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事從薩達姆說起。

1990年8月2日,薩達姆·侯賽因下令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

如果不考慮美國可能會來干涉的話,薩達姆的做法是有其戰略依據的。

第一,八十年代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打得伊拉克國庫空空,還欠了周邊阿拉伯國家一屁股債。

薩達姆認爲自己是代表阿拉伯遜尼派,與異教徒伊朗進行的戰爭,爲其他阿拉伯國家做出了犧牲,因此希望科威特能夠免除債務,但遭到拒絕。

欠債的是大爺,大爺一不做二不休,心想既然還不上,就乾脆把債主做掉算了;

第二,科威特與伊拉克有一塊共享油田,薩達姆認爲科威特利用技術優勢正在過度開採,這讓伊拉克喫了大虧;

第三,科威特雖然彈丸小國,但是地理位置優越,剛好卡住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出海口。如果能夠把科威特併入伊拉克,對於伊拉克的石油輸出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第四,最讓薩達姆覬覦的,還是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如果兼併了科威特,兩國的石油資源總量,將佔世界已探明石油資源的20%。到時就可以「攜石油以令諸侯」。

第五,在一戰前,科威特和伊拉克都屬於奧斯曼土耳其,當時科威特的行政地位只是伊拉克轄內的一個自治省。一戰期間,科威特纔在英國的扶持下宣佈獨立,但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過。

因此,薩達姆認爲,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只是恢復自己的固有領土而已,順理成章,沒毛病。

至於美國來干預的風險,薩達姆想豪賭一把,賭美國不願意爲一個區區科威特而大動干戈。

爲了迷惑國際社會,在最近的一次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會議上,薩達姆向與會的沙特、埃及等首腦們賭誓發願、拉鉤上吊——絕不會攻擊科威特。

開會的時候,還特意坐在科威特國王旁邊,跟他稱兄道弟。

所以,這場入侵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1990年8月2日-3日,伊拉克的坦克和步兵,只用了兩天,就佔領了科威特,推翻了科威特現政府。

2

美國人坐不住了,不能讓薩達姆這麼胡來。

爲了把薩達姆的軍隊趕出科威特,美國人必須說服沙特國王,同意美軍派遣20萬人的軍隊進駐沙特領土,向伊拉克出兵。

在時任美國國防部部長切尼的斡旋下,沙特國王法赫德力排衆議,同意美軍入駐沙特,發動「沙漠風暴」行動。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美軍爲首的多國部隊重創伊拉克軍隊,薩達姆被迫將軍隊撤出科威特。

其實,當得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消息以後,還有一隻沙特人的武裝力量來找過沙特王室,希望能夠掛帥出征。

這個沙特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奧薩馬·本·拉登。

本·拉登是出生於沙特的富二代。

他的父親老拉登創辦了沙特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一家建築公司,拉登家族與沙特王室關係緊密,兩個家族的孩子們都在一個學校上學。

本·拉登的父親有55個子女,他排行17。父親去世後,他獲得了一筆不小的遺產,並在家族企業中擔任總工程師一職。

但本·拉登的志向並不是蓋房子,他是一個虔誠的遜尼宗瓦哈比派的教徒。

他的夢想是恢復歷史上伊斯蘭人的榮耀,讓阿拉伯這塊穆斯林土地保持純潔,趕走那些異教徒,包括美國和蘇聯。

在他看來,薩達姆是一個背叛了伊斯蘭教義的世俗獨裁者,其所屬黨派「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是世俗的民族主義政黨,對科威特的入侵,是「非伊斯蘭的侵略行徑」。

