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國際每日晨訊:

宏觀策略:人行貨幣政策操作仍較剋制,內地第二季GDP增長優於預期

上週人行進行3,3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4,000億1年期MLF操作,全周淨投放5,300億,由於MLF操作利率不變,所以預期本月LPR利率不變。我們認爲人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仍較爲剋制,以精準滴灌疏通傳導機制爲主,後續仍有降逆回購利率及定向降準的機會,但不會大規模擴表,所以今年下半年港股出現單邊整體(週期股、增長股、價值股普漲)大行情機會較小。

內地第二季GDP同比增長3.2%,上半年同比減少1.6%,優於市場預期,第一至第三產業分別同比增長3.3%/4.7%/1.9%。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GDP增長的主要來源,第二季投資拉動GDP 5.01%增長,主要是基建及房地產投資,淨出口拉動0.53%,消費拖累2.35%。6月社零同比減少1.8%,1-6月社零累計同比減少11.4%,環比改善2.1個百分點,但網上實物銷售同比增長加快至25.7%,實物網上零售佔比增加至25.2%,主要由於618網上促銷活動拉動網上零售。我們認爲線下往在線轉移是個大趨勢,對電商、快遞、雲計算、數據中心等行業長期利好。

恒指公司昨日公佈將於2020年7月 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數,新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後最大30間於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包括網絡、金融科技、雲端、電商及數碼業務。由於恒生指數成份股的結構落後於市場發展,因此改革恒指及推出科技相關指數是迫在眉切,但我們不認爲恒生科技指數能夠完全取代恒指,而是兩個指數並行發展,像納指跟道指一樣。目前投資者的倉位若持有過多科技股,他們難以用指數期貨或期權對沖持倉,而香港的股票期權只涵蓋市值較大或成交量較多的股份,爲投資者帶來不便。我們預期港交所未來或推出與恒生科技股指數相關期貨或期權產品,而ETF發行商亦有望推出追蹤的ETF,這有利豐富港股市場的產品及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TMT:恒生科技指數將於7月27日(下週一)推出

恒生指數公司將於7月27日(下週一)推出恒生科技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後最大30間於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騰訊控股(700 HK)、阿里巴巴-SW(9988 HK)、美團點評-W(3690 HK)、小米集團-W(1810 HK)、舜宇光學科技(2382 HK)、中芯國際(981 HK)、阿里健康(241 HK)、京東集團-SW(9618 HK)、金蝶國際(268 HK)及平安好醫生(1833 HK)。

醫藥:藥明康德(2359 HK): 中國實驗室快速恢復,費用率下降導致核心盈利超越預期

藥明康德於7月20日晚月發佈中期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營業額將同比增長22.68%至約72.6億人民幣,較我們預期高出4.6%,而反應公司核心業務情況的非國際會計準則經調整核心淨利潤則同比增長28.85%至約15.2億人民幣,顯著超越預期。由於公司1季度受衛生事件影響利潤率大幅低於以往,我們早前在利潤方面作了保守預期。根據我們與公司管理層溝通,2季度核心淨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趕工導致設備利用率提升,而且銷售管理費用率等大幅下降。

中泰國際評論:我們將上述新聞視爲正面信息,收入上漲反應公司中國實驗室全面恢復,而費用率的大幅下降則表明公司在疫情應對方面非常成功,我們建議積極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