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收藏!地理對歷史的影響,被400mm等降水量線“控制”的北方邊界

文/何以飄零遠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互聯網,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爲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爲,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清六合,一統天下之後,中國就進入了封建的大一統時代。在2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儘管我們經歷了20多個朝代的更替,中間還有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混亂時期,各個朝代的疆域和邊境線也不盡相同,但是2000年來,我們的氣候條件很穩定,這也就導致了嚴重依賴自然條件的農耕文明與遊牧政權的疆域變化基本上都圍繞着400mm等降水量線附近進行分割的,(南宋比較特殊,是大概以800mm等降水量線爲界)可見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中也遵循着地理的自然規律。

(中國古代歷史紀年表)秦漢大一統時期的疆域變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清六合,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秦朝在吞併“戰國七雄”中的其他六國之後,其疆域面積也拓展到了極致。

剛滅六國的秦朝已經脫胎換骨,戰鬥力空前強大,但是當時的秦國在北方又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這就是匈奴的遊牧政權。

(秦皇掃六合)

公元前214年,始皇帝爲了帝國北方不受侵擾,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700餘里,次年收復河套平原,之後徵用浩大的人力修築了長城來抵禦匈奴,即便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能完全消滅匈奴,只能通過修長城來維護國家領土。

(秦朝與匈奴以長城爲界對峙)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了西漢,定都長安,但是匈奴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劉邦還差點在白登丟了性命,這也埋下了漢匈大戰的定時炸彈,經過文景之治的積累資本後,漢武帝在自己統治時期使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侵擾,甚至在漢宣帝時期,還開疆拓土設立了西域都護府,這一時期漢匈之戰漢朝基本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是北方疆域仍然還侷限在長城一帶。

(西漢與匈奴也基本以長城爲界對峙)

作爲一名歷史愛好者,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看待這種巧合,以長城爲界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要想弄清楚這個原因,首先我們現在將二者地圖重合一下,看一下會出現什麼神奇的現象。

(將兩張圖重疊合並後得到的結果)

從合併後的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秦漢北方的邊界線有着驚人地重合!那這個分界線的內在規律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自然地理條件的約束。

在冷兵器時代,這條線是中原農耕文明的後勤補給線所能達到最遠的距離了,同樣遊牧民族如果越過這條線,其戰馬的水草也不能得到充足的供給,而秦始皇正是以此爲依據,修築了秦長城。

秦長城這條線大致沿着陰山、賀蘭山一帶綿延,將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分割開來,而這條線的本質實際上就是400mm等降水量線。

(400mm等降水量線圖)三國——南北朝時期的疆域變化

東漢末年,羣雄並起,董卓、袁紹、曹操、劉備、孫權等王侯將相相繼逐鹿中原,經過二十多年的爭鬥與軍閥混戰,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北方遊牧民族從匈奴變成了鮮卑、羌胡等少數民族,疆域雖然有變化,但是變化不大,依然圍繞着400mm等降水量線。

不過,這段歷史值得注意的是孫吳已經開始與夷洲(今臺灣島)進行交流了,這是歷史上最早與臺灣的交流記錄,充分證明了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國時期的疆域變化)

經過三國近百餘年的相對穩定後,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此時由於中原地區羣龍無主,各路諸侯割據,中國歷史上進入了一段不穩定的混亂時期,而北方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也趁機紛紛圈地自立爲王,大有與中原政權鼎足之勢。

此時北方突厥等少數民族雖強,本來應該借中原政權爭鬥不斷,趁機入主中原。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中原割據政權與北方遊牧政權達成了地理上的默契,他們以400m等降水量線大致爲界各自發展,地理的因素制約了各自的發展,這種默契實際上是雙方在地理環境上的妥協。

(南北朝時期的邊界)隋唐時期疆域變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峯時代。

在隋唐時期,中國再次歷史性地從戰亂走向大一統,在這個充滿開明氣象的時代變化中,唐朝文化得以廣泛傳播。

而隨着唐朝逐漸步入極盛狀態,唐朝的疆域也超過了漢武帝大一統的時期。但是儘管如此,由於北方民族和漢族農耕文明的生產力並沒有得到顯著提升,因此人民基本還是靠天喫飯,唐朝和北方突厥等政權基本仍以400mm等降水量線(即長城一帶)爲界。

(盛唐時期唐朝疆域)

