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剧中由童瑶饰演的顾佳是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又是换房又是求人,可谓费尽了心思,但开学没多久顾佳就得罪了家委会会长木子妈妈,借由木子的生日会趁顾佳不在把她的孩子锁在房间。

当顾佳赶过来时,看到孩子被吓得直哭心疼得不得了。稍加安慰后准备回家,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返回去脱下高跟鞋,把木子妈妈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关进房间暴打一顿,然后抱着孩子扬长而去。

剧中的配音是:30岁了,第一次动手打人,因为比起体面有了更宝贵的事和想保护的人。一下子被戳中了泪点。

当妈以后,就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柔软,因为希望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孩子更温柔些;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强,因为想要为孩子遮风挡雨,平安护航。

看到这里的时候,作为一个妈妈,我也忍不住在思考,如果我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处理?以前听过有的妈妈从小送自己的孩子去学跆拳道用以防身,现在看来,比起孩子,妈妈是不是更应该要先学会啊,不然难道要任人欺负么。

哎,当妈真的太难了,十项全能,啥都要会。

虽然这只是电视,剧情未免有些夸张,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融入校园团体环境,免不了会跟其他小朋友磕磕碰碰闹不愉快,当然在这个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并不提倡武力解决问题,如何解决和引导是每个父母都将会面临的必修课之一。

1. 不牵扯大人之间的矛盾

大人往往喜欢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归属物,让孩子跟自己站队。

比如剧中的木子妈妈,因为跟子言妈妈(顾佳)之间有点不愉快,利用自己是家委会会长的职权让其他家长跟自己站队,从而导致其他的小朋友都不和子言玩。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跟邻居闹矛盾,就会要求我不准跟那家的孩子一起玩,我当时对这种要求很反感,但我爸就会说,没事你去吧,你们玩你们的,大人之间的事跟你没关系。

纪伯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关于孩子的诗曾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他借由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他与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选择交朋友的权利,父母是他的监护人,但并不是他思想的掌控者,更不应该让孩子为大人之间的矛盾来买单。

2. 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

跟大人之间有矛盾不牵涉小孩一样的道理,当孩子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大人也不必急着掺和。

很有可能神兽们上一秒打架哇哇哭,下一秒又一起玩耍嘻嘻笑,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大人那么记仇。

当然,如果小孩之间打得很激烈,大人还是应该及时制止,以免由于不小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后续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个人觉得父母不需要做过多的限制,如果他们还愿意一起玩就让他们一起玩,如果他们不想在一起玩了,也不必勉强,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就好。大人之间也没必要因为孩子闹不愉快而有所芥蒂。

3.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

当孩子之间起冲突时,父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小孩被欺负,着急地想要弄清是非对错。

其实这个时候,最应该停下来问问,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是伤心,生气,还是紧张,害怕,又或者无所谓?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从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对她长大后无论是情绪管理和还是情商培养都非常重要。

仔细想想,我们不懂得如何拒绝,缺乏同理心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去争取,都是源于小时候的情绪没有被看见被重视,习惯了漠视和隐藏,久而久之也就变得不敢表达不愿表达了。

当然育儿这件事知易行难,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恐怕所有的理论知识根本来不及实践,就去凭本能行动了。剧中的顾佳本不是蛮不讲理的悍妇,但为了孩子同样可以大打出手。

我们不一定有那么勇敢,但至少可以提前做些储备等真正遇到的时候才会不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