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在查”

實習生 林奕菲  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繼雲南昆明、重慶各有一項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陷入被質疑風波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遭到質疑。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湖北省武漢市被質疑的作品獲前述第33屆國家級比賽三等獎,項目名稱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

公示信息稱,前述獲獎項目競賽組別是小學組,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兩名小學生完成。他們分別來自三年級和五年級,輔導教師爲王茜和熊曳。

網友質疑,該項目需要研究者進行小鼠實驗,提取裸鼠肝臟腫瘤,且實驗對邏輯性要求很高,小學生難以完成。

針對上述爭議,7月16日上午,負責前述項目的武漢市科學技術館培訓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她16日早上已知曉該事,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同日,澎湃新聞致電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校務辦,校務辦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不瞭解相關情況,學校已經放假。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顯示,前述獲獎項目在《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獲獎名單》中。其公示信息稱,“本項目研究通過建立裸鼠癌症模型,並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爲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臟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最終通過實驗表明“綠茶提取物兒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因此,實驗驗證多喝茶能防癌、抗癌,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多喝茶哦,有益身體健康!”

項目簡介附有兩張圖片,一張爲整齊排列的20多隻小鼠實驗體,另一張爲不同狀態下的不同體積的小鼠腫瘤。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獲獎作品《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被質疑涉嫌造假。該項目公示的唯一研究者是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項目部分工作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完成。

15日晚上,涉事小學生的父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勇彬在科學網發佈道歉信稱,他過度參與了該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

同日晚上,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佈通報,決定撤消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截至目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相關組織部門尚未就《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獎情況針對性發聲,也未公佈相關處理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