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曉嫺

中國創業失敗率高,是這4個原因

從2016年倡導全民創業後,燃起了很多人的創業夢想,因爲誰都想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實現財富自由。但大數據調查顯示,中國的創業失敗率高達94%左右,但硅谷創業失敗率卻只有50%左右。同樣是創業,結果爲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一共有5點原因:

第一、在創業之前,沒有做過項目調查;

第二、在自己能力圈外的創業;

第三、跟着風口亂跑,看什麼賺錢就做什麼;

第四、創業之前,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創業知識和模式;

第五、創業之前沒有把產品放到市場上去驗證。

而第5點其實是失敗和成功的關鍵點,在創業知識體系中,把小範圍小成本產品市場驗證,叫做精益創業。

所有創業失敗的人,大部分都不符合精益創業的條件,都是想到什麼做什麼,看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也不管自己的能力圈、背景、資源等信息,跟所做的事情匹不匹配,就一頭扎進去。這種創業如果成功了,纔是奇蹟,失敗反而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創業成功率,先要學習創業的方法和基礎知識,其次要採取精益創業模式。有人可能會說,我不創業,成功或失敗跟我沒啥關係。其實不然,因爲創業屬於一種思維,具備創業思維的人,在職場中一定是升職加薪最快的。而打工思維的人,可能一個坑裏呆十幾年,這就是爲什麼要學習一點創業知識的原因。

重新定義3種底層思維模式,創業成功率可達99%

沒有經歷過創業的人,或沒有學習過創業系統知識的人,一定認爲創業的風險非常大。而事實是,不學習創業知識,風險確實是很大的。比如,我從報社離開後出來自己創業,幾年時間不僅輸了所有積蓄,還輸了兩套房子,現在想起來,真的是有點遺憾。

因爲後來我通過閱讀,學會了如何把創業風險降到最低,收益儘可能提到最高,結果一年公司就起來了。回想往日多年的創業之路,所有的失敗,其實都是爲自己的無知買的單。

所以,我深信一個人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對事物認知的變現。如果財富超過認知的時候,這個世界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掉你的財富,直到認知和財富匹配爲止。

在創業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了解一下,創業的3種底層思維,升級一下自己的認知系統,和思維質量。

第一種底層思維:創業的成功通路,是試錯試出來的,而不是計劃出來的。因爲大腦想的和市場間,存在一個消費者的思維距離,這個距離只有通過直接接觸反饋,才能消除。

第二種底層思維:創業成功的期限是永遠。有人設定了我一年要做到怎麼樣怎麼樣,結果一年後沒做到,人就泄氣了。如果你想快速成功,結果很可能是快速失敗,創業從來都是一條不歸路,上去了你就別想停下來,除非你不做了,退休了。而且,創業不可能一上來就成功,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都是時間磨出來。

第三種底層思維:創業最終目的雖然是賺錢,但做的卻不是賺錢的事,而是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錢自然就來了,如果眼裏只有錢,成功的可能性就低了很多。

我們除了要了解這3種創業的底層思維,還需要知道創業的具體方法,接下來我們就通過《精益創業》這本書,找到成功率99%的創業方法。

掌握創業的5個步驟,讓天下沒有做不成的生意

《精益創業》的作者是埃裏克·萊斯先生,這本書中所介紹的精益創業的方法,無論企業大小,或個人都非常實用,即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驗證產品是否符合用戶需求,靈活調整方向。

如果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最好能'快速地失敗、廉價地失敗',而不要'昂貴地失敗';如果產品被用戶認可也應該不斷學習,挖掘用戶需求,迭代優化產品。

但只是知道理論還比較難操作,根據書中內容,我們把這個方法總結成5個步驟。

第一步、重新定義產品,從模仿開始,降低執行難度

很多創業者在第一步就走錯了,90%以上的創業者都死在創新上。但你反過來看看,那些商業巨頭,他們做事情都是找到模仿的源頭,只不過從一個地方或領域,挪到了一個新的領域和環境,甚至很多直接是抄商業模式。

但偏偏創業者小白,就喜歡搞創新,搞一個死一個。其實曾經我也是搞創新中的一員,後來沒有一個創新成功的。

你所謂的創新,可能根本不算,早就被各界大佬嘗試過了,失敗了,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失敗的項目,你最終看見的都是呈現成功的狀態和產品。

所以,創業要從模仿開始,風險小難度低。其次,就是要升級對產品的認知,你研發的不叫產品,叫用戶痛點解決方案。但這個痛點很難找,有時候你以爲的痛點,根本就不痛,解決不解決無關緊要,痛點就是產品的源頭,源頭錯了,產品自然是賣不出去的。

那怎麼確認痛點和產品定位的對錯呢?


