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蘭陵王:曇花一現只留下幽香陣陣,一生從來就不在乎什麼天下之位

文/顏i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互聯網,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爲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爲,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千年之前,一名男子因美貌而佩戴面具示人,後人將其列爲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狼煙烽火,於動亂紛爭中守家爲國憑藉滿身傷痕換得“戰神”之稱。可卻命運悲涼,生命短暫如流星般瞬間滑落夜空,如曇花般凌晨短暫一現,恍若虛無,只留給後人無限遐想。

莫欺少年窮:欺騙性的美貌,暗中韜光養晦

出身顯赫,尊貴無比,其祖父爲東魏位高權重的一品大員高歡,後被追封“神武帝”,父親高澄便是日後登基即位的文襄帝,可他卻未曾沾到家族一絲榮光。

生母不詳,沒有人替他籌謀,幼年沒有得到過父親的疼愛重視,府中的一衆丫鬟小廝見風使舵,紛紛欺辱年紀小小毫無反抗之力高長恭,並以言語侮辱其動人相貌,苛待飲食,私扣月銀,種種惡行不勝枚舉。

在這樣的家中苦苦掙扎了數年的高長恭深感無望,唯恐自己一生都蹉跎在這後院之中,毫無建樹,可自己哪有兄弟那般有着家人的扶持,輕易便得到官職在身?無奈之下,只能倚靠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打下屬於自己的功勳,如此纔可脫離如今這般處境,換得一番新天地。

若不付出血汗,此番也只能是妄想,如鏡花水月般可望不可及。不懼苦累,從芝麻小官做起,汲汲營營幾年光陰這仕途雖沒有自家兄弟順遂,可也算有了建樹,一方安身之處。

人生真正的轉折點在天保八年,不敢有絲毫懈怠,日日奔於府衙夜夜高燃燭光苦讀經書的高長恭被授予通直散騎侍郎的職位,一番拳腳抱負得以施展,隨後憑藉着經年積累的經驗和百姓人口相傳的讚譽,一路開掛,官運亨通,累遷至刺史之職。

千里馬若是不遇伯樂也只能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幸運的是,高長恭遇見了屬於自己的伯樂——孝昭帝高演和武成帝高湛,先後兩位帝王都慧眼識人,知人善用,沒有埋沒其才能,戰場上刀劍無眼,高長恭每每都是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每每皆浴血歸來。

於戰場上的風雲變幻中,謀略過人的常勝將軍高長恭救護兵士將其看作家人對待喫住同行,受到軍中讚譽,更兼算無遺策,每每出兵皆是凱旋而歸,用赫赫軍功向朝堂諸臣,家中親眷證明着自己,沒有人對其渾身傷痕能夠發出德不配位的質疑,衆人對其心悅誠服。大寧二年,別封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邙山大捷:以少勝多之戰,明載史冊,千秋讚譽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朝歷代的英雄豪傑莫不想逐鹿中原,一爭天下,流芳千古。北周與北齊相較不下,一山不容二虎,兩位君王的雄心壯志也逐漸顯露,屯兵蓄糧,這一仗不可避免,雙方都是蓄謀良久,準備充足。

河清二年,北周大將楊忠聯合突厥可汗的兵馬攻打北齊,臨近幷州之時被驍勇善戰的高長恭擊退。河清三年十二月,高歡親自領兵十萬,據邙山爲陣,整兵以待。

戰鼓響徹雲霄之時,高長恭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奉命爲先鋒將軍,僅率五百騎兵便衝進敵軍包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身殺氣沖天,誰人見了也是心生畏懼,被其赫然氣勢嚇退不敢據其三尺近,身經百戰煉出了名副其實的“殺神”稱號。

高長恭不負衆望,幸不辱命,率領兵士一往無前直達金墉城下。因貌美在軍中而惹得流言蜚語的高長恭每逢戰事必以面具掩其容貌一是爲了軍中人不再對其容貌議論紛紛,大意輕視其才能。二是於戰爭之時鬼面獠牙的面具可震懾敵軍,令其膽寒心生畏懼,不戰而敗。

金墉城內守軍將領小心爲上,見此人不曾以真面目示人便心存疑慮,不肯打開城門,直至高長恭摘下面具才命人放箭掩護其安全入城。

富有軍事才能的高長恭很快便解了金墉城的圍困,致使北周宇文泰幾乎全軍覆沒,已成強弩之末,最後不得已放棄營帳,只率心腹大將便逃之夭夭,其間三十里川澤之地,泥濘滿布,其兵士將領爲保性命紛紛褪下盔甲戰衣,扔下作戰兵器才得以安然無虞。

