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西爾維婭·A. 厄爾SYLVIA A. EARLE

海洋學家西爾維婭·厄爾是國家地理的駐會探險家和馬尾藻海聯盟指導委員會的聯合主席。作爲藍海與深海勘探和研究事務所的創辦人,她擔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首席科學家,並已進行海下探索達數千小時。

我浮在百慕大附近的海上,金色的馬尾藻團裹着我的身體,我幾乎能感受到陽光、二氧化碳和水進行神奇的光合作用時產生的能量。我陶醉在這種感覺裏,我看到微小的氧氣泡——這是光合作用的副產品——升上水面,又融入周圍澄澈海水裏數萬億硅藻、藍綠細菌和其他浮游生物製造的氧氣中,我感到興奮不已。

一羣鰺在半透明的金色馬尾藻團下覓食。攝影:戴維·杜比萊

馬尾藻海中有大量的馬尾藻和棲居在其中的微小生物,它就是一個活的實驗室,帶來了關於海洋如何及爲何每時每刻都與每個人、每個地方息息相關的重要發現。

1986年,人們正是在馬尾藻海中發現了原綠球藻,這是地球上最小也是數量最多的光合生物。現在已知在全球範圍內,大氣中20%的氧氣是由原綠球藻生產的。海洋中的生物呼吸的氧氣及空氣中超過一半的氧氣是由海藻和微生物製造的。它們吸收二氧化碳,再在水的參與下將其轉化爲糖,爲複雜的海洋食物鏈提供養分,位於這個食物鏈頂端的是金槍魚、鯊魚、鯨魚——和我們。

20世紀30年代,動物學家威廉·畢比和工程師奧蒂斯·巴頓乘坐一艘小型潛水器潛入百慕大附近的馬尾藻海中,觀察到一些生物白天在深達近千米的海底活動,晚上則游到海面上捕食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海藻——它們彼此之間也是如此。這些遷徙的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羣體,如今在氣候科學中將它們專門定義爲“藍碳”——即在生物組織內發現的二氧化碳,這些生物小至比本頁上的圓點還小,大至如藍鯨那麼大。

在陸地上,森林也會吸收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但陸地佔據的面積遠遠小於活躍的海洋。在馬尾藻海中,至少有14個主要動物羣體靠這些漂浮的海藻森林生存或在其中穿梭遨遊。生物學家勞倫斯·梅丁發現,在百慕大附近,一次就能捕撈到很多浮游生物。

數十年來,人們對馬尾藻海的洋流進行了測評,測量了水的溫度和化學成分,並記錄了其遷徙的野生動物。這些發現揭示了海洋在調控氣候和天氣方面的作用,以及維持我們生存的過程。

馬尾藻海中還存有人類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的證據,這些影響包括垃圾傾倒和未受監管的祕密非法捕撈。2010年,一項與百慕大政府聯手進行的工作創建了馬尾藻海聯盟,2014年改爲馬尾藻海委員會。我們的任務是:保護馬尾藻海,在聯合國尋求保護全球海洋的同時,把它作爲地區性保護行動的範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