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思伯在不久前推出的ITX機箱喬思伯V8靠着他獨特的抽拉式結構以及長條形的外觀引起了不少熱議,畢竟現在市面上的ITX機箱都是框架或者面板組裝起來的產品,這種類似外置顯卡倉的抽拉式設計應該在機箱上還是首次。對於這類新玩物我怎麼可能放過不搞一臺回來摸摸分享給大家呢?

一、箱體介紹

V8給人第一眼觀感相較於喬思伯以往的機箱要更加冷峻以及穩重,應該是配色上的改變以及那優雅的圓弧所產生的效果。

V8外殼主體依舊採用喬思伯最拿手的鋁鎂合金打造,並且做了比較明顯的拉絲處理,實際觸感還是比較溫潤細膩的,並非普通拉絲工藝所能比擬。

散熱孔巧妙的設計在外圈,並且爲金屬材質,從這裏也能看得出喬思伯V8外框的用料非常厚實,達到了2.0mm的厚度。

前面板的IO面板接口數量不算多,但功能性上卻一點都不低,分別爲電源鍵、USB3.0接口、耳機麥克風一體的3.5MM接口以及一個USB3.0 GEN2的Type-C接口。要是這個USB3.0接口用的是非卷邊設計就更好了。

機箱頂部也有開設散熱孔,散熱孔的打孔細節做得還是相當不錯。

機箱的左側面有一個大面積的散熱網,材質同樣是鐵網,這裏的開孔是爲了給顯卡提供風道。

根據機箱背後的孔位可以看出可以在背部安裝一把120/140mm的風扇;顯卡槽位爲雙槽,豎裝的方式;主板則爲在底部的臥裝,顯卡與主板之間是不用PCIE延長線連接的,設計非常巧。

值得一提的是背部還設計了兩個小把手以方便抽取出內膽。

機箱的右面同樣是一個大面積的散熱網,這裏應該提供給電源以及CPU散熱器所需的風道。

機箱底部有比較明顯的分層組裝,這個等下大家就知道原因了,四周幾個小小的橡膠腳墊彈性不錯,防滑效果也很穩固。

接下來就抽出內部結構看看。

完全抽出來的樣子,還有種買一送一的感覺。

外框內部的底部上面可以看到有一大塊的限位槽,由於橫向寬度很長,所以內膽的滑動是非常順滑以及穩定的,抽拉過程中很輕鬆,並不會產生卡頓的感覺。

內膽的滑軌用料也是很厚實,經得起折騰。

內部框架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把20cm的進風風扇了,就是這把風扇從機箱前部吸入氣流供後續的部件使用。

整個框架周圍均有大量的圓形開孔,在能減輕重量的同時還能保證散熱效果。

內部框架上部設計了一個240冷排的安裝支架,好像喬思伯特別喜歡在這種體積的機箱玩極限設計。

拆卸下來後的240冷排支架。

拆卸下來後就可以看到清楚的內部結構了。

這塊區域就是主板的安裝空間,支持ITX以及DTX主板安裝,底部同樣有散熱器支架的安裝窗。並且V8可以支持最高195mm的散熱器,幾乎市面上所有散熱器都應該不是問題了吧。

在機箱前部的區域是電源倉以及硬盤倉。

硬盤倉同樣有圓形的開孔,可以支持同時安裝兩個HDD硬盤或者惡一個SSD硬盤。

硬盤倉支持快拆結構。

電源倉方面則支持SFX以及SFX-L的電源。

這次電源倉的設計就要比A4的好上不少,不過V8畢竟在體積上要大不少,還是有不少可操作空間。

電源倉的出線孔設計在底部,剛好接近主板的供電口,這次最粗的主板電源線再也不用走線走到頭疼了。

內膽右邊有給電源以及風扇的散熱通道。箱子到這裏也就介紹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來裝機吧。

二、裝機配置

CPU依舊是大家熟悉的R7 3700X,其發熱量剛好能檢測V8的散熱能力。

主板方面我新購買了一塊ROG B550-I GAMING,這塊B550-I GAMING的供電模組沒記錯是跟X570-I是一致的,因此超頻能力還是有保障的。

可惜眼睛是瞎眼,並不會亮。

I/O接口數量方面雖然比跟上一代差不多,但是規格卻要高很多。

供電模塊處還有一個小風扇輔助散熱。

內存選了安鈦克的Katana RGB DDR4 3200內存。

不得不不說這套內存顏值是真的高,還有馬甲分量也非常重。

頂部燈帶在關機狀態下呈現鏡面效果,而在亮機時候則是均勻的RGB燈帶。

散熱器方面本來是打算上喬思伯的CR-1100這個龐然大物的,畢竟CR-1100那165mm的身高還真不是一般機箱能裝下,但V8最大支持195mm的高度,因此理論上是沒問題,但實際安裝時候由於B550-I GAMING的供電區域馬甲太高了,跟CR-1100衝突了,所以只好上240水冷了。

