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作爲一個出身貧寒的下層農民,很早就參加了張獻忠的起義軍。不同於其他義軍首領的野蠻,他從不妄殺,盡力保全百姓,二十四歲就成爲義軍內部的第三領袖。

早在清軍兵臨川蜀時,張獻忠就曾召集四名養子,說:“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爲不義。”

危急關頭,張獻忠放下十多年來對明朝的仇恨,命養子們以大局爲重,聯合南明抗清。

殺父之仇、民族之恨,不共戴天。之後十五年,李定國一直奔波在抗清前線。張獻忠戰死後,大西軍形勢急轉直下。

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用兩年多的時間苦心經營,並廢除了大西國號,確立“共扶明後,恢復江山”的政治方針,昔日的起義軍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

他用高超的指揮能力陣斬清軍頂級名將尼堪,逼死漢奸定南王孔有德,幾次大捷讓清廷甚至想放棄西南七省。

1659年,清軍渡過怒江逼近騰越州(今雲南騰衝),李定國決定利用地勢,設立三道伏擊線,來伏擊清軍。

清兵在吳三桂的率領下,驕縱長驅。當時,已有部分清軍進入第二道伏擊區。只要清軍全部進入伏擊區,明軍山道兩邊夾擊,清軍定能一騎將不得脫。

正值此決定勝負之際,南明盧桂生叛變投敵,把伏兵的事報告了吳三桂。吳大驚失色,立刻傳令停止前進,並做好戰鬥準備,對山旁隱蔽處進行炮擊,霎時炮火連天,箭矢如雨,南明軍受此變故,傷亡不小。

南明軍竇名望知道計劃已泄,倉促間發出信號,兩軍隨即短兵相接。由於事發突然,此時南明軍已不能統一指揮。雙方在磨盤山展開惡戰,清將固山額真沙里布等被擊斃,明將竇名望等也戰死。

此役,是南明軍給予清軍最後一次沉重的打擊,但此戰也使南明軍耗盡了最後的精銳,之後也未能再對入滇的清軍展開有效的打擊,從而爲南明最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此戰後,大明王朝最後的希望歸於破滅,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就像每個民族英雄都會遇到的小人一樣,頂頭上司孫可望的背叛,更是讓他跌入懸崖,最後他不得不敗走緬甸。儘管如此,他依舊矢志不渝,臨終時仍遺命其子:“任死荒徼,勿降也!”

正如史學家顧誠所言:“李定國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壓迫的英雄;清初是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在明清之際各方面的人物當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