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牛市基本面|郭磊(金麒麟分析師):宏觀視角下當前像歷史上哪個階段?

耀才證券黃澤航:論港股中資券商股的投資價值

海通余文心(金麒麟分析師)、融通萬民遠:下半年醫藥,還能乘風破浪嗎?

海通荀玉根(金麒麟分析師)、上投摩根李德輝:洞見2020下半年投資機遇

探尋牛市基本面|秦泰(金麒麟分析師):引而不發——2020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FOF投資總監教你擇“基”

興證全球基金喬遷:風格切換?解析大消費行業當前投資價值

興銀基金王絲語、吳綺然:經濟週期與行業配置

國企混改:既要混,更要改

謝諾辰陽朱威:基本面量化策略如何“避震”

匯添富勞傑男、興業王德倫(金麒麟分析師):未來10年看中國,國際視角把握A股市場核心優勢

原標題:安信基金聶世林:進步比起點更重要,聚焦企業內在價值與成長動力

聰明投資者發現聶世林這位低調的基金經理,源於對一隻基金歷史業績的好奇:上證指數自2015年6月125178點以來,截至今年7月10日,下跌幅度爲-34.51%。

同期收益Top10的混合型基金超額收益顯著,包括了曲揚、張坤、程洲等名將的產品,這在意料之中。

安信優勢增長A也佔據一席,期間累計收益147.73%。基金經理是鮮有曝光的聶世林

安信優勢增長A自上證指數5178點以來表現

數據來源:Wind,統計時間2015年6月12日至2020年7月10日

他所在的安信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專注於企業內在價值研究,近三年也躋身了十大金牛基金公司行列,培養出了五年期金牛基金經理陳一峯。

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工作並不好找,聶世林碩士畢業後,憑藉着紮實的專業功底,進入安信證券資產管理部任職行業研究員。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他與陳一峯均於2012年,在安信基金研究部任職研究員,開啓公募職業生涯。

安信基金培養研究員的特色在於強調深度與廣度,深度在於每個行業的基本面研究功力必須過硬,廣度在於一個行業研究成熟後進行跨行業的覆蓋。聶世林覆蓋的行業包括地產、汽車、農業、傳媒和餐飲旅遊,這五大行業橫跨週期、消費還有科技。

聶世林用了更長的時間做研究積累,才走向基金經理的起點。2015年纔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助理,2016年2月正式任命安信優勢增長基金經理,開啓基金經理生涯。

看這份履歷,聶世林也是一位跨行業成長的基金經理。

他自己還說:“我個人的心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開放的,願意接觸瞭解新事物。對各種投資風格和行業有包容性,不偏執於所投資的領域,但會堅持獨立判斷,不從衆。

正是這種經歷與心態,讓聶世林形成了一種具有穿越牛熊底氣的風格——價值成長均衡。

縱觀公募基金這20來年,價值風格和成長風格在市場中呈現了階段性相互切換的特點。最典型的是2013年的成長風格與2017年的價值風格,讓兩類風格基金經理的業績兩極分化。

而想做到中長期業績都在相對靠前的分位,短期業績不失競爭力,就需要考慮價值成長風格的兼容。這有點像金庸先生筆下週伯通的“左右互搏術”——左手價值,右手成長。但聰明絕頂的黃蓉練不成,敦厚單純的郭靖卻能輕鬆駕馭。

因爲價值成長均衡,不是爲了主動把握風格的切換去追求排名領先;而是客觀地辨析企業估值與成長的關係,自然而然達到一種相互促進的狀態。

同時駕馭好這兩種風格,並取得一個較好的平衡,需要基金經理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研究基礎能夠同時覆蓋價值與成長。也正是較晚的起點,給了聶世林8年時間專注研究價值與成長標的。

二是心態,如果不能做到包容併兼,風格就是相斥的。也許恰恰是低調謙虛的性格,讓聶世林能夠對兩種風格做到均衡組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個條件其實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公司是否具備發展價值與成長風格的土壤。在安信基金的投資體系中,價值投資是能夠容納成長股投資的。其核心在於,只要堅持以企業內在價值爲立足點,賺取企業成長的錢,有清晰的風控和賣出原則,就可以在價值投資的理念下進行成長股投資和科技股投資。

