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女性菁英論壇”完滿落幕,此次大會首次以女性爲主題,號召人們更加關注AI領域的另一半,讓“她”智慧爲AI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也讓AI的力量惠及更多普通民衆。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女性菁英論壇

尤瓦爾認爲:未來,99%的人屬於無用階級,AI的發展勢必帶來勞動力、生產力的激變。在這樣的結構中,性別也將成爲一個必然的參數。我們呼籲女性進入科學領域,不僅是在呼籲一種生理上性別比例問題,也是在呼籲如何讓科技的發展更多惠及大多數人,更多注重到弱勢邊緣羣體、注重到社會整體的發展,科技與人性之間,在於選擇。

尤瓦爾認爲,未來99%的人屬於無用階級,AI的發展勢必帶來勞動力、生產力的激變

正視女性的獨有特點,讓更多女性視角、女性感受參與到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中,一起看看本次大會圓桌論壇中,大家有哪些精彩觀點。

參與本次圓桌論壇的有:

湯維維 造就創始人&CEO

蔣穎 德勤亞太高級副總裁

郭潔 微軟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

孫潔 攜程集團CEO

露絲·海倫娜·艾徹維麗 哥倫比亞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

王國豫 復旦大學生命醫學倫理研究中心 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湯維維:很多人會說人工智能是新的生產模式,是新的生產力,但在我看來,它是一種新的腦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爲將會給女性,給更多的普通人帶來巨大的釋放勞動力的空間。那麼在此之中,女性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她們可能不是體力的優先者,但她們是不是腦力的優先者?女性在其中將會發揮更多的優勢,還是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圓桌主持人湯維維

蔣穎:人工智能的發展就像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發展一樣,順應人們的需求,因此在我看來,它將賦能於人,讓人的能力更好地提升,讓人能夠活得更好。同時,舊的崗位逐漸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要改變,重新定義工作,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適應新環境。

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女性是機遇還是挑戰,其實還是要看女性能否抓住這個機會,突破圈層,把握先機。

圓桌嘉賓蔣穎

郭潔:我認爲人工智能對整個人類而言是一場大考,無論性別、種族、地域。從女性的視角而言,我有一些數據想跟大家分享。從目前前沿行業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從業者比例較低,大概只有20%,因此有很大空間可以供女性發揮。另外一份關於中國未來職業的報告表明,新興的五個職業(新媒體運營、UI設計、前端頁面開發、算法工程師以及大數據分析)中,有幾個職位女性明顯優於男性,因爲她們有着獨特的優勢,比如細膩、全局觀、領導力、人員管理、客戶服務等。

同時,因爲人工智能的加持,市場上的服務、產品都更加個性化,因此女性產品經理背後的視角以及女性消費者的體驗感都必須得到重視。總而言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我認爲女性優勢明顯,將全面超越。

孫潔:我認爲科技是賦能女性的,遠古時期,人類需要獵取食物,因此男性優勢明顯大於女性。但隨着科技發展,性別差異在慢慢縮小。放眼看大學生,50%以上的女孩子都非常優秀。未來,很多機械性工作將逐漸被機器取代,但女性換位思考、細膩、交流等能力,是機器很難取代的,因此在未來的行業當中,女性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越來越多。

露絲·海倫娜·艾徹維麗:如何進一步提升女性參與社會的程度,我覺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我們需要從中小學就開始加強科學領域教育,包括開設一些相關的課程,比如計算機思維等。

在拉美,女性研究員的比例相當低,只有16%左右;在哥倫比亞也只有37%。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女性在科技領域的參與度,告訴她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且這個是非常有道理的。女性每天都要去購物,在網上在購買一些家庭的必須生活品,所以我們將是消費的主力,女性的影響力在互聯網上也會變得更大,因此高科技也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圓桌嘉賓露絲·海倫娜·艾徹維麗

王國豫:人工智能會給女性帶來什麼,我相信技術總的講是給人類帶來了文明、進步,給我們帶來方便、舒適、便捷的生活。但同時,在技術的不同發展階段,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區,它帶來的東西可能不完全一樣。

總體來講,受過教育的女性機會可能會更多,能釋放出更多可能性。對於廣大沒有受過教育的女性,可能很多簡單工作、服務工作會被機器替代。因此,我認爲人工智能給人們提供了很多可能性,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通過我們比較好的制度設計,讓所有的女性,至少是絕大部分女性能夠享受到這個時代帶來的福祉。如果能夠做得好,那麼有的女性可能雖然失業了,但是依然可以通過學習再就業,社會纔會更美好。

湯維維:作爲可能是擁有更多資源,或者是看到更多視野的女性,我們能爲其他女性做什麼?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們能夠做些什麼來促進她們獲得教育和就業機會,看到更大的未來?