秦漢時期到隋唐時期的,中原地區與遊牧民族都在不斷發展,但是二者疆域幾乎都是圍繞400mm等降水量線附近變化。

唐朝歷經三百年,在唐朝存在的過程中,民族融合加快,並且民族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都呈幾何式增強,而胡漢得民族大融合大大加強了交流,雙方的活動區域也不再侷限在原來自己的土地,這也漸漸淡化了400mm等降水量線的作用。

(唐朝繁盛的景象)兩宋時期的疆域變化

公元960年,後周將領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帝位,成爲北宋第一位皇帝,但是北宋自開國以來就面臨一個心腹大患,就是北方的遼國與西北西夏國的南侵。

北宋時期,中原王朝重文輕武以及文官挾制武官的制度造成了北宋軍隊戰力始終無法趕上遼和西夏。這時期由於民族的融合,遼和西夏人民的生活習慣不再單一,他們嚮往漢人的生活,因此有了向南方侵略的野心。

宋朝初年,宋遼開戰,北宋不敵,其在北方的疆域在400mm等降水量線附近向南後撤,故領土面積有所縮小。

(北宋時期的疆域)

到了南宋時期,通過民族融合,金人已經可以完全在北方地區生存並且休養生息。

公元1127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發生了靖康之恥事件,中國的北方地區也完全淪爲金朝的統治區域,通過北宋末年以及南宋初年的一系列戰爭,南宋和金之間相互罷兵,金朝與南宋以淮河-大散關爲界(基本上是800mm等降水量線),北方也就此脫離了漢族正統政權的管轄。

(靖康之恥)

由於南方和北方地理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差異極大,耕地環境、水文條件已經完全不適應當時的遊牧政權——金朝,遊牧政權既不可能拋棄祖先之地,而打下南方地區又無法長期統治,因此與南宋達成合議,維持了百餘年的和平。

而此時800mm等降水量線也第一次在歷史上成了遊牧政權與中原漢族政權的分界線。

從兩宋時期的疆域變化可以發現,由於民族融合的不斷深入,各個民族之間的生活習慣和活動區域已經不再侷限在原來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突破和跨越地理上的天然分界線也就成爲了可能,這也是金朝可以長期統治北方地區的原因。

(南宋時期的疆域) 明朝的疆域變化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基本完成統一天下的時候,他也留下了一個暗藏危機的大明天下,而這個危機就是元朝的殘餘勢力——北元。

北元與大明在明朝初期的邊界劃分大致如下:

(明前期疆域圖)

這是明朝朱棣北伐時期的局勢圖,可見當時大明和蒙古瓦剌等勢力的北方分界線又回到了400mm等降水量線附近,歷史又重新回到了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圍繞400mm等降水量線進行拉鋸戰的時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末年。

明朝末後期,特別是嘉靖和萬曆以後,明朝面臨北方蒙古勢力,東北遼東後金勢力以及內部農民起義等內憂外患,疆土與明朝前期相比損失不少,但是明朝仍然圍繞400mm等降水量線與北方遊牧民族進行鬥爭,維持着明帝國最後的榮光。

(明朝1550年疆域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處於雙方矛盾的中心,明朝皇帝可謂真正實現了“天子守國門”。

這種將國都放在矛盾中心的做法在明朝強盛時期是沒有問題的,北京處在400mm等降水量附近,而這附近自古以來就是朝代邊界戰爭頻發之地,將都城設立在此,大大縮短了北方作戰動員的集結距離和所需時間,而軍需物資供應、人員補充也能得到國都源源不斷的供給,有利於對外作戰。

可是換過來講,一旦明朝實力不濟,就容易陷入類似”土木堡之變“的帝國危機中。明朝的滅亡和後金入主中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一點。

(土木之變後救大明於水火的于謙)總結

從秦漢時期到明朝時期,中國的歷史變遷始終與等降水量線分割不開,可見歷史的發展中也蘊藏着地理滄海變遷的知識。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封建時期,自然地理對於政治、民族的影響極其深遠,以至於影響至今。

(清朝疆域圖)

清朝作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統治前期緩解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族的矛盾,使得各民族之間交流更加和諧。而民族問題的解決和相互交流也奠定了中國目前的疆域與民族融合的基礎。

再加上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新技術的不斷湧現,400mm等降水量線作爲分界線也在歷史長河中被逐漸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