於是,本·拉登渴望得到沙特國王的允許,率領自己的武裝力量進入科威特,發動一場蕩氣迴腸、轟轟烈烈的伊斯蘭聖戰,在街頭巷尾消滅伊拉克侵略者。

這裏要提一句他的武裝力量,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基地組織」。

八十年代的時候,爲了在阿富汗對抗蘇聯的佔領軍,本·拉登散盡家財,招募並訓練了一大批穆斯林武裝人員,組成了「基地組織」,其宗旨是消滅全世界入侵伊斯蘭世界的國家。

當時基地組織的攻擊目標,就是阿富汗的蘇聯軍隊。等到1989年蘇聯撤軍,基地組織面臨無仗可打的尷尬局面。

剛好,1990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

本·拉登想抓住這個機會,把基地組織給「轉正」,通過解放科威特,把自己樹立爲穆斯林世界的精神領袖。

帶着這樣的目的,他找到沙特王室中的一位王子艾哈邁德,推銷自己的計劃,希望沙特啓用自己在阿富汗組織、訓練和教育過的穆斯林戰士。

但沙特王室拒絕了他的建議,選擇了更有實力的美國軍隊進駐。

爲此,本·拉登勃然大怒,與沙特王室分道揚鑣。後來,他將沙特的統治家族描述爲非伊斯蘭教徒,多神論者。

他在自己寫的一本《戰爭宣言》中,說道:

「沙特政權背叛了伊斯蘭世界,與異教徒同流合污,協助他們反對穆斯林……把阿拉伯半島開放給十字軍戰士,這個政權違背並反抗神明信使的囑託。」

從伊斯蘭教角度來看,本·拉登的確佔據了道德制高點,這讓沙特王室總是覺得腰桿挺不起來。

最終在2003年9月,美國軍隊全部撤出了沙特,沙特也沒有加入支持美軍的任何聯盟。

3

但沙特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根本扯不斷。

這要從沙特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說起。

阿卜杜勒的祖輩曾經是阿拉伯內志地區的部落領袖,後來被另一個大家族——拉希德家族打敗。

1902年的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年輕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帶了四十多人,突襲了內志地區的中心城市利雅得,幹掉了地方長官,擁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據地。

乘着這次勝利的東風,阿卜杜勒東征西討,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成長爲一個備受尊敬的部落領袖。

1925年,他從另一個部落領袖謝里夫·侯賽因的手裏,奪走了伊斯蘭世界的宗教中心——麥加。

這個謝里夫·侯賽因可不是一般人,一戰期間英國人曾經與他結盟,煽動反對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伊斯蘭叛亂。著名的英國情報員「阿拉伯的勞倫斯」,就是與他和他的兒子們並肩作戰。

本來他有一手好牌,勢力範圍坐落在交通便利的紅海沿岸,又有英法西方國家的支持,統一阿拉伯彷彿唾手可得。

而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地盤,以沙漠爲主,既荒涼,又偏遠。

但結果就是,來自貧瘠土地的阿卜杜勒·阿齊茲,打敗了資源富饒的謝里夫·侯賽因。戰敗後,謝里夫本人流亡塞浦路斯。

193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國,成爲第一任國王。

成立至今,相對於埃及、伊朗、伊拉克等其他伊斯蘭國家,沙特王國的政權十分穩定。

這得益於兩大法寶:石油和宗教。

沙特王國成立之初,經濟拮据,最大的收入來自於從前往麥加、麥地那朝聖的信徒們收取「買路錢」和「香火錢」。

對於一個君主制的國家來說,財政緊張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爲臣民的忠誠度,常常取決於國王有多大能力滿足臣民的財物需求。

20世紀初,英國人在伊朗地區發現了石油,之後伊拉克、巴林等地發現石油。英法等西方的石油公司像蒼蠅一樣紛至沓來,搶佔石油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資源。

新興的世界大國——美國,將寶押在了沙特王國的身上。

1933年5月,美國加州標準石油公司與剛剛成立一年的沙特王國,簽署了一項特許權協議,開始了他們的地質考察和石油勘探。

從此,開啓了美國與沙特之間近九十年的,建立在黑乎乎、黏糊糊的「石油」之上的友誼。

在連續五年不成功的鑽探、已經準備接受失敗之後,1938年3月,美國人終於在達曼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油。