邙山大捷,北周大勝,宇文泰費盡心血建立的六軍損失殆盡,十年之內毫無反撲之力,天下再度安寧。高長恭在此次戰役中可以說是厥功至偉,當獲頭功,後加官至尚書令。

其在戰爭中奮勇殺敵,不顧生死的形象更是令百姓欽佩,此役過後,軍中威名大振,享譽天下。更有軍士以此謳歌做下《蘭陵王入陣曲》,其恢弘氣勢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愛。

後來,高長恭也曾收起戰甲,流轉各地爲官撫順輿情,其憂國憂民的言行更是深受百姓的信賴稱讚。

可天下太平談何容易?武平二年戰事再起,北齊接連戰敗丟失五座城池,高長恭臨危受命與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聯手,三人殫精竭慮,步步緊逼圍困定陽城,埋伏壯士,於深夜俘虜其將領。

將領不在三軍不發,羣龍無首如何抗敵?“戰神”之名再一次被證明。光陰流轉,高長恭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爲鉅鹿郡公、長樂郡公、樂平郡公、高陽郡公等。

功高震主:言行不當遭猜忌,隱退無法忠義難兩全

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有疑心,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個,秉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原則,總是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功高震主的忠臣良將縱使一腔碧血天理可見,最終也往往是不得善終,抱憾抱恨離世。

在轟轟烈烈的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終於拋出心中疑問,對高長恭說:“貿然進入敵陣之中,危險重重,此去生死難料,爲何仍是勇往直前不曾回頭?”

高長恭見狀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若是後退一步城池失守,百姓流離失,使其飢寒交迫而亡命便得不償失。戰場之上若是以身殉國,以一人性命換取萬人安穩,已是心滿意足,不求其他了。”

而後主高緯因爲他說的“家事”便內心疑竇暗生,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一味歌頌蘭陵王,生怕日後數十萬精兵強將只知蘭陵王的軍令而不守皇帝的詔命,便開始猜忌高長恭。

蘭陵王此時也漸漸開始感到不安,軍中極高的威望彷彿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若是再有小人建言火上加油,那麼這把利劍隨時有可能砍下自己的頭顱。

定陽之戰後,高長恭冥思苦想終得一計——自毀聲譽:收取賄賂,聚財斂物,營造自己貪得無厭,不顧軍中將士疾苦的景象。

此番舉止在有意誇大傳播下軍中人人唾棄,得民心難失民心易,高緯得知後稍稍放下殺心,不再時時刻刻監視其一舉一動。

可君心難測,朝廷對陳朝發兵,高長恭理所當然再次被任命爲將軍,只能感嘆此時爲何自己不是抱病在身,便可藉口推拒此次任命。從今而後,即使病痛纏身也不肯服用湯藥。

命運不濟:含冤飲毒,獨留妻子常伴青燈古佛

日漸瘋魔的皇帝高緯早已是是非不分,在身邊奸佞小臣的挑唆下,將一杯毒酒送至蘭陵王府中。

可憐高長恭一生忠君愛國,日夜小心,行事謹慎,可終究料想不到最後還是送來了一杯毫無緣由的毒酒。高長恭自知大限將至可仍舊不甘心——自己並未存有造反之心,行的也是爲國爲民的大事,爲何還是難逃一死?

大好男兒,錚錚鐵骨,上無愧於宗廟社稷,下對得起芸芸衆生。哀莫大於心死,皇帝昏庸,朝臣猜忌排擠,縱使行得正坐得端可卑劣小人的悠悠衆口如何堵得住?

這樣的事難保沒有下次,不如安然赴死還可換得皇帝一絲憐憫愧疚,妻子兒女或許還能夠得到保全。思量再三不由悲從中來,也罷既無意流連於世間,還是早早歸去的好。

飲下毒酒,放聲大笑,笑自己癡傻,笑自己歷經百戰,一世功勳還沒有寥寥幾字動人心絃…….妻子鄭氏經此一番也是徹底涼了心絃,不願再攪入紅塵中是是非非,在辦完丈夫的喪儀後再無任何牽掛,剃去三千煩惱絲,自此常伴青燈古佛爲亡故的丈夫祈福。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了蘭陵王這個北齊的守護神,在高緯昏庸無道的統治下,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四年後,戰火再燃,不得民心的高緯在裏應外合之下接連退敗,北齊在宇文邕的領導下勢如破竹,北齊本就呈現大廈將傾之勢,在其全力一擊之下,終是國破。

蘭陵王此生如曇花一現般驚豔了世人,只留下幽香陣陣。動人心絃的《入陣曲》再一次響起,縱使英年早逝可他仍是美名傳千古的英雄。參考文獻:《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九》《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北齊書·卷七·帝紀第七》《北齊書·卷八·帝紀第八》《北史·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