240一體水搬出我的好搭檔喬思伯天使眼240PRO水冷。

天使眼的冷頭有着大面積的ARGB發光區域。

風扇方面也有一圈漂亮的水晶邊框。

電源方面V8支持到SFX以及SFX-L的電源,根據我個人以往的裝機經驗直接選最小的SFX就好了,沒必要追求要SFX-L的電源,那樣會浪費很多的藏線空間,全漢的MS450就是SFX電源裏面最爲經典的產品了,並且性價比也非常高。

全漢MS450在閒魚上面不少商家都是在以350+左右的價格全新開賣的,真的很不錯。

並且還是全模組的設計。

硬件就介紹到這裏了,接下來看看裝機體驗吧。

三、裝機體驗

在組裝時候我個人推薦首先安裝電源,先把電源倉上的支架拆卸下來。

然後固定在電源上。

再放入電源倉內部即可,放入前最好先把線材都從底部的出線孔引出,方便後續的接線。

主板CPU電源線我推薦從框架外面走,那樣會更加方便並且能減少箱體內的線材數量。

順帶補一個材料厚度測量,內部框架鋼板用料達到了1mm的厚度,多餘的厚度是烤漆加上去的,分量足加結實就是上手的第一印象。

接下來把主板部件都安裝完,這個過程就沒啥好說的啦。

然後先把主板放進機箱內部固定好,接着把冷排固定在機箱頂部的冷排支架即可完成安裝了。

整個安裝流程是非常方便的,並不會碰到一些角度刁鑽的問題,不過由於V8架構問題,導致了V8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背線空間,因此直接找個地方堆好就可以了,還省事。

接下來直接把顯卡往主板上扣就好了,也完全不用擔心其他地方會阻礙顯卡的安裝。

安裝完畢後的效果,其實V8的結構由於頂部是可打開的,因此增加了不少內部的可操作性空間,整個過程都不會像以往的ITX或者A4機箱那樣有很多阻礙的地方,很輕鬆。

接下來只要把內部框架推進外殼即可大功告成了。

在V8開機後正面幾乎感覺不到機器在運行,只能通過側窗透出的點點光芒判斷。

內部的RGB配件算是完全消失於機箱內部了,那些非RGB玩家應該會非常喜歡。

尾部的燈扇這麼一看還有點像一個噴氣式發動機。

四、溫度測試

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個機箱的散熱表現如何了,我直接把R3 3700X超頻到4.3Ghz來給這個機箱提供溫度壓力,默頻的3700X我實測是完全對這個機箱構不成一點威脅的。首先來看3D MARK的數據。

3D MARK整個跑分過程溫度表現還是挺不錯的,R7 3700X全程穩定在了4.3Ghz的頻率,溫度方面一直在60°C左右徘徊,屬於非常不錯的溫度表現;顯卡由於各家的風扇轉速與GPU溫度之間的調教都有不少的差異,有些偏向於溫度性能,有些偏向於靜音表現,因此這個顯卡溫度僅供一個參考,我這塊HOF 2060 SUPER顯卡溫度全程在60°C左右徘徊,風扇轉速並不高,因此屬於完全可壓制的範圍之內,也就表明了V8在顯卡散熱這塊是完全沒問題的,畢竟顯卡能從機箱側面的進風口吸風,直接吸入的就是冷空氣。

接下來直接來個雙烤,CPU跟顯卡全部拉滿,可以看到CPU溫度是穩定在了65°C左右,顯卡溫度則穩定在了68°C左右,兩者表現均屬於優秀,因此V8的散熱能力還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中高端配件的熱量都能應付得來。

總結

總的來說喬思伯V8這款箱子在用料方面非常紮實,散熱設計上也一改以往燜罐的形象,做到了非常不錯的散熱能效,整體做工方面也對得起售賣價格。體積方面我個人認爲應該會有不少槓鈴突臉說這不配叫ITX機箱,我覺得這類人應該去玩NUC或者樹莓派比較合適,V8面向的人羣壓根就不是你。另外V8的造型設計我覺得放在家裏作爲一款裝飾性的傢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是想試一下新玩法的朋友就不要錯過這款機箱了。

相關文章