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重寶寶源當十雕母一枚,臺灣清錢收藏家陳鴻禧舊藏,此錢採精銅所鑄,錢體碩大厚重,銅質精純,呈金黃色,字體立體深峻,筆畫爽利,地章平整光滑,全身無鑄造痕跡,包漿呈褐色,猶如一層巧克力殼,熟舊自然,雖歷經鑄錢及把玩,卻仍不失其風采神韻,極爲罕見,十分難得,爲清錢中之頂級珍品。

清代,在《皇朝文獻通考·錢幣考》一書中寫到,各省鑄錢均須“例由戶局先鑄祖錢、母錢及制錢各一枚,頒發各省,令照式鼓鑄之”。故此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精煉黃銅製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後用母錢翻砂鑄流通錢,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爲手工雕刻而成,在錢幣鑄行流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質,加上錢局使用後往往存盤入庫,故民間流傳甚稀,而其工藝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錢無法比擬的藝術觀賞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