第二步、找到魚塘試魚餌,從驗證開始

大部分人失敗在第二步,很多創業者研發好產品的時候,也不拿到市場上去驗證,最多問幾個朋友,然後就開始規模生產銷售,一到市場上發現,完蛋,賣不出去。

產品好不好,你是問不出來的,特別在中國,沒有一個人會當着你的面,說這是一個很爛的東西,都會委婉的告訴你挺好的。

你怎麼才能聽到真話呢?一個字,賣。不要問他好不好,直接讓他掏錢,如果他真的覺得挺好,就會掏錢,不掏錢說什麼都是假的。

在賣的時候,還涉及一個問題,就是你在哪裏賣?比如,你在學校裏面賣柺杖,肯定賣不出去,是吧,魚塘不對,你的魚餌跟魚不對口啊。所以,你要知道你的用戶羣體是誰,你的魚餌誰最喜歡,在沒有魚的魚塘,或者不對口的魚塘,你怎麼能賣得掉產品呢?

在精益創業中,這個關節是最重要的,它可能持續一年左右。因爲你要通過不斷的試錯,找到市場真正需求的產品,而不是你大腦中認爲的需求產品。產品賣的不錯了,然後再開始下一步,成功率基本已經過半了。


第三步、擬定增長戰略,從小範圍開始。

在我們驗證產品後,不要着急擴張,我在創業高峯的時候,就是死於急於擴張。當時我投了一個電視節目,然後整合了上海上百家經濟園區,結果攤子太大,資金鍊跟不上,產品驗證不到位,一次就搞到我回到解放前。

在產品有銷量之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一個小範圍,去驗證你的商業模式。因爲產品過關率,不代表你就一定能成功,還得看你的商業模式,能不能在市場上走得通。如果在小範圍內走通了,再大一點,大一點再通了,就再大一點。然後一邊慢慢拓展,一邊搭建你的組織架構,組織架構也很重要,否則攤子大了,你的組織架構承載不了,也會失敗。

組織架構OK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上高速公路快速發展了,但在發展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一個數據指標。

第四步、注重執行指標,而非虛榮指標,從有效數據開始

虛榮指標指的是一些不能產生實際收益的數據。比如註冊用戶量啊,其實有的用戶都是殭屍粉,轉化率特別低。這個現象經常出現在那些拿到風投的公司,因爲要給投資人漂亮的數據,他們纔會追加投資,但最後如果一味的只聚焦虛榮指標的話,企業一定做不下去的。

而執行指標就很實際,我就看轉化率,實際收益,其他都是假的。對於我們普通創業者來講,這點特別重要,就像抖音上的粉絲,其實就是一個虛榮指標,如果行業模式不對,幾百萬粉絲轉化不了,那這幾百萬粉絲你認爲有價值嗎?

第五、從模仿到超越,再到創新,從品牌開始

最後一步我們從模仿到超越後,一定要想辦法創新,打造自己品牌形象。爲什麼開始不打造,因爲開始創新的成本太大,需要的時間太長,一不小心就死了。

當你有了一點基礎之後,這個時候,再用精益創業模式,小範圍的去尋找創新的口子,這樣的內部創新的創業模式,風險是最低而成功率卻是最高的。


創業失敗率雖高,卻是實現財富自由可能性最大的途徑

如果有機會,我建議每個人都要去嘗試一次創業,雖然創業失敗率很高,但卻是實現財富自由可能性最大的途徑了。而且只要掌握方法,創業風險幾乎是沒有的,如果有也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的。爲什麼呢?

因爲你不用傾家蕩產去創業啊,你可以先通過副業的方式,先保證自己的溫飽問題,然後慢慢用一年時間,通過精益創業模式,找到自己合適的領域和事情,再開發一個產品去試錯。雖然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長,但它的回報卻是無限的。

但我不建議大家在開始的時候,保證不了溫飽的情況下去創業,保證不了溫飽會讓你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最終失敗就成了必然的結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