促進女性獲得更多教育和就業機會

蔣穎:重新學習、重新定義是一個過程,不論是受過教育,還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女性,都應該給她們更多機會。

德勤作爲全球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在我們32萬人的全球機構裏面,大概是一半是女性。這裏面有很多理念跟今天的話題相關,我們希望一個組織是多元和包容的,特別在現在的狀態裏,很多能力都是跨界和組合性產生的,學習也是,不能單單隻學習一樣東西。舉個例子,我小女兒現在在學習心理學,暑期實習是在一家研究無人駕駛的公司,這說明什麼?就是說在無人駕駛的研究中,不單單需要工程師,也需要學心理學的人,你需要有了解,在人與機器的互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官,所以這是一個奇妙的組合。

在現代社會,女性不僅需要具備女性能力,還需要有智商、情商,很多都是互動的狀態,你要對周圍有感知,需要了解人的情感互動。因此教育需要更多元、更包容、互動、鼓勵,能夠讓孩子從小到大會有這樣的一種能力的認可和對未來的期待,能夠讓這個社會里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在學習中不斷進步,有能力前瞻性地去定義我們未來的工作。

郭潔:如何提升女性在AI領域的影響力,首先應該消除性別偏見。在STEM領域,有很多優秀女性,前段時間福布斯中國也發佈了女性科技榜,我們看到在各個領域都有女性的身影。其次,在教育方面我想跟大家分享微軟的項目實踐,比如workshop是面向女大學生最科技前沿的技術方向的在線教育,爲她們更好地開拓人生和職場發展引領方向。有一位女大學生畢業後來到了微軟工作,她說那一次的workshop讓她看到她並不孤單,身邊有這麼多的女性對前沿滿懷熱愛。

圓桌嘉賓郭潔

另外,我們能夠看到女性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很大的一個阻礙就是缺少家庭支持,所以我們對女性的關懷可能更多要考慮社會及家庭的關懷。比如微軟在2017年在中國推出了一個家庭休假計劃,除了女性員工在生育期哺乳期等休假,也特別考慮男性的陪產假,讓男性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妻子,陪伴家庭,讓女性得到丈夫更多的陪伴和關愛,讓她們有更多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最後,就是女性內心的革命,我們談了很多社會消除偏見,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制度,最後其實是女性自己內心的力量。你們有沒有看到自己內心的夢想,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火焰,是不是能夠勇敢地坐在桌前,往前一步,或者是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甚至扛起更多的責任。

孫潔:我覺得技術爲女性打開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首先,比如從旅遊業來說,很多以前只能做勞力工作的女性現在可以做導遊、開民宿、做手工等。第二,隨着科技的發展,未來各個國家、城市都會有更多的平臺、項目來鼓勵女性勇敢地挑戰科學挑戰。第三,作爲一個企業管理者,我們也應該創造更好的條件。女孩子從事職業其實有很多的優勢,比如同理心、犧牲個人利益成就團體、溝通交流能力等。

比如我們一個同事懷孕需要經常去醫生那裏檢查,非常辛苦,但如果企業能夠在這兩年給女性很大的支持,她們會非常忠於公司,創造出巨大利潤。因此我跟團隊說,這兩年我們應該支持她,從企業來說,我們應該扛起這樣一個責任來創造更好的環境,鼓勵女性來從事高科技行業。

圓桌嘉賓孫潔

王國豫:社會有一些偏見,好像男性適合做技術活、數學比較強,而女性則相對弱一些,因此從整個IT這個行業來看,男性占主導地位,女性則比較少。我覺得這種性別偏見有時候是一種社會建構,我們從小到大,被不斷地灌輸,女孩子應該做什麼,適合做什麼……這種模式不斷強化以後,在讀書、擇業、就業上都會有問題,因此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文化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在打破偏見這方面下功夫。

另外,我們要告訴女性,男女在生理、心理上可能不一樣,但這不一定就是劣勢,它有可能是優勢。比如在哲學中有這樣一個詞“偏見的優勢”,就是說我這樣一種認知狀況,有可能會給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反而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或者企業、人工智能的發展。

湯維維:我想追問王教授一個問題,在您看來,如果當下女性偏見如此嚴重,那麼未來這種偏見會減少嗎?科技的發展會擴大我們的瓶頸,還是會縮小我們的偏見?

王國豫:我覺得這個不取決於技術,我認爲有很多的事情是靠技術之外的東西來解決的,比如靠社會的文化、政治、經濟等。

就剛剛談到的科技倫理問題,實際上女性也可以在這個方面做出貢獻。雖然我不是學IT的,我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哲學的,但我現在經常跨界,跨到人工智能或者是生命科學領域。其實我們可以在不同行業追求自己的夢想。

圓桌嘉賓王國豫

某種程度上,算法放大了偏見,這是因爲做數據集訓的人本身有偏見,如果想要多元化、包容化,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蔘與到了人工智能算法裏,比如斯坦福大學的李飛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認識到人工智能有可能會帶來危險,於是她2018年在美國國會面對衆多男性做了一個報告,她不是講人工智能的未來前景,而是講人工智能的危機,這其實就是女性貢獻的表現之一,人工智能應該把倫理考量進去,應該是以人爲本的人工智能。

主持人與嘉賓

強調性別不是爲了強調單一性別,認爲女性一定優於男性,而是我們想要打破過去單一性別形成的思考慣性和文化慣性,創造一個更加尊重差異、多元平等的未來,到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必再突出強調性別了。

科技到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還是一個偏見和衝突更劇烈的未來?我們應該對此持有信心,未來,我們不僅應該關注受過教育的女性,也應該看到更廣闊農村的女性,我們要給女性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可能,更多教育的潛力,在不斷討論中,我們終將看到更多不同的人蔘與到人工智能、未來職業的發展中!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歡歡

版面 | 田曉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