“歸根到底,我的投資理念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好公司。買入股票的首要理由,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和成長動力(體現爲盈利的持續增長),而不是估值。估值的意義,其實是對成長投資和業績波動性的保護。”

這是聶世林對自己風格的概括。

雖然起點較晚,但聶世林在不斷進步。他在不斷進化自己的投資風格,從最開始注重尋找成長股追求進攻,逐漸轉向對控制產品回撤和風險的關注,形成了當前價值成長均衡的風格特色。

這種進化和積累在業績上也得到了直接體現。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10日,安信優勢增長A自聶世林2016年2月18日任職以來回報爲135.30%,年化回報爲21.48%。

聶世林對自己的投資目標定位也很清晰,希望能在盡力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努力爭取爲持有人實現較高的長期回報。正如他對股票的要求,“進步比起點更重要”,不拘泥於企業是否處在明星行業,關鍵是這個企業能否不斷進步。

在近期安信基金的一場交流訪談中,他詳細分享了他自己這些年來的投資風格和選股策略,以及如何控制回撤風險。同時,對於市場不同行業板塊未來的走勢,以及中長期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聶世林也進行了解讀。

以下是訪談全文,聰明投資者分享給大家。

研究兼具廣度與深度

對各種投資風格和行業有包容性

問:介紹一下你成爲基金經理的成長路徑和你的性格特徵

聶世林:2008年,我從上海交大金融專業碩士畢業,進入安信證券資產管理部任職行業研究員,2010年轉入安信證券自營部任投資經理助理,2012年轉入安信基金研究部任職研究員。2015年開始擔任基助,2016年2月正式擔任基金經理。

在研究員的任職期,我主要跟蹤和覆蓋的行業包括地產、汽車、農業、傳媒和餐飲旅遊。你可能會發現,我研究的行業,無論週期、消費還是TMT都有涉獵。這與公司的研究培養體系是有關的,研究員進階的過程會進行交叉研究,拓寬能力圈爲投資管理做好積累。

我的性格相對而言比較樸實,對各種投資風格和行業有包容性,不偏執於所投資的領域,但我會堅持自己的獨立判斷,不從衆,這從我的一些組合配置上也能看出來。往往能夠先於市場發現一些獨門的品種。

我的缺點則是不擅長宏觀分析框架,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用於宏觀預測。因爲安信證券本身有着行業頂尖的宏觀研究團隊,我只需要借力,日常工作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行業景氣度研判和個股選擇上。

希望能在盡力控制回撤的前提下

努力爭取實現較高的長期回報

問:你的投資風格屬於哪個類型?

聶世林:我屬於價值成長均衡風格。這個風格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

在我管理產品的初期,其實我更追求成長性,青睞於行業高景氣、業績高增長的優勢企業,在2017年業績一度跑到非常靠前的位置(Wind數據顯示,2017年安信優勢增長A全年回報40.58%,排名28/1243),但年末的調整,回撤比較大。

這次經歷讓我思考,如果我自己都覺得這個業績波動大的話,我的持有人會怎麼想?他們能夠承受這樣的波動嗎?雖然當時的業績很有彈性,但我自己對回撤是不滿意的。

在公司的價值投資體系下,我明白一味追求進攻並不可取。那些低估值、具有安全邊際的價值標的其實也在我過去的研究範圍內,我不妨也配置一部分的高安全邊際資產,來降低組合的波動。這樣我追求成長性標的時,也會更加聚焦和從容,不必過於重倉個別標的。此後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價值成長均衡風格。

這個風格的好處在於,價值和成長風格在A股往往呈現階段性各自領先的特徵,要做到真正的穿越牛熊,要麼能有準確的切換節奏,但沒有誰能保證每一次都做對;要麼兩種風格都根據市場保持一定比例的配置,選取其中自己認爲最有把握的公司,長期持有就能夠追求一個較好的超額收益表現。

每個基金經理必然會有自己的風格,我認爲從足夠長的時間看,最終的風格一定是性格的因變量。風格的形成是個動態的過程,需要多輪牛熊市的打磨可能纔會固化下來。持續保持開放心態,不斷學習是很重要的。

我會根據我對投資管理越來越深入的感悟,進行體系的優化。但安信基金價值投資和基本面選股的根基不會改變,我會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自己差異化的特色,通過自己的研究和能力圈發現一些同行仍未深入挖掘的機會,獲取差異化的業績表現。

我對自己的投資目標定位也很清晰,我希望能在盡力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努力爭取實現較高的長期回報。

以合理的價格買好公司

景氣拐點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問:你的研究分析框架是怎樣的,選行業還是選公司?