1939年5月1日,沙特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扭動油路開關,宣告沙特阿拉伯這艘石油巨輪,揚帆起航。

石油給沙特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這些財富鞏固了沙特王室的統治地位。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放之四海而皆準。

在阿拉伯的傳統歷史中,一個部族領袖要證明自己的實力和權勢,除了要有軍事實力之外,還要在金錢上足夠慷慨,能及時回應人民的需求,比如賜予他們禮物和現金。

在這方面,沙特王室做得還不錯。

他們爲人民提供了現代化的醫院、學校、交通設施和商業機會,爲上層階層提供了豐厚的財富和任性,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土豪國家。

4

說個人見人愛的小例子。

1987年2月的時候,一隻沙特代表團祕密訪問中國。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到中國的導彈基地驗貨,看看DF3導彈執行發射程序的全過程。

驗完貨後,沙特人很滿意,於下半年簽訂合同,以35億美元不打折的價格買走35枚DF3,射程覆蓋整個中東地區,以至於薩達姆在1990年對科威特動武的時候,不敢對沙特有一點非分之想。

大家不要小看中國賺得的35億美元,今天看不算什麼,但要知道我們國家當時的外匯儲備僅僅只有20億美元。

再後來,沙特又相繼從中國買了一百多枚「東風快遞」,成爲「中國製造」的忠實客戶。

石油除了給沙特帶來了財富,也給它帶來了一定的國際話語權。

1960年,沙特石油部長塔裏基和委內瑞拉石油部長阿方索,邀請了其他富油國的石油部長到巴格達開會,會上成立了歐佩克組織,當時他們佔世界出口石油總量的80%。

該組織的使命爲:

第一,通過控制石油產量,保衛石油價格;

第二,促進當地政府對自有石油資源的控制。

沙特毫無懸念地成爲歐佩克組織的領袖,在此後的60年中,每次世界石油風波的前臺幕後,都離不開沙特的身影。

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是歐佩克組織的一次成功出擊,這是人類第一次用石油做武器,進行的經濟戰爭,讓全世界見識了石油資源一旦被掐住脖子,會發生什麼。

當時正值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爲了打擊以色列及其盟友,歐佩克成員國宣佈對部分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造成了油價從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接近12美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次危機對美國、西歐和日本的汽油供應造成了沉痛打擊。各國對汽油實行限額供應,在加油站排隊的車越來越多,車主根據車牌號按照指定日期輪流加油。

對經濟的影響顯著,美國GDP下降4.7%,日本下降7%,歐洲下降2.5%。

蝴蝶效應還引發了越南戰爭中的南越燃料短缺,加劇了其在與北越作戰時的軍事劣勢。

不過,沙特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打擊以色列,對於沙特王室來說,利益永遠比政治正確重要。

早在1945年,沙特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美國軍艦「昆西號」祕密會見的時候,國王就明確表示,雖然本人不喜歡美國對以色列猶太人的立場,但不影響沙特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而羅斯福則承諾,只要沙特能保障對美國的石油供應暢通,美國將保護沙特王室千秋萬代。

這也是五次中東戰爭,沙特都沒有直接參與的重要原因,沙特王室一向奉行利益優先,政權穩固優先。

所以,沙特發動石油禁運的真正原因,並不是爲了聲援埃及和敘利亞,而是在於從西方的石油公司手裏,奪取石油市場的控制權和話語權。

我命由我不由人。

5

前面說了,沙特政權的穩固有兩大法寶,一是石油,而另一個就是宗教。

這要從沙特王族的祖先——穆罕默德·本·沙特說起,他是當時阿拉伯的一個部落的酋長。

1740年,他與伊斯蘭教瓦哈比派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結盟,宣誓雙方對彼此忠誠,在阿拉伯半島打出「反清復明」,不對,「純潔伊斯蘭」的口號。

