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方學者、政治家賈誼寫了一篇穿越秦朝的論文以來,人們津津樂道地談論着秦帝國的興衰,在孫浩暉的《大秦帝國》中,系統地收集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秦政治論述,只是基於“正統史觀”對“仁、義、德”的譴責,沒有觸及興衰的根源,也沒有觸及生存的真理,現在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外國學者是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的。

自從西方學者、政治家賈誼寫了一篇穿越秦朝的論文以來,人們津津樂道地談論着秦帝國的興衰,在孫浩暉的《大秦帝國》中,系統地收集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秦政治論述,只是基於“正統史觀”對“仁、義、德”的譴責,沒有觸及興衰的根源,也沒有觸及生存的真理,現在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外國學者是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的。

地理

秦朝是遠離西方的中國大家庭,與世隔絕,黃河東部有天然的險情,通往黃河以南的戰略要道只有少數幾條,被大山阻隔,在自然地理優勢的阻隔下,秦可以有效地集結兵力,先發制人,他以爲賈古棣說:“他是秦始皇率領的,”。

農業和灌溉

由於鄭國渠和都江堰,秦國的農業資源得到了系統的增加,時至今日,它繼續爲成都平原200平方英里地區的約500萬人供水,司馬遷充分認識到道政渠的意義,在《史記》中寫道:“故關中爲肥沃之年,無壞年,秦以富強,死而諸侯,”然而,強調這些建築來解釋秦的勝利是錯誤的,鄭國渠始建於25年前,一個世紀前秦帝國的崛起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兩項灌溉工程只是加速而非決定性因素。

軍事技術

另一種理論認爲秦始皇的軍事成就歸功於先進的鍊鐵技術,認爲這種技術可以爲士兵配備優於敵人常用的青銅劍,然而,這一理論並沒有得到考古學的證實,根據出土的63處戰國時期遺址,銅劍(270)與鐵劍(27)之比爲10:1,同時,它也表明這些武器是“鑄造”的,而不是“鍛造的”,總之,從考古的角度來看,秦國在冶金技術上並沒有保持壓倒性的優勢。

崇尚男子氣概和軍德

秦國作爲一個與蠻族經常發生衝突的邊疆國家,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這無疑對指揮軍隊對外交往有很大的幫助,秦國人民以殘忍無情著稱,崇尚武力。

準備打破傳統

與中國民族文化相比,秦朝能夠擺脫“倫理與王道”的束縛,更容易制定激進的創新措施,荀子在公元前264年訪問秦朝後,不得不承認“民本淳樸”,官員們恪盡職守,不偏袒,不結黨,然而,他對這個國家沒有儒家思想感到不安,荀子說,沒有這樣的道德,很可能導致秦朝的最後滅亡。

引進國外人才的決心

正是由於秦文化的落後,歷代領導人更加註重人才的任用,在政治上,秦國大膽任用外來人才,秦王嬴政下令驅逐遊客時,才真正意識到山東六國人才在秦帝國體系中所佔的比例,秦始皇唯一自給自足的人才是一名軍事將領。

統治者的長壽

這關係到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雖然在這段時間裏有過短暫的插曲,但總的時間只有8年,秦孝功統治24年,徽文王統治27年,武王統治4年,昭祥王56年,孝文與莊襄共治4年,秦始皇統治37年,這不值得過分強調,畢竟,長壽並不意味着能力,例如,周朝滅亡時,秦朝昭襄王在位51年,周朝統治者周朝南王在位不少於59年。

行政因素

顯然,更具決定性的因素是提高行政效率的計劃、農業改革計劃和商鞅對秦始皇全心全意追求政治和軍事權力的計劃,這比什麼都重要。

1975年,秦國法律等法律文書在今天的雲夢縣出土,這些文書有的屬於《秦律》中有名字的法律,有的通過問答式的方式闡釋法律和法律程序,有的則是系統闡述的典型案例,以指導執行法官,有18種有名稱的法律,如《天律》、《倉律》,無名法律問答也涉及大多數行政法律,但也涉及少數刑事問題,如盜竊、殺人、暴亂和強姦,從內容和精神上講,這些材料大多可以追溯到商鞅時代,他們執行了爲秦國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原則,他們在管理過程中堅持效率、準確性和規定的程序,強調準確的計量數據,注重提高農業生產和保護自然資源。

以上內容摘自《劍橋中國秦漢史》,並從另一個角度對歷史問題進行思考,傳統的歷史觀有正統的王道觀念,這是最牛的,如果我們不去探究一切事物的根源,首先要看它是否“正統”,依據是清點先人,看統治者是不是中國皇帝的後代,二是看個人品德,是否有禮有德,愛民如子,能否實行仁政,最後,我們應該看看祭祀儀式,看看禮儀是否符合傳統,這種學者對歷史的評價無非是:沒有王道、沒有禮儀、沒有仁政等等,在不罵幾句解州等,千年朝代,連話都不改。

傳統史觀中也有“天、地、人”的概念,可以與西方學者商榷,所謂有利的時間、地點和人,當然,秦國的時代並不合適,在史料中很難找到“黃金機遇”,但是地理是非常真實的,秦朝拒絕六國聯軍,漢沽要塞、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天府巴蜀平原都爲秦的生產提供了地理條件,最重要的是仁和,與山東六國相比,秦國政變很少,趙國11位君主中,有10位直接或間接參與政變,更重要的是,上述行政效率取決於體制下政府與民衆的和諧。

歷史唯物主義認爲,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起作用,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春秋戰國攻城略地,是爲了用武力提高生產力,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商鞅的改革廢除了土地分封和井田制度,這在本質上是對生產資料的重大調整,從封建領主手中搶奪生產資料,分給真正的勞動者,同時,他鼓勵勞動生產,從根本上提高了生產力,按照戰國時期的修辭,戰鬥歸根到底是綜合實力,是唯物主義的生產力。

先秦諸子實踐與百家爭鳴:大秦帝國的崛起

大衆講義:如何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插圖來自互聯網,如需轉載原文,請註明出處:《漢學新思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