聶世林: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能建立起一個完整且統一的分析框架。比如傳媒行業的內容公司,供給端是偏項目制的生產組織模式,需求端完全不可預知,行業的長期分析框架就難以建立。

對於公司本身微觀的分析框架,則是我做研究員多年打磨的,既有經典的常規分析框架,也有自己相對個性化的分析要點。主要有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我認爲的好公司,需要具備幾個特點:

1)自由現金流增長:產品或者商業模式穩定且容易理解,我們能夠想清楚公司是如何長期盈利的,反映在財務指標上就是自由現金流是否會持續增長。

2)優秀的管理層:長期來看,優秀企業通常都有比較出色的帶頭人,思路清晰,敬業、專注,利益與中小股東一致;管理層和員工激勵到位,基層員工對企業認同度高。

3)壟斷或者可複製:具備資源壟斷型(各種類型的資源,比如礦產、渠道、原料等)或者技術壟斷型(對手做不了或者做不好:芯片設計、創新藥研發、生產良率等)的企業更容易獲得產品的定價權,獲取超越同行的利潤率水平。

可複製的商業模式能在邊際資本開支遞減的前提下,將現有盈利模式不斷複製,最典型的就是互聯網(基於一定流量體量之後,實現各種意想不到的變現方式)、商貿連鎖。

第二個維度是成長性或者又叫邊際變化,我在選擇標的時有個觀點“進步比起點更重要”,如果能看到某個企業邊際上出現積極變化(比如管理層、競爭能力、行業格局等),並且這種變化預計可以持續。

對於這類公司,我可以接受更高的估值水平。由於一切行業都具備一定的週期性,行業或者公司的景氣拐點就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點。提前預判出這種景氣度拐點,先於市場佈局,是一個基金經理獲取超額收益最重要的來源。

第三個維度是估值,我認同的理念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好公司。好公司大部分時間是估值合理或者偏貴的,只有少數極端情況纔有可能買到便宜貨。對於估值的尺度把握取決於之前兩點——公司長期競爭優勢和成長性,我從來不把估值便宜作爲買入一隻股票的首要理由。

週期性行業波動大

但部分企業能獲得明顯阿爾法

問:你的核心能力圈是什麼,是否具有拓展能力圈的方法?

聶世林:我的核心能力圈主要是研究時期對相關行業的積累。從我的歷史持倉來看,我其實並沒有一定侷限在週期、消費或者TMT領域;過往研究領域在這三大方向都有涉獵。

更多時候,我在不斷尋找我可以理解並長期認可的盈利模式。比如市場多數人不太認可的週期性行業,雖然波動大,但部分企業由於自身能力,能獲得明顯的阿爾法,只要這個行業長期大趨勢不是萎縮向下的,階段週期性的調整,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消費的盈利模式穩定性好,變化相對較慢,跟蹤把握相對容易;TMT行業的變化很快,需要緊密的產業跟蹤,這一行業我會相對謹慎,在估值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把握一些細分行業龍頭的機會。

個人的心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開放的,願意接觸瞭解新事物,由於大多數的新興行業前期盈利模式並不成熟,行業競爭格局變化快,因此早期我更多的是保持觀察的態度,持續跟進。

在開拓新的行業方面,其實藉助賣方的研究力量是很高效的方式,基金經理再從買方的視角去甄別這個公司是不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我喜歡找行業裏面比較資深的賣方研究員來做反向路演,通過向人學習請教,從具體個股的深度研究入手。這個學習習慣在安信證券資管部工作時便養成,能夠從優秀的研究員那裏學到很多新東西。

真正能控制風險,穿越牛熊市的做法

是持有持續產生自由現金流的好公司

問:你是如何構建基金組合的?如何管理組合的風險?

