,但負責的事情發展依然跟之前不變。當時與馬謖平級的兩位大將張休和李盛被殺,之後諸葛亮又罷免了掌管軍內裝備的向郎。

這個向郎與劉備相識於荊州,劉備十分信任他,無論是在荊州還是在益州,軍事物資始終都交給他負責,他也從未出現什麼錯誤。

劉備去世後劉禪和他走得很近,可以說向郎劉禪除了諸葛先生最信任的人。然後就是諸葛亮再把他們原來不歸屬丞相府調度的兵馬和權力全部拿到自己的手上。

最後一個要被處置的傢伙就是趙雲了,他本來已經拿下了三座城市,即使後來丟失,但錯也不在他。並且蜀軍撤退的時候趙雲還負責了斷後,我們可以說有了他的斷後蜀漢才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可是誰能想到,趙雲也被卻被撤了“中護軍”一職,有些讀者可能知道,中護軍其實就是禁衛軍首領。

趙雲擔任這個職位多年,之後要將這麼重要的崗位留給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擔任。看到這裏趙雲終於明白,諸葛亮要藉着這次機會大清洗,將蜀國所有重要的崗位都交到自己的手上,可以徹徹底底得統治蜀國,永永遠遠地架空劉禪。知道這個結果的趙雲一陣後怕,最後還不能揭穿,結果他不久之後鬱鬱而終。

結語:看到這裏,我們不免驚訝諸葛亮的做法和顛覆了我們對他的認知,因爲三國演義中寫的他是一個力挽狂瀾的忠臣,爲蜀漢操勞一生。但這個人設僅僅就是三國演義裏面虛構的,真實的他就是這樣一個權臣,一個劉禪非常忌憚的權臣,因爲他的權力比劉禪還要大。

既然作爲一個權臣,他這麼安排也就不言而喻了,只可惜後來他病逝五丈原,沒有看見他下一步的動作。

【整點遊】公衆號定期分享最新遊戲資訊,快來ge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