沙特與瓦哈比倆人,一武一文,政教合一,一個負責軍事政治,一個負責宗教事務,共同在阿拉伯建立了新政權。

此後的一百多年裏,沙特家族的勢力起起落落,直到190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利雅得之戰中異軍突起,最終光復了祖上的霸業。

沙特阿拉伯王國繼承了家族傳統,政教合一,《古蘭經》是最高憲法。國王權力受伊斯蘭教義約束。重大決定需經瓦哈比派宗教領袖——烏里瑪(泛指伊斯蘭教學者)授權。

在阿拉伯國家,如果和宗教領袖不能搞好關係,那麼政權的穩固就會出現大問題。

前車之鑑就是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國王過度世俗化的開放政策,衝擊了當地伊斯蘭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以政教分離爲目的的宗教改革,招致宗教人士的強烈不滿。

沙特王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宗教的力量,這使他們在政治改革中慎之又慎,不敢越雷池一步。

比如,在1990年海灣戰爭中同意美軍進駐沙特的問題上,沙特國王並不是一錘定音的人。

沙特王室在與宗教領袖烏里瑪進行了耐心細緻地說服工作之後,烏里瑪才重新考慮了他們的立場,並最終宣佈,正式批准國王採取一切手段阻止邪惡力量對王國的侵略。

君主制,加上瓦哈比派國教,雖然有利於國內統治,但沙特給世界的印象從來就是極端保守、獨裁專制。

這尤其體現在女性問題方面。

在沙特,對於女性的規定很多,比如出門必須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工作場合,男女必須被分隔開;在法律層面,女性在法庭上不會被視爲稱職的證人,女性證詞需要法官酌情決定是否採納;法律允許一夫多妻……

最厲害的是一項監護制度,賦予男性(父親、兄弟或丈夫)控制女性生活各個方面的權利。

女性想要就業、求學、出國旅行等,都要有其男性監護人的書面許可。

鑑於來自國際的壓力比較大,沙特政府也嘗試着在女性權利上做一些適當改革。

2018年6月24日,沙特政府解除了女性駕車禁令,宣告了世界上最後一個禁止女性開車的國家,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堪比人類登上月球。

6

在獨裁和專制方面,沙特王國一直爲西方人所詬病。

這兩年,最吸引眼球的國際事件,莫過於沙特流亡記者、對沙特政府持不同政見者——卡舒吉,於2018年在進入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後,人間蒸發事件。

據英國傳媒《中東之眼》報道,10月2日,爲了與女友辦理結婚所需文件,卡舒吉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進入沙特領事館後,被沙特政府派出的暗殺小組,活活肢解,過程持續7分鐘,手段殘忍。

看來西方小報也是唯恐天下不亂,這麼誇張的情節是恐怖片看多了吧。

沙特當局事後已經承認,卡舒吉是被謀殺,但是死亡原因是由於被人錯手勒死。

土耳其媒體稱,當時沙特政府派來的15人小組,起初想勸卡舒吉回國。

但卡舒吉意識到情況不妙就大聲喊叫,行動小組慌忙勒住他的脖子、捂住他的嘴,最終導致了他的意外死亡。

行動小組爲了掩蓋罪行,派了一個人穿上卡舒吉的衣服、戴上他的眼鏡,又沾上鬍子,從領事館離開,造成卡舒吉活着離開領事館的假象。

而屍體,則被他們用工具肢解成幾個部分,然後丟棄,但直到現在,依然不知道真實的下落。

土耳其和許多西方國家指責,這起案件的幕後操縱者,是現任沙特王儲穆罕默德,他是現任國王薩勒曼的兒子,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孫子,世界上最有權勢的85後。

這幾年,由於國王薩勒曼已經年邁,且傳聞他已經患上了癡呆症。

王儲穆罕默德已經是沙特王國的實際掌控人,他以政治改革、鐵腕打虎聞名,那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他要將沙特帶向何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