聶世林:我的組合構建過程會綜合考慮好公司、行業景氣度和估值;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好公司是投資的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我會傾向於行業景氣度拐點位置介入。如果已經進入右側的行業,只要估值合理,想明白之後,我也會介入。

股票投資除了要進攻之外,防守也很重要,甚至更加能體現一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在我的風控體系中,主要分爲三個層級:

第一層是倉位控制,除去市場大級別的牛熊轉換會調整倉位外,我一般不花時間在倉位的擇時上;

第二層是行業配置,我會有意識的控制不同板塊的倉位比例,保持一定的分散度,以降低組合在市場調整時的淨值回撤;

第三層是個股選擇,真正能控制風險,穿越牛熊市的做法,是找到能持續產生合理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並長期持有。這也是我日常工作中的絕對重心。

對於單個行業,我一般會設置20%的上限;不做倉位擇時。

股票一般我會按照3年1倍的標準作爲買點,超過目標估值的50%作爲賣點。只有所持有公司的盈利前景出現非週期性的惡化時,纔會考慮賣出止損。

低估值藍籌接下來可能相對受益

中長期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

問:對於近期市場怎麼看?

聶世林:流動性寬鬆下的結構性牛市,大量的流動性追逐少量盈利確定性的資產,比如必選消費、醫藥;另外就是買賽道、買方向的趨勢性投資,主要就是科技產業。

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這將對國內的科技產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從過去間接融資爲主逐步過渡到直接融資爲主,鼓勵科技企業上市,有利於吸引各類人才投入到基礎研究,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外資的開放程度不斷擴大,這其實有利於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降低市場的無效定價,同時也有利於價值投資理念的普及。

接下來一段時間,低估值的藍籌可能相對受益,雖然部分行業長期增長空間有限,但盈利的絕對值依然會維持高位,估值端可能會均值迴歸,可適當增加對家電、建材、券商等標的的關注。

這種市場也比較適合價值均衡風格的發揮。

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我主要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主線。

消費醫藥的長期邏輯背後有兩條相對穩定的假設條件:

一是在不發生小概率事件的前提下,中國居民的財富增速有快慢,但是絕對額還是會不斷增長。中國擁有14億龐大的內需市場,貧富差距導致居民的需求是分層的。但追求更好生活,對品牌消費品的需求會不斷增加。例如教育、保險、豪華車等。

二是人口的老齡化,從2027年開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會逐漸加速,隨着居民積累的購買力增加,對更好的醫藥和服務需求也會不斷增加。

國內經濟的轉型必然需要培育新的增長動能。以5G和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科技類產業,中國在技術、市場、政策支持力度方面都具備比較優勢。配合直接融資的傾斜支持,在科技領域未來也必然會誕生許多機會。

我主要關注TMT、大消費、地產後週期、農業、醫藥等機會。消費電子主要受益於5G手機滲透率的提升,單機價值量上升;大消費以必選消費爲主,高端消費品受益於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週期短期盈利能力較強,尤其是地產後週期,伴隨精裝修比例提升,B端消費類建材受益明顯;醫藥的增長確定性高,但估值也相對較高,要謹慎看待。

產品管理規模不願過大

市場高點要有應對機制

問:下半年以來股市持續走強基金髮行火爆,你會發新產品嗎,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

聶世林:可能會有相關的計劃。現在來看,還有不少優質公司處於低估狀態,細分行業也有許多可以深度挖掘的成長股標的。關鍵是投資者也有信心,經過2015年以來的歷練,也更加相信A股市場的生態結構正在發生鉅變,基於價值投資的專業機構成爲了市場的絕對主力。

對於規模,由於我們做的是二級市場的投資,對流動性的要求很高,一旦規模過大,一些細分成長標的配置與貢獻都會受到影響。我個人比較理想的單個產品管理規模是30億左右,這是一個能夠保持業績銳度和管理起來更從容的規模。

如果市場持續走強,我們還需要有一套應對機制,幫助充滿信心的投資者,能在高點來臨時更好地守住盈利果實,切換到更穩健的策略。

如果未來股市繼續走高,我的組合對安全邊際的要求會更高,對企業質地的判斷會更加嚴格,因爲市場走到亢奮狀態,優質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會更強。我的策略反而會更聚焦。

而一旦市場達到絕大多數股票都高估的極端狀態,就更加需要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與回報,對投資策略進行調整。比較大類資產現金、股票或債券之間潛在收益率的高下,從而決定資產的配置方向。

我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偏股基金時,做好資金規劃,充分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身和家庭對現金流的使用需求。儘量將權益基金投資的時間拉長到一年及以上,保持長期投資的心態,這樣能夠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和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