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古裝片十分流行,但觀衆們看着有趣,卻對片中的古代貨幣概念模糊。就像《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與黃蓉初次見面時,郭靖請黃蓉喫飯花了二十兩銀子,而《明史》中記載,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只有四十五兩。

那麼古代是否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可以“一擲千金”呢?當然是不能的,或者說古代人出們都不會帶整錠的銀子,因爲很難花出去。那你知道古代人花的都是什麼樣的錢嗎?

白銀早期不流行

從漢朝開始,白銀就被當做貨幣來使用了。不過,那時候的白銀使用頻率並不高,大多隻作爲儲蓄存款來使用,人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多用銅錢。

直到明清時期,歐洲人的航船進入美洲,開採了大量的銀礦,並用這些銀子購買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轉賣,使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後,中國民衆纔開始普遍的使用白銀作爲貨幣。

剪銀子花

儘管明清時期白銀成爲了主要的流通貨幣,但是整錠的銀子面額很大,在市場上購買東西很不方便。因此,民間經常想辦法將整錠的銀子剪成很多塊,例如《紅樓夢》中將五兩的銀子剪去兩邊,留下的中間部分當做二兩給了姑娘。

不過剪碎的銀子,並不規則,也沒有統一的大小,所以重量也無法確定,手中的錢該如何計算呢?自然是要拿稱來稱。各地民俗館中常見有專門用來稱銀子的稱,叫做戥子。

“一角錢”的由來

儘管剪碎的銀子有幾兩、幾錢、幾分、幾釐的諸多差距,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成塊狀的,這就造成了日常買菜仍然很難“找零”,所以人們將“一塊”錢剪下一角,謂之“角”。

這個一角錢不同於現在的一角錢,在明清和民國時期,一角錢是比較值錢的,通常一角錢可以換數十枚銅錢。不過也是因爲剪的實在太小了,所以很難統一重量。

清末時期出現了統一的銀幣,將重量進行了統一。由於這種銀幣是圓形的,所以喚做“一圓”,又寫作“一元”、“一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貨幣的原型了。#銀子#郭靖#白銀收藏

直到明清時期,歐洲人的航船進入美洲,開採了大量的銀礦,並用這些銀子購買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轉賣,使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後,中國民衆纔開始普遍的使用白銀作爲貨幣。

剪銀子花

儘管明清時期白銀成爲了主要的流通貨幣,但是整錠的銀子面額很大,在市場上購買東西很不方便。因此,民間經常想辦法將整錠的銀子剪成很多塊,例如《紅樓夢》中將五兩的銀子剪去兩邊,留下的中間部分當做二兩給了姑娘。

不過剪碎的銀子,並不規則,也沒有統一的大小,所以重量也無法確定,手中的錢該如何計算呢?自然是要拿稱來稱。各地民俗館中常見有專門用來稱銀子的稱,叫做戥子。

“一角錢”的由來

儘管剪碎的銀子有幾兩、幾錢、幾分、幾釐的諸多差距,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成塊狀的,這就造成了日常買菜仍然很難“找零”,所以人們將“一塊”錢剪下一角,謂之“角”。

這個一角錢不同於現在的一角錢,在明清和民國時期,一角錢是比較值錢的,通常一角錢可以換數十枚銅錢。不過也是因爲剪的實在太小了,所以很難統一重量。

清末時期出現了統一的銀幣,將重量進行了統一。由於這種銀幣是圓形的,所以喚做“一圓”,又寫作“一元”、“一